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连载 13-15

大年初一,新年吉详

【李兴发读书会】2024.2.10 读书笔记分享

【大胡子博士的中西哲学启蒙课】

《论语》【13】

  “以和为贵”的原意,不是要和平,不要斗争,而是精妙完美的礼仪理念。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学习笔记】

  礼之用,和为贵。

  礼,是礼仪,是尊卑上下的礼仪。对礼的运用呢,贵在能和。和,是和顺从容,是尊卑上下之间的种种调和融洽。

  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无论在政府工作,还是在企业,都有尊卑上下之分,礼仪规矩不能乱。但是,上下虽有定分,情意却也要流通。这就是“礼”与“和”的平衡。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先王之道,就是这礼与和的把握,简直是完美!大事小事都体现出来。

  比如周公所定宗庙祭祀之礼。正式行祭礼的时候,按爵位身份排序,谁走前面谁走后面,顺序不能乱,这是尊卑上下。观礼者一看,每个人地位高低,身份大小,一目了然。

  之后是宴饮,宴饮敬酒的时候,同姓兄弟和异姓宾客,相互敬酒,从谁开始呢?每一家从年纪最小,地位最低的那位刚有资格参加成年人大事的小伙子开始,这样让他一进来就成为主角,他也找到存在感,也得到表现机会,这也能让长老发现人才。

  大宴会之后,异姓宾客退场,只留下同姓直系亲族开家宴。这时候怎么入座呢?无论职位高低,以年纪排序,哪怕这族里出了宰相,到这个环节,他也不能坐上位,由年纪最大的人坐上位,其他按年纪以此往下排。

  第一个环节尊爵,第二个环节爱幼,第三个环节尊老,这就是“礼”与“和”。

  礼,是社会秩序、规矩;和,是社会和谐、融洽。礼之贵,在于和。

  如今农村传统的婚丧嫁娶之礼,有若干复杂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规定有一个主事的亲戚角色,其制礼的理念,就是要你一家人和,通过每一件礼仪大事,提高家族的凝聚力,增进每个人之间的情谊互动。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以和为贵,反过来,和也以礼为贵。一味的和,也有行不通的地方,不用礼来节制和,也是不可行的。

  这就是讲不能没有分别,没有距离,乱了规矩次序。比如父子之间,非常亲密,这是和,但也不能率意任情,流荡忘返。四川话说:“两爷子不打跳”,就说父子之间不能嬉笑打闹。父亲承担着教育子女的责任,跟孩子再亲密,也不能没正行,没有父亲的样子。亲密到了放纵的地步,下次你突然要教育他什么事,就没有威信了。

  礼之用,和为贵。不拘迫,也不至于放纵。凡事要恰到好处,斯为美也!

《论语》【14】

  慎始才能善终。不搬起石头,就不会砸到自己的脚。哎!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学习笔记】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信,约信,承诺。义,义理,朱熹说“事之宜也”。复,朱熹说“践言也”,言可复,即兑现承诺。

  这句话意思是说,如果你的承诺合乎义理,你说的话就能得到兑现。

  反过来说,轻诺必然寡信,你碍于当时的情面,轻易承诺了自己做不到的,或不该做的,不合义理的,不合实际的事,到时候就没法兑现承诺。就像今天商界的著名赌局一样,图个当时痛快,之后就难受了。

  所以慎始才能善终,实现诺言,关键在承诺之前,不在承诺之后。在承诺之前,要小心衡量,不可轻率。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对人恭敬,但必须合乎礼节。朱熹说“致恭则中其节。”不要过分,过分就显得轻贱,成了献媚,自取耻辱。所以施敬于人之时,也要斟酌恰当。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因,是依靠。你今天依靠的人,必定是可以亲近的,你有道义,他也有道义,相互真诚,不只是一时相依,以后也依靠得着。不要利益苟且,暂时相依,明天又得翻脸。

  亦可宗也,就像同宗、宗主一样,终身可以相依。

  所以选择朋友,选择大哥,跟哪个老大,一定是一辈子都靠得住的,谨慎选择,终身不渝。不要有奶便是娘,今天靠这山,明天靠那山,那最后就会变成丧家之犬。

  以上三条,都是讲慎始才能善终,在开始之前谨慎衡量选择,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后患。我们常说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我们每天都在搬些石头来抱着而不自知。等到抱不住那天,就会掉下来砸到脚。

  哎!哟!

《论语》【15】

   默想一遍你的朋友们,有经常匡正你过失的吗?没有?那赶紧补上!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习笔记】

  这里提出了好学的四大特征,你有这四大特征,就算你是好学之人了。

  第一是食无求饱,吃不饱饭也无所谓。当然这也不是要你饿肚子。张居正说,食也养生,也不去求饱。吃饭是为了生命需要,不是贪吃。朱熹曾用吃饭来解释他的“存天理,灭人欲”,他说吃饭就是天理,贪吃就是人欲。

  第二是居无求安,居住也不求太舒适,有地方住就行了。

  这两条,就是说,不求山珍海味,不求豪宅大屋,为什么呢?朱熹说:“不求安饱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有自己的志向,有志于学,不在吃什么东西,住什么房子上花心思,花时间。无暇顾及,也不重视这些人生享受的事。

  第三条,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是敏捷,快。做事很快,马上就去做。说话呢,则慢半拍,轻易不说,怕自己说话太放肆,或说了自己做不到。

  做事常常怕自己没做到位,说话总是怕自己说过头,就是这个态度。

  第四条,就有道而正焉。就,靠近,亲近。有道,是有道之人。正,正人先正己的正,纠正的正,修正的正。经常向那有道德学问的人请益,以修正自己的行为。

  儒家论学,重要是三条,一是读事,上文说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首先是在生活中学,在日用常行中学。二是读书。三就是交友,交诤友,经常相互匡正过失,你帮我正一正,我也帮你正一正。

  你可以默想一遍你周围的朋友,有没有和你经常相互匡正过失的,如果没有,就要想想这个问题,要补上。不要都是相互欣赏,相互吹捧,相互舒服。

具备了以上四条——失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恭喜你!你就算好学之人啦!

大胡子博士的中西哲学启蒙课

大胡子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光明日报理论部征文全文发表者/武汉大学长沙校友会副会长/长沙市图书馆橘洲讲坛学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长沙市神农书院院长/长沙市雨花区德馨读书吧经典阅读师团团长/李兴发家藏老酒代言人/李兴发读书会发起人

特别说明:【李兴发读书会】每天早上六点线上读书,每周日线下读书

读书会笔记是是大胡子博士口述,郑能量记录及整理。欢迎提出不同观点。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597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