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24 27(“最初的东西”——读《教师阅读地图》想到的那些事)

今天早晨去医院给宝贝做检查,下午整整陪娃完了一下午。晚上回来已经很累了,但一写起粉笔字和毛笔字感觉精神头又很足,只不过写得并不好啊!

毛笔字本来要写“中”字的,第一个下去真的是好丑啊,感觉自己驾驭不住,于是写了“公”和“人”,“公”字写得尚可,“人”字简直太丑,撇和纳感觉自己前几天写得挺不错的,几天没有练习又回到解放前!

今天下午陪娃耍的时候,抽出了整块时间来看书。因为是爸爸带娃耍,我就可以静下心来看一会儿书。周围的环境非常嘈杂,但一进入到文字,感觉四周瞬间安静下来了。太喜欢这种感觉了。

今天继续读的是魏智渊的《教师阅读地图》。

其中最触动我的是“最初的东西”,尤其是水心老师的阅读史这一部分,让我想到了我的小时候。水心老师小时候有爱川剧的姥爷,我小时候有会讲故事的妈妈,那时候,妈妈给我和弟弟讲的故事,便是我的“最初的东西”。

我小时候除了课本,几乎是没有其他书可以读的。而课本,也是上了小学才有的。也就是说,上小学之前,我没有读过任何书。但是我却听了很多很多生动的故事。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们村里还没有通上电,家里面照明用的是没有灯,为了节省煤油,晚上吃过晚饭我们很早很早就睡觉了。可是那么早睡,根本睡不着啊!

漫漫长夜,最常见的消遣便是妈妈给我们讲故事。其实,到现在,故事的名字我已经全然想不起来了。只记得妈妈讲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又一幅生动又真实的画面:我在妈妈的声音妈妈的故事中看到过恶狼咖嚓咖嚓吃人的场景;看到过聪明机智孩子把恶狼骗上树摔死的场景;看到过父亲把女儿们骗到森林试图把她们丢掉的画面;看到过后妈让孩子总竹篮打水却始终装不满水缸而被后妈责打的场景,甚至我都看了那竹篮中漏出来的水……很多故事我也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妈妈给我们讲故事的夜晚漆黑又温馨。

妈妈还给我们讲歌谣顺口溜,“扯,扯,扯,扯悠悠,门哈来了个你舅舅;舅舅来了做啥饭?做白面,舍不得;做黑面,有人来;杀公鸡,叫鸣来,杀母鸡,下蛋来;杀鸭子,鸭子进到后院来……”“古经古, 古经古,古经湾来打老虎;老虎打到山背后,碰见爷爷编背斗;背斗编着大大个,牛粪拾着多多个;炕眼填着热热个,娃娃睡着憨憨个。”……

妈妈还给我们猜了很多很多谜语,“奇怪奇怪真奇怪,肠子长在肚子外”……

惠特曼诗曰: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

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在那一天,

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

或者几年,

或者连绵很多年。”

这就是我“最初的东西”,它们温暖了我整个童年,直到现在想起来内心也是暖流滚动。

我的妈妈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但同时她也是个文盲,她没有上过一天学,能给我们讲这许多故事已经很不错了。

后来上学了,妈妈依旧给我们讲故事。但我们没有书读,叔叔姑姑他们以前的课本就成了我的课外书,在他们的那个小书桌上,我认识了流沙河;读了《金鱼与渔夫》的故事,知道了老太婆的贪婪导致她最终一无所有;知道了西藏农奴悲惨的故事,西藏的解放让他们翻身把歌唱;而二爸给堂妹他们买的一套《动脑筋的爷爷》(好像就是这个名,记不清了)让我们看一次笑一次……这期间,还看了一些武侠小说和小人书,但不是很多。

上课初中后,自己能经常获得奖学金,便有了钱给自己买书,买书要翻山越岭到很远的集市上,那里有一个小书店。我在那里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几本书,其中两本我一直保存着,那就是《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和《狂人日记》。

可惜的是,去年我把书借给我的学生看,学生给我弄丢了一本,我又不能责怪学生,但想起我珍藏了多年的书遗失了,难免失落和遗憾。

初中期间也看了很多《故事汇》这样的小杂志,在这上面,我看了很多鬼故事,因为我的朋友经常看,有时候空闲了我也会看,但我并没有沉迷于这样的书。总的来说,初中还是以学习为主,背书做题是主流,不敢看课外书浪费时间,因为我知道自己必须要考上高中,走出大山。

虽然说初中那三年起早贪黑地学习,不舍得浪费一分一秒,但在紧张的学习中,我保持着对古诗词的热爱和写日记的习惯。每天早晨五六点我们就已经起来背书了,学校里的路灯非常昏暗,路灯下面人太多的话,我们经常会去高三教室前后背书,高三的哥哥姐姐们在教室学习,教室里灯光明亮,所以教室外面也很亮,再加上他们的教室在一楼,所以初中的我们也经常去他们教室外面学习背书。我每天早晨的背书分成两部分:书上的东西和自己积累的故事。书上的东西我很快就能背会,剩下的时间我就一首一首的背古诗,那个时候我有一个专门积累古诗的本子,那上面的古诗是书上没有的,很多是我在学习报上抄下来的,或者在其他地方见到没学过的古诗,我都会抄下来。每天早晨我乐此不疲地背啊背啊,一首一首背得津津有味。大家都在背书,我在背诗,那时的我觉得这是一种莫大的勇气和幸福。

高中,我如愿以偿考出大山。高中的学习更加紧迫,因为必须考上大学,没有退路。所以,虽然高中有图书室、阅览室,这些都是我以前见没见过听没听过的,条件是有了资源也很丰富,但真的是没有时间看书了。专门的阅览课,语文老师会带我们去阅览室看书,但每次都有摘抄的任务,我也是为了摘抄而读读一些简单的文章,读的时候扫描好的段落和名言警句之类的,然后把它们抄下来,任务就算完成了。当然,高中期间我也跟大家一样,在被窝里偷偷读过几本书,大都已经记不清了,印象深刻的是《穆斯林的葬礼》,新月的一生让人唏嘘;还有郭敬明的书,好像是《悲伤逆流成河》,记得不是很清楚,里面的自残行为引起了我的厌恶,所以自那之后我没有看过郭敬明,也不喜欢那一类的文学作品。

高中的阅读能想起来的就这么多。

大学,我学的是中文专业,四年时间也读了不少的文学作品,比如《红楼梦》《源氏物语》等中外文学作品,参加了一些文学活动,因为这些文学活动,我喜欢上了宁夏本土作家极其作品,郭文斌、石舒清、马金莲等,尤其是郭文斌的书市面上有的我都买来读了,马金莲那时候似乎很难找到,但汉教班的朋友有很多复印本,于是我也复印了一摞又一摞。他们两人的作品,我一字一字一篇一篇往过读,因为他们都是西吉人,写的故事跟我的生活非常相近,于是我也开始学着他们的样子写起来,有几片篇文章还发到了校报上。那时我也想写很多关于故乡的文章,可以写着写着,因为工作忙的缘故就断了。

但跟班里的学霸们比起来,我的阅读就算不得多。但大学的浸润,让我真正喜欢上了文学,喜欢上了读书和写作。而这些现在我依然喜欢着。

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没事干的时候我就读书。这八年文学书籍和专业书籍也算是读了不少,虽然记住的没有多少,但他们多多少少影响着我的生活尤其是对我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帮助。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0674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