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网研社2021年7月研讨案例

20210715研讨案例:

小天,四年级男生。从一年级起就很不合群,不听讲、不写字、没有任何规则意识,一点小事就会在课堂上大喊大叫,拿凳子砸人,常常喊着:全班同学都欺负我、欺凌我,也多次写过小纸条:杀死老师,杀死某个同学。老师给他写信谈心,他把信撕了;老师送他书,他一页也不看。情绪失控是常态化,严重影响了班级的秩序。这个孩子因为没有人跟他玩,就常常没事找事:故意打别人一下,故意破坏别人东西,写小纸条骂人,这样别的同学就会来打他、骂他,他就生气了:大家都欺负我。如此循环往复。 孩子爸爸工作很忙,在电话里也会赔礼道歉,嘴上也答应会好好教育,但没有行动。孩子妈妈嫌他丢人,不愿意到学校来,打电话也常常不接。

小天如何转化?


文/涅阳三水

这个案例思考了很多天,想起来曾经遇到的一个学生。

那个学生的脾气很坏,身边的人稍微有一点点他看不顺的举止,就会拳脚相向。

每一次,身边的老师发觉他想动手的时候,就会紧紧地从背后抱住他,一直到他安静下来为止。

最开始,第一次老师抱他的时间,长达40分钟,整整一节课的时间。

一节课的时间内,老师什么也不做,就是静静地抱着他,一句话也不说。

到最后,只要老师一伸手抱他,他就会转过身来,面对着老师,嬉笑颜开:“老师,我不动手了。”

这孩子的转变,仅仅就依靠老师的拥抱结束了。

仅仅拥抱有这样大的魅力吗?我对此非常好奇。

~~

后来我才得知其中的缘由。

这孩子的父母脾气不好,耐心不好,平时在家里也是动不动摔东西,动不动开口互相谩骂。

这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身心又如何不扭曲呢?

得知了这样背景的老师,就选择了拥抱这一方式,用肢体上温柔的接触,用心灵上温柔的陪伴,去靠近这个孩子。

面对正在脾气中狂躁的孩子,老师紧紧的拥抱,首先在外形上就是一种裹压,让孩子无法动弹,这是最明显的目的。

其次才是一种陪伴,比较有耐心的陪伴,用肢体的接触来告诉孩子,冷静下来,靠动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持续的坚持下,孩子终于调整了自己。

~~

在面对今天这个案例的时候,感觉着小天这个孩子,和我记忆中的这个孩子,情形是怎么样的。

那么结合一下,这孩子究竟要如何转化呢?

首先,我们要去和父母交流。

在现形势下,生活节奏相当快,父母忙于生活,忙于拼搏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紧张的时间内,抽出一点来陪伴孩子,也是应该可以做到的。

要从理论上让他们知道,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要让他们清楚,孩子现在的状况,都是他们无意识中的行为习惯造成的。

要想改变孩子,就必须改变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还有改变孩对待孩子的态度。

从案例中看,小天身上的各种表现,都是为了在寻求一种关注,一种持久性的关注。

这样的一种关注,首先就是从父母的态度上开始的。

~~

其次,让温柔和耐心的陪伴,成为一种习惯。

小天无论是在家庭里还是在学校里,无论是家长的态度还是老师同学的态度,都要呈现出一种温和的状态。

这样的一种温和,让小天感受到的是内心十足的陪伴。

要让每一个孩子做到这样的确不容易,我们就需要创设不同的班级活动,来调动所有的孩子参与其中。

只有在集体活动中,小天才可能意识到,自己也是集体中的一员,从而有集体的意识,有大局的概念。

温柔可以对战暴力,耐心可以对抗粗野。

当周围的环境都温柔下来的时候,相信小天也可以冷静下来的。

~~

再次,要发现小天的优点,并及时鼓励。

没有人不喜欢被夸,被肯定,被呵护。

相信小天也不例外。

无论是在家庭里,还是在学校里,无论哪一个方面,都要及时发现小天的存在,哪怕是最简单的吃饭问题,哪怕是最友善的一个笑脸,一次遵守课堂纪律也是可以的。

有一次发现,就会有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发现。

只有一次次发现小天的优点,并一次次真诚的肯定,鼓励,小天就会一天天绽放出更多的优点。

只要这样的鼓励肯定路线坚持下去,小天终会有克服缺点的那个日子到来。

~~

最后,用美德占据心灵。

杂草丛生的田地上,是开不出美丽的花朵来的,也是长不出饱满的谷穗来的。

同样,被粗野和愚昧侵占的灵魂里,也是做不出友善和谐的行为来的。

要想让小天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就必须用什么样的行为去靠近他,去影响他,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靠近,是那种旷日持久型的靠近。

用一朵云唤醒另一朵云的方式,用一种行为唤醒另一种行为的方式,在小天这里,相信也可以得到印证。

~~

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教育却是万万不能的。

小天的行为,是极其需要用教育来感化的。

还有句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作为老师,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可能会有类似于小天这样的孩子,只要方法得当,付诸于心,落实于行动,必定会有所收获。

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081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