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读书笔记

本书作者为尼尔·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我读的是许蔚翰和吴礼敬翻译的版本。
本书旨在教会读者学会批判性思考(学会批判性地提问),以此来塑造批判性思维。本书中内容上由大到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写作上循序渐进,语言流畅,让人读起来非常舒服。作者先区分了单纯的见解和断言(结论),然后介绍了论证断言的结构,即理由和结论,同时还需要证明理由的真实性的证据。接着逐个介绍该结构的每一部分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层层深入。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工具,我们如何才能熟练地使用这个工具呢?我们需要培养相应的习惯,如面对信息时提出一系列的批判性问题等。这些习惯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易培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常自省:“我是不是运用了所学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第1章 正确提问的益处和方法

我们生活在一个嘈杂、混乱的世界,对于每件事、每个选择,总有“最懂行”的人坚称他们能指导我们。然而,这些人也常常错误百出,并且往往自相矛盾。所以就算这些专家说得再动听,也不一定靠得住。
但我们并非要忽略专家的意见,相反,我们可以重视他们的意见。只不过,我们要倾听来自不同领域的很多专家学者的意见,一边听一边评估判断,对这些意见进行整理,做出取舍。我们倾听他们,是为了构建出自己的答案。
一旦我们对自己做决定时所处的环境有了清晰的把握,我们就要直面一个重大的责任:我们必须要理性地掌控自己的信念和结论。
激发我们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理性地掌控自己的信念和结论。所谓批判性地倾听和阅读,即对自己耳闻目见的一切加以系统评价,然后做出回应。需要一整套技能和态度。这些技能和态度都建立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批判性问题的基础之上。
本书中使用的批判性思维,指由以下三个维度激活的评估技能:
1)意识到一整套环环相扣的批判性问题;
2)有能力在适当时机以适当方式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
3)有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批判性问题的强烈渴望。
我们作为读者或听众时,常见的思维方式有“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类似于海绵放到水中的反应——充分吸收水分,该思维方式被动地吸收信息,无法对信息作出判断和取舍。
而“淘金式思维”则能帮助我们做出取舍。要想在阅读或倾听的过程中披沙拣金,就需要不断地积极提问并思考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的一个巨大好处是,即使你对当前讨论的问题知识有限,你仍然可以打破砂锅问到底。例如,即使你不是育儿专家,你也一样可以对日托中心的管理完善与否提出一些批判性问题。
海绵式思维强调知识获取的结果,而淘金式思维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和它展开互动。因此这两种思维方式其实可以互补。
在很多问题上,我们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批判性思维可以用来捍卫自己的信念,也可以用来对自己初始的信念加以评价和修正。理查德·保罗(Richard Paul)教授对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的区分有助于我们理解批判性思维这两个对立的用途。
弱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强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价所有的断言和信念,尤其是对自己的信念加以评价。强势批判性思维并不一定会迫使我们放弃初始信念,它有可能会让我们变得对初始信念更加坚定。
价值观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我们倾向与拥有类似价值观的人进行交流。鉴于此,我们面对的一个巨大挑战,就是尽量去理解那些价值观倾向和我们不同的人的论证方式。
本书认为,批判性思维者拥有以下主要价值观有助于我们达成自己的目标:
1)自主决断
2)好奇心
3)谦恭有礼
4)发自内心地尊重严密的论证

第2章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在评价一个人的论证之前,我们先要找到他的论证。论题是激发讨论的问题或争议,结论是写作者或者发言者对这个问题所持的立场。
论题一般分两种类,描述型论题和规定性论题,都是描述某一事物过去、现在或将来客观是什么样的。描述性论题是指关于各种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描述准确与否的问题,如:某厂家的车在市场上最受欢迎。规定性论题需要的是规定性的答案,这些论题都属于伦理或道德范畴,如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有、什么不该有、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如:中小学生在学校应该穿校服。社会论争通常都属于规定性论题。
有时候写作者或发言者会直接告诉你论题是什么,如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标题等。但很多时候需要我们从其他线索中去推断出论题。推断论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先找准结论。
寻找结论,其实就是寻找写作者或发言者希望你相信的一个陈述或一系列陈述。他希望你相信他在其他陈述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简言之,论证的基本结构是:甲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乙。“甲”指结论,“乙”指结论的支撑材料。这个结构代表了推论的过程。结论是推论出来的,它们来源于论证。结论是需要其他观点来支撑的观点。因此,如果有人断言某事是真的或应该去做某事,却没有提供相应陈述来支撑,那么这一断言不能称为结论,只能称为纯观点。
有时候,写作者或发言者并不直截了当地说出他们的结论,我们得依靠推断来找到结论:根据作者摆出的种种观点,推断他想证明什么。
找到结论的5条线索:
1)寻找指示词。如因此、表明、由此可知、由此、因此得出、我要说的重点是、显示出、证明、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是等。
2)检查特定的位置,如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
3)记住结论不是什么。如例证、数据、定义、背景材料、证据等。
4)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和写作者或发言者的背景,尤其要留心那些和写作者或发言者可能有关系的组织机构的信息。
一旦找到结论,就要将结论作为评价的重点:“支撑这一断言的材料是否足以让我接受这个结论?”

第3章 理由是什么

一个经得起考验的论证的支撑结构被称为论证的依据,即理由和证据。理由是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信念、隐喻和其他陈述,这些陈述是结论可信度的基础,是结论成立背后的逻辑。证据则是支持结论的另一个基础,它由一系列事实组成,这些事实用来说明理由是可靠的。简言之,理由是指我们相信某个结论的原因或原理,证据是指证明理由的真实性的事实。
有时候,一个论证只由一个理由和一个结论构成;更多时候,论证由多个理由和一个结论构成。
论证的特点:
1)论证必有其目的。因而论证需要别人对其做出回应。
2)论证的质量有高低之分。需要依赖批判性思维来判定一个论证的质量高低。
3)论证有两个必要组成部分,一个结论及支撑它的理由。
只有在你找到支撑一个结论的各种理由和证据以后,你才能评判这个结论的价值。
我们找到了结论后,就要开始寻找支撑该结论的理由。在确定论证结构的时候,应该把每一个拿来支持其结论的想法都当成理由,即使你并不相信它真的能为结论提供支持。
我们可以通过提示词来寻找理由,如由于、研究显示、因为这个事实、因为这个原因、由以下材料支撑、因为证据显示等。
在面对复杂的论证,我们很难在脑海中将论证的结构清晰展现出来。要想克服这一难题,我们就要设法组织材料,将理由和结论分开,以逻辑性的方式重新编排。

第4章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虽然找到结论和理由就得到基本清晰的论证结构了,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检查这些部分的确切含义,然后才能对这些观点做出评价。这时要特别注意语言的细枝末节。
只有理解了论证结构的关键词和短语的确切含义,我们才能合理地评价一个论证。很多词或词语常存在多种解释,所以我们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解释,才能判断论证是否恰当。
所以我们要先找到论证中的关键词,然后再检查其确切含义。
第一步检查论题,看有没有关键词。
第二步找出论证结构(理由和结论)中的关键词。
我们在找关键词时,要留心抽象的词或短语。因为一个词或短语越抽象,人们就越有可能对其做出多重解读。一个词所指代的对象离特定、具体的事例越遥远,它也就越抽象。
我们还可以通过反串来找出潜在的重要又有歧义的词或短语。如果我们采取和写作者相反的立场,那么我们会不会选择用不同的方式来定义某些词或短语?
找到这些关键词后,我们就能判断它们是否有歧义。最好的检测方法就是将这个词的不同含义代入论证的结构中,看看改变这个词的意思是否会对论证中理由支撑结论的效力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有歧义的关键词,我们需要对其意义进行解释。意义通常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的一种:同义替换、举例说明以及“具体标准定义”。如对“焦虑”的意义阐述:
1)焦虑就是感到紧张不安(同义替换)。
2)焦虑就是候选人打开电视观看选举结果公布时的心情(举例说明)。
3)焦虑是一种主观上的不适感,同时伴随着自主神经系统越来越强烈的感受(具体标准定义)。
在对大多数有争议的论题进行批判性评价时,推崇具体标准定义。
对于任何一个理由,如果其中包含了歧义,让人无法判断能否接受,那干脆忽略它。我们可以针对论证过程提出问题,但是若无法得到清晰的答案,那别人也没有权利强迫我们相信他。

第5章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在所有的论证中,都会有一些写作者(通常不会明说的)认为理所当然的特定信念,我们要通过仔细阅读来找到这些假设。这里所指的假设,是通常没有明说出来的信念,写作者认为其是理所当然的,并用来支持外显的论证。这些假设是将整个论证连接在一起的黏合剂,因为它们将理由和结论从逻辑上联系起来。
全面理解一个论证,我们就得找出这些假设。我们可以在两个地方寻找假设。其一,在理由和结论之间,寻找理由要证明结论所必不可少的假设(连接假设);其二,在理由中,寻找理由成立所必不可少的假设。
对于道德论证或者说规定性论证,只有把相应的价值观假设添加到论证过程中,各种理由才能从逻辑上支持结论。这里的价值观假设(规定性假设)是指对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信念,如:环保是重要的事情。价值观假设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
识别他人的价值观假设及其价值偏好的根据,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更能理解人们所持立场的来龙去脉。对于立论者的价值观假设可能和他的背景、可能发生的后果有关(某个结论对应的后果是否可以接受,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价值偏好)。
一个理由自身并不具备与结论之间的直接联系,必须通过其他特定的观点(通常是没有明说的观点)才能与结论产生联系。因此,一个理由能否证实结论,主要取决于我们能否找到那些没有明说出来的观点,把理由和结论从逻辑上联系起来。如果这些没有明说出来的观点是描述性的,我们就称之为描述性假设。描述性假设(定义性假设),是指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信念,如:年复一年,某型号汽车的质量始终如一。
描述性假设常常存在谬误。如: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主要都是人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发言者或写作者是个典型人物;这个世界是公正的;因为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所以今后它还会发生;我的世界就是这个宇宙的中心。
在寻找假设时,一定要去寻找写作者或发言者心里认为理所当然的那些想法,因为它们将理由和结论从逻辑上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尝试站在立论者的角度尝试寻找假设,也可以反串站在反对者的角度尝试寻找假设。虽然这些假设没有明说,但未必就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假设,并将其加入到论证的过程,尽量公正地进行评价。

第6章 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见《学会提问》谬误清单:https://www.jianshu.com/p/09d4e895a916

第7章 证据的效力: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陈述

我们需要区分事实和见解,事实和见解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相关证据的情况。对大部分断言来说,要证明它们是绝对的真理或绝对的谬误都极其困难,所以与其问它们是不是真的,我们不如问它们是否可靠。支撑一个断言的证据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我们就越可以信赖这个断言,同时也越可以称这样的断言为“事实”。
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我们最倾向于认可事实断言:
1)当这个断言看起来是无可置疑的常识时,比如“举重有助于增肌”这个断言;
2)当这个断言是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时;
3)当这个断言得到有证据支持的理由充分的支撑时。
这里我们所关心的是第三种情况。要确定证据充分与否,就要确认证据的效力如何。所谓证据,就是立论者告知的明确信息,用来支撑或证明一个事实断言的可靠性。在规定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证明属于事实断言的那些理由;在描述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直接证明一个描述性的结论。
如果以个人经历作为证据,常会导致我们犯下“以偏概全谬误”。用经典案例作为证据也未必可靠。
以当事人证言作为证据时,我们需要特别小心。
1)选择性。人们的经历各不相同。那些想要说服我们的人,总是小心选择他们要用的证人证言。
2)个人利益。许多证言,例如图书、电影和电视节目的推荐都来自那些可以从证言中获得一定利益的人。
3)省略信息。当事人证言很少能提供足够的信息,我们无法将之作为判断的基础。
4)人的因素。当事人证言之所以显得如此可信,很多时候这些人都是精心挑选的。
虽然专家常常也会犯错误,并且他们内部也常常意见不统一,但我们还是需要需要依赖专家获取很多的信息。
当立论者引述专家意见的时候,我们要关注以下的问题:
1)对于所谈论的主题,该专家拥有的专长、训练或特别知识到底有多少?这个主题是不是他潜心研究多年的主题?或者,这个人有没有与此主题相关的丰富经历?
2)这个专家所处的地位是否使其有特别好的渠道来获取相关事实?比如说,对于他所断言的事,他是否涉足其中并拥有第一手资料?
当然了,专家也会有自己的偏见,只不过某些问题上某些专家会比其他人少一些偏见,如经常做出可靠的断言而名声在外的专家。我们可以多看看那些持不同观点、不同预期、不同价值观和有不同利益的各路专家的断言。

第8章 证据的效力:个人观察和调查研究

个人观察是一种常见的证据,但是,观察者自己有主动局限性,所以个人观察不是可信赖的证据。
调查和问卷通常被用来测量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看法。影响其可靠性的因素有:
1)受访者的回答是实话实说。
2)问题表述要尽可能具体详尽。
我们要关注措辞偏差和语境偏差。对于措辞偏差要小心查看提问问题的遣词用字;语境偏差要关注问卷是如何呈现的,问卷的长度等。
我们应该将调查证据当成有效力的证据,但注意不要在调查证据范围之外去过多概括,仔细检查调查的程序,然后再接受调查的结果。
以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研究报告有以下特征:
1)可复制性(可重复)。其他人根据同样的条件,可以展开同样的研究并获得同样的结果。
2)控制——即使用特别的程序来减少观察和研究成果诠释中出现的错误。
3)语言的精确性——避免歧义。
当立论者以研究报告作为证据来源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研究的质量有高有低,研究的“事实”还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所以最值得我们关注的研究是那些多方研究人员反复做过的研究。
2)研究发现并不能证明结论,充其量只能支持结论。研究发现的意义是研究人员解释的,未必是真理。
3)研究人员有自己的主观局限性,无法做到完全客观。
4)发言者和写作者常常歪曲或者简化研究结论,如去掉研究中的条件限定等。
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它总是尽力将程序和结果公开化。当我们评价研究结果时,不必追求百分百的确定性,即不要掉进“强求确定性谬误”的陷阱。
当论证里包含互联网资源时,我们也要小心求证资源的出处,更要以批判性的眼光来评价这些资源的可靠性。

第9章 有没有替代原因

对一个特定的结果来说,可能会存在不同的原因。写作者和发言者来发表自己论证时,我们可以尝试找到替代原因。所谓替代原因,即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它能够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找出替代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自己遇到的关于因果关系的结论进行回应。
我们尝试寻找替代原因时,可以问以下几个问题:
1)我能不能想到这个证据的其他解读方式?
2)还有什么别的因素可能会引发这个行动或者导致这些发现?
3)如果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事件,那么我可能会把哪些因素当成重要的原因?
4)如果这个解读是不正确的,还有什么别的解读可以说得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是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如果不能考虑到原因的复杂性,他们就犯了“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我们所采取的不同视角越多,找到替代原因的可能性越大。我们还要警惕自己处于在“确认偏误”当中,只努力寻找并依赖和我们的信念相一致的证据。
中寻找替代原因时,我们要把相关性(或关联性)和因果关系分清楚。我们要找到的因果关系是“因为甲所以乙”,而不是“甲和乙有关”或“甲发生后,乙发生”等。
当我们找到了替代原因后,我们需要逐一进行评价,看看每一种解释与当前的证据的契合度。

第10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统计数据就是用数字表达出来的证据。这样的证据可能看起来非常有说服力,因为数字让证据显得非常有科学性,非常精确,似乎它就代表了“事实”。但是,统计数据可能(而且经常会)撒谎!它们并不一定能证明它们想要证明的观点。
以下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找出欺骗性的数据:
1)找到关于这些数据如何采集的信息。如要算人均收入的平均值,选取我和世界首富的年收入,结果可想而知。
2)将“所需”的数据和给出的数据进行比较,看两者的吻合程度。
3)我们可以先考虑自己可以从这些数据得到哪些结论,然后和作者的结论比较。
4)关注缺少的数据信息,有可能是作者有意隐藏的。

第11章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几乎每个你遇到的信息都有一个目的,这个目的常常就是说服你。但你所遇到的信息往往省略了很多重要内容,它们会影响你的论证过程。
寻找常见类型的重要信息的线索:1)常见的反驳论证。
2)遗漏的定义。
3)遗漏的价值偏好或者视角。
4)论证中所说的“事实”的来源。
5)用来获得事实的程序细节。
6)收集或组织证据的替代性技术。
7)遗漏的或不完整的数字、图表、表格或者数据。
8)省略的结果,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结果,是短期还是长期结果,是提倡的还是反对的结果。
9)当为特殊的预测技巧进行辩护时省略掉关于预测失败或者预测失误的信息。
10)负面视角的评价。

第12章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我们可以从同一套理由中推断出的多个备选结论,我们可以选择那些符合我们价值倾向的结论。
二分式思维会妨碍我们考虑多种可能性,所以我们尽可能避免用简单的“是”或绝对的“不是”来回答,它过度简化了复杂的情况。为了避免在寻找最好的结论时出现二分式思维,你可以使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为什么”等问题来为这些结论添加限制性的语境。

第13章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并不是每个人都乐于见到自己的论证被质疑。所以我们提出正确的问题可能使他人产生不快。虽然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者问出这些问题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但这并不意味着被提问者也觉得有这个必要。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谈话对象,在使用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注重策略,避免以下问题:
1)刻板印象。如果我们相信这些刻板印象,我们就会失去强势批判性思维所需的开放、包容的精神,从而难以持开放的态度去接触其他人和他们的思想。
2)晕轮效应。所谓晕轮效应,是指我们有这样一种倾向:先认识到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一个积极或消极特征,然后就把这一特征和这个人的其他一切都联系起来。
3)信念固着。这种对于个人信念的过分忠诚会让我们忽略客观的逻辑,导致弱势批判性思维。
4)可得性启发法。所谓可得性启发法,指的是只根据我们手边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来形成结论,和近因效应紧密相连。
5)答非所问。如果我们的谈话对象给出一个驴唇不对马嘴的答案,我们要记得回归谈论的中心。
6)自我中心。我们时刻在和知识的诅咒做斗争。所谓知识的诅咒,是指我们无法回想起我们不具备现在掌握的知识时的情况。
7)一厢情愿:批判性思维最大的障碍。我们要的是事实符合我们的信念,不愿让我们的信念与事实相符。治疗一厢情愿的良药,就是积极主动地使用批判性思维方式。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444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