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话》27:“智圣”诸葛亮的大智人生

  “智圣”诸葛亮的大智人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三国志》也好,看《三国演义》也罢,其里面的第一主人公说是诸葛亮应该没有太大争议。我的《三国书评》写到第十二篇,也应当好好写写这个我们老黄家的最佳女婿。我似乎能够感觉到“智圣”的目光穿越千年,温柔地注视着我这个不自量力的写者。

                一、诸葛亮生平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幼年丧父,跟随叔父诸葛玄飘泊到荆州。叔父故去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隆中”。之后被刘备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国政权。蜀国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安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汉室复兴大志,多次带兵北伐中原,但最终没有成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三岁。蜀主刘禅追其谥号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推崇其军事才能追封为武兴王。

诸葛亮去世后,专门立下遗嘱,要求从简安葬于汉中定军山中,位于现在陕西省勉县(沔县),依山为坟,坟小到刚能够装下棺材,用随身穿着的衣服成敛,没有陪葬任何器物。诸葛亮武侯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汉中市还有武侯祠,位于勉县,始建于263年,为最早的武侯祠,故而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1991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正式成立,区名就取自辖区内的武侯祠(原为刘备昭烈庙)。武侯祠因诸葛亮生前被封为武乡侯而得名,明初与昭烈庙合并,为四川著名的历史旅游名胜之一。另外还有南阳武侯祠,又名“诸葛亮庵”,位于河南南阳市卧龙区卧龙岗,始建于魏晋时期,是蜀国故将黄权在诸葛亮躬耕地卧龙岗上修建而成,为纪念诸葛亮的大型祠堂群。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诸葛亮代表作品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被称为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箭俱发。诸葛亮一生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善治国,备受后世尊崇;在民间被推为“智慧化身”,尊称为“智圣”。

    二、“智圣”诸葛亮的大智人生

南阳草庐里的有志青年。诸葛亮3岁母亲病逝,八岁丧父,与姐姐以及弟弟诸葛均自老家山东临沂跟随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赴任。后来东汉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姐弟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十六岁的诸葛亮结庐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中,隐居待时,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他广交江南名士,“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结交了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

他特别喜爱吟唱山东的曲调《梁父吟》,并常常用《梁父吟》的曲调谱词。诸葛亮身高一米八六,是典型的山东伟岸大汉。成年后,他迎娶黄承彦之女为妻。诸葛亮在隆中隐居了十年,下田劳作,博览群书。他的超凡智谋为大家所公认,有匡扶天下之志,密切关注着天下时局变化,当地人送号“卧龙”。

赤壁之战时的优秀外交家。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迎请诸葛亮,他被深深感动,“乃许以驱驰”。“自古英雄出少年”,二十六岁的有志青年诸葛亮出山后面对的形势非常严峻,的确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选择扶保的主公刘备,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刚刚统一北方的曹操亲自率领16万大军紧紧追击刘备,妄图一举荡平江南之地。刘备想联合犹豫不决的孙权共同抗击曹操,可自身实力又不济。于是,刘备派遣诸葛亮乘坐一叶小舟,赴江东劝说孙权。

诸葛亮舌战群儒,向孙权陈明时局,说曹军现在轻骑一天一夜行三百余里,已成强驽之末;并且曹军都是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的老百姓都是表面服从,统治基础尚不稳固。如果孙权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刘备协同作战,就一定能够击败曹军。最后终于说服孙权,在东吴大都督周瑜的指挥下,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诸葛亮也迈出了帮助刘备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步。

治理蜀国后的全能丞相。214年,刘备占领西川后,封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管理益州政务,诸葛亮的治理才能得到了充分显现。史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他厉行法治,采取以严济宽、以猛纠弘的强硬手段,严厉打击豪强士族势力,坚决维护法令律制的权威,使官风民气大为改观,社会秩序迅速稳定。对普通老百姓,诸葛亮则采取“用心平而劝戒明”的安抚策略。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赏不遗远,刑不阿贵”,执法公允无私,使民众心悦诚服。诸葛亮倡导大力兴修水利工程,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他在汉中大力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使地广人稀的汉中生产得到恢复,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北伐中原中的杰出统帅。在刘备亲自指挥的蜀吴夷陵大战中,不善于带兵作战的刘备兵败身亡,并把蜀国的家底几乎全部赔光。之后诸葛亮收拾残局,率众南征,平定了境内反叛的南中地区,并大举北伐。自228年春至234年冬,诸葛亮先后五次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讨伐战争。六次北伐,虽然蜀军战果颇丰,但终因各种原因而退军;而曹魏也曾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结束后,由曹真为统帅向蜀汉发动过反击战,但因受蜀汉地形、气候影响而退军。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到了诸葛亮的营垒处所,叹道:“真天下奇才也!”

北伐失败的原因很多,陈寿在《三国志》中概括为“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算是比较公允的评价。虽然如此,在诸葛亮以攻为守的北伐战争中,他指挥若定,计划周密,使曹魏疲于应付,实在不愧是三国时期杰出的三军第一统帅。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中华民族智慧与忠诚的化身

诸葛亮的智慧是仁人智士的最高境界。诸葛亮的智慧,在《三国演义》里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料事如神,超然于事前而早知因果,这其中寄托了国人的美好愿望。虽然有些事件是假借而来,但也充满国人的聪明智慧。就单单一个草船借箭就隐含了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奇特想象力。巧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上演空城计,暗渡陈仓,减兵增灶,桩桩事情让人津津乐道。

大诗人苏轼赞曰:“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诸葛亮的智慧是大智慧,都是为了自己的政治集团,为了老百姓,从没有为个人谋取任何私利,这就越发让人钦佩不已!究其一生,像极了我们共和国的某某某总理,为了我们民族奋起,竭尽全力,耗尽心血,他们都留在中华大地上一个大写的“人”字!

诸葛亮的忠诚是封建时代的最高标准。刘备在弥留之际托付于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康熙大帝赞扬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诸葛亮的北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为随着此消彼长,形势与“隆中对”时的分析推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蜀国势单力薄,消极防守只会坐等败亡,至于成败得失,并不是自己的才智所能事先料定的,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这就是感天动地的《后出师表》表达的主要精神。为了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五出祁山,竭尽全力指挥作战,终因积劳成疾,卒于五丈原军中,实践了他的人生诺言。观当今之天下,有多少圆滑机警、见风识舵的所谓能士顺风顺水,又有多少刚直不阿、耿直忠勇的栋梁之才大志难抒,亦曰常理?岂不悲哉!

诸葛亮的领导艺术是识人用人的典范。我也曾经如某些文人般钻入故纸堆,怀着求全责备的心态去挖掘一下“完人”诸葛亮的用人失误,并籍此博些眼球,但却都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诸葛亮在识人用人上颇有建树,他的七条用人之道,条条都富含哲理。一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就是提出不一致的观点,考察其辨别能力;二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度”,就是反复辩论同一问题,考察其辩才和机智应变能力;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由他出谋划策,考察其分析问题能力;四是“告之以难而观其勇”,就是设定危险局面,考察其是否勇敢;五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就是在他醉酒后,考察其自我控制能力;六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就是用利益来诱惑他,考察其是否廉洁奉公;七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特意约定事项,考察其是否诚实守信。就是到了今天,这些识人用人的原则还非常适用。后人评价诸葛亮的用人之术,“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

诸葛亮的俭朴是天地造化的唯美象征。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俭朴败由奢。无端浪费是对天地造化的最大不敬。在这点上,贵为蜀国一国丞相的诸葛亮可谓后世典范。诸葛亮曾经上表申报过个人财产,谓只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自己穿的都是朝廷赐封,就算儿子也是自给自足,没有任何多余财产。每读至此,我都止不住落泪。做人、做事、生活,诸葛亮都是万古难寻的第一标杆。

当然,历来存在最大争议的是其军事才能,他的老对手司马懿曾经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某某某也说过:“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然而黑子难遮太阳之辉,小瑕难掩玉石之美。

“诗圣”杜甫有诗赞诸葛亮曰: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另外一首关于诸葛亮最棒的诗还是杜甫他老人家写的: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图片发自简书App

黄其军

  作于2017年11月30日(古历十月十三日)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为什么是夷陵

庞统——三国人才检验的试金石

孙权——三国人才培养的跷楚

赤壁之战中的重重谍影

雄才伟略曹孟德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646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