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札记194】良知没有“未发”“已发”之分
《传习录下》第286条
或问“未发”“已发”。先生曰:“只缘后儒将‘未发’‘已发’分说了,只得劈头说个无‘未发’‘已发’,使人自思得之。若说有个‘已发’‘未发’,听者依旧落在后儒见解。若真见得无‘未发’‘已发’,说个有‘未发’‘已发’,原不妨,原有个‘未发’‘已发’在。”
问曰:“‘未发’未尝不和,‘已发’未尝不中。譬如钟声,未扣不可谓无,既扣不可谓有。毕竟有个扣与不扣,何如?”先生曰:“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既扣时也只是寂天寞地。”
子思在《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后世大儒都把“未发”和“已发”分开来解释,所以一般的学者容易认为“未发”和“已发”是两种不同的状态。但是王阳明某次给学生上课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未发”和“已发”。这和子思以及其他大儒的说法看上去很不一样,于是就有学生问到底什么是“未发”和“已发”。
这正是王阳明要追求的教学效果,看上去很突兀的观点,容易引发听众的进一步思考。如果王阳明照常规将“未发”和“已发”分开开解释,那么学生就很容易落入其他大儒学说的窠臼中。这只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所以,王阳明接着说,如果能够真正懂得良知并没有“未发”和“已发”两种状态,那么分别解释“未发”和“已发”也没什么不可以,因为实际中确实存在“未发”和“已发”两种情形,但这并不是良知的两种状态。为什么呢?
因为良知只有一个状态,它没有两种状态。理论上这不难理解,所以学生接着说,良知就是中和,这个我们都懂。“未发”之中并不排斥“和”,“已发”之和并不排斥“中”。比如敲钟,没敲的时候,不能说钟不能发声,敲响以后,不能说钟声是敲出来的。但毕竟敲和不敲是有区别的,这该如何解释?
王阳明说,即使没有敲,钟也具备发出惊天动地钟声的能力,敲了以后钟其实还是那个寂寞无声的钟。
简言之,无论敲与不敲,钟声都是钟本身所具备的。如果你去敲木头,肯定不可能发出惊天动地的声音。
“未发”和“已发”原是合二为一的,“未发”是说良知的本体,“已发”是说良知的发用。“未发”是良知,“已发”是致良知。没有体,就没有用。
但是,一般的人只能看到“用”的一面,所以只会下表面的功夫,而忽视了必须从本体上去下功夫的道理。第279条王阳明说:“人有过,多于过上用功,就是补甑,其流必归于文过。”就是一个例证。
如果在良知的本体上下功夫,廓然大公,心如明镜,那么无论怎么发,它总是和的。要在根上用功,而不是仅仅知道修饰枝枝叶叶。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