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纪念馆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侯。——柳青(1916年7月2日—1978年6月13日 陕西 吴堡人)。 1934年夏,柳青(原名刘蕴华)考入当时的西安高中来到省城西安上学,期间自学俄文介绍苏联文学,开始走向文学创作的道路。1936年底柳青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柳青高中毕业担任《西北文化日报》副刊编辑,利用报刊号召人民奋起抗日。1938年5月柳青来到陕北边区满腔热情的进行革命工作。到抗日前线采访,担任部队文化教员。深入农村体验,长期在基层组织指导群众工作。在紧张的战争环境和革命工作中坚持进行文学创作,写下许多的报导、散文,创作了短篇小说集《地雷》,完成了长篇小说《种谷记》初稿。1945年10月柳青随部队奔赴东北。1947年7月东北光华书店印行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引起热烈反响。1948年10月柳青回到陕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铜墙铁壁》。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于1951年、1958年、1976年13次印刷发行百万余册。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大时代下的人民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柳青参加了《中国青年报》的创办工作,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赴苏联访问交流。“柳青为了深入农民生活,1952年曾经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后来辞去了县委副书记职务保留常委职务,并定居在那的皇甫村蹲点14年,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我已下了决心,长期地在下面工作和写作,和尽可能广大的群众与干部保持永久的联系”。1959年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部完成发表。1960年6月其单行本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柳青接着开始进行《创业史》第二部的创作,计划于1969年建国二十周年时将长篇小说《创业史》(四部)全部完成,这期间还写了《我们这里己是早晨》、《美学笔记》等大量文学作品。由于在“文革”中受到残酷迫害,使他损失了十多年宝贵的时间,身体遭受了极大的摧残。1972年周恩来总理得知柳青病重,批示中央卫生部妥善安排,嘱咐陕西省有关负责人予以照顾。同年“国庆”,周总理又让《人民日报》记者捎话给柳青,希望他搞好身体写完四部《创业史》。柳青深受鼓舞,1976年在病床上修改《创业史》第二部。遗憾的是他的计划未能全部完成,《创业史》也成了一部未完成之作。柳青历任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1978年6月13日因病于北京逝世,骨灰分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和他曾经工作生活了14年的陕西长安县皇甫村墓地。中国青年出版社1977年6月出版发行了《创业史》第二部上卷,1979年6月出版发行了《创业史》第二部下卷。长篇小说《创业史》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十七年文学”农村题材的代表作、经典性的史诗之作、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因为他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2006年纪念柳青诞辰90周年,陕西省作家协会设立“柳青文学奖”,西安市长安区修建了“柳青广场”。2016年柳青诞辰100周年修建了“柳青纪念馆”。2019年修建了弘扬“柳青精神”的文化园区感召人们继续发扬创业精神。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294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