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语文里的“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是语文学科教学中很常见的一项要求,但放到具体脉络中时,要掰开了揉碎了,把基本的逻辑讲清楚。动辄抡起“真情实感”的大棒横扫一切是一种耍流氓。
数学是教人一项技能,语文亦是有此工具性属性。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上来第一段就规定了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工具性方面,语文教人理解他人情感的方法,也教人表达自己情感的技巧。这个“他人”放在日常的课文学习中,便是课文的作者了。
学习一篇课文,理解课文作者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脉络。课文作者“热爱大自然”是课文作者自己的“真情实感”,可是,如果学生自己实在不喜欢大自然,就喜欢窝在家里,那这个“不喜欢”便是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了,这里并不冲突,仅仅属于读者与作者双方的交流与辩论,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体验。
我们老师是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作者的情感,但是理解并不代表同意,在作者所述说的话题上,作为读者的学生以及教师个体,完全可以有自己的不同意见。从逻辑上来讲,这便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由来。
然而,我们在“热爱大自然”这一主题上可以留有余地,见仁见智,但是遇到革命传统、尊老爱幼这样的主题便要小心了。
从逻辑上来讲,在这类主流价值观主题上,学生亦是可以见仁见智,有自己的“真情实感”的。但是语文学科除了理解与表达情感之类工具性,还拥有人文属性。人文属性除了爱与美之类人类共有主题,还包括意识形态主题。这无需避讳,因为这无可厚非。自家的爹娘当然说自己的孩子好。
那么如果学生就是实在不喜此类爱国敬老的主题,在这方面与主流价值观体系出现了背道而驰的“真情实感”,我们究竟又该当如何呢?其实,在这方面,我们很多老师是不合格的。倘若十个老师里能有一个敢信誓旦旦地说学生学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后便切入骨髓地生发出长大后要报效祖国的真情实感了,我觉得这位老师便可足以慰平生了。说实话,两三节课讲完这篇课文的效果,都不如学生刷个几十秒爱国视频来得更加震撼。
以上当然都是些碎碎念的唠叨了。至于究竟该当如何才能将主流价值观主题的情感与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统一起来,这是我们语文老师逃脱不开的任务,若是实在不知道如何做对,那我们至少保证无错,也便足可自我安慰了,实在不行,至少我们还可以庆幸学生毕竟年纪尚小嘛。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401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