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五代至南宋》

1. 总体来说,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作品,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与价值取向的反映,以及写照。

2. 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详细了解它们诞生的时代和技术背景,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经典作品背后的时代意义与审美价值;一方面,也能让我们对于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文化血脉,有更加准确的了解与把握。

中国传统名画,比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或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很多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在五代到宋这个时期,绘画,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获得了独立地位,单独构成了一种视觉艺术类型。从上古时期到唐代末年,传统绘画的主要形式载体是壁画和屏风画。墙壁和屏风,一个是房屋建筑里的构件,一个是家具,它们的重要作用,都是把建筑空间进行切割,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而上面的各种图案和纹样,主要是起到一个装饰性的作用。

从五代到宋,全新的绘画装裱方式,一种叫手卷,一种叫挂轴。手卷就是一种高度在30厘米左右的绘卷,在收纳状态,是圆筒状,中间有轴。

首先,看山水画。

山水画的兴盛,与道教、佛教信仰在中国的逐渐普及密切相关。

从东晋到隋唐,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都开始逐渐追求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强化感知的创作手法:描写的重点可能是景物转瞬即逝的某一刻;而且,创作者的情绪和心境,和诗歌绘画中所描述的景象混为一体,没有界限。

其次,人物肖像画

由于唐末残酷的战乱,让许多人远离故土,异地定居,格外重视各类祭祖活动,而在祭祀活动中,挂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祖先画像,能够有效让子孙们牢记家族血脉的渊源,增加家族向心凝聚力。

很多信徒在家修行、礼佛,缺乏足够的空间来安置佛像,那就在墙上挂一幅宗教题材绘画,比如释迦牟尼或者菩萨的肖像,当做平替。

宗教信仰的兴盛,信徒,愿意出资,修建寺庙或者开凿石窟,身份叫供养人。供养人出了钱,肯定也要留个名,宣扬自己的功德,就要请画匠,在寺庙或者石窟的宗教壁画上,或者佛像的旁边,找个偏僻一点的位置,把自己的形象画上去,或者立一个小塑像。

《水月观音图》宋代

最早发现于敦煌藏经洞。在画面的最下方,就是四名供养人的形象,分别是当时敦煌镇的行军司马曹延清,以及他的侄女、母亲和夫人,一男三女。

宋代的山水画体现出一个什么倾向,自然景观被理想化了,由于科举士大夫掌握了对绘画的审美话语权,所以在他们心目中,自然景观的本来面目变得并不重要;绘画的目的,是借助山水风景,来表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秩序,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为了把职业画家的画风,和士大夫精英阶层的精神统一起来,宋徽宗用科举的方式来选拔皇家画师。考试内容之一,就是要这些画家先读古代文学大家的诗词,然后以其中的诗句来作为绘画命题,只有那些能把古人的“诗意”和绘画表现融会贯通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后来,这种要求,就变成了中国传统文人画里的一个重要评价准则,叫“诗画相通”。正如北宋著名诗人和画家张舜民总结的那样: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在宋代绘画中,最能体现皇权影响艺术创作的案例,莫过于宋代山水画中,一种固定的构图技法,叫“大山堂堂”。

一幅山水画,画面中心,是一座雄伟的大山,牢牢地占据了中心地位,并且控制了整幅画面的布局,其余的山岗、坡峦、林木等等均处于次要地位,仅仅是点缀。

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大山堂堂”这种绘画构图之所以出现,一方面,是挂轴这种绘画装裱方式的普及,让画家们都倾向于用竖直的长方体画面来设计自己的构图;北宋朝廷,希望皇家画院拿出能够彰显皇帝权威的绘画作品;在“大山堂堂”这种构图里,画面中央的山峰,实际上是代表高高在上的皇帝本人,具有不可动摇的绝对权威;而其他万物,则只能是臣服于大山的点缀。北宋画家郭熙的论述:画面中央的主峰,如同皇帝,而其他丘陵谷地、溪水瀑布和画面上出现的微小人物,则分别和各级官员与平头百姓对应;所谓山水图,实际上就象征着理想中的北宋社会等级地位分布。

李公麟《五马图》局部
宋徽宗《五色鹦鹉图》局部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1148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