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幸福
“无所求”乃莫大的福祉,仅能以个人的体认得之,甚至帝王都不如一个无所求的凡夫。
全人类无不渴望幸福,了无痛苦;同时,每个人都爱惜自己,此缘于渴望幸福之故,因此幸福必然存在于每个人生命的内在里。此外,吾人睡眠时,心思止息,每天体验幸福的状态。为获致这种天生自然的幸福,吾人必须认清自己,故探究真我(Self-enquiry),自勘“我是谁?” 乃成为首要课题。
幸福乃真我(Self)的本质,二者一体。幸福之所在,即是真我之所在,这是真理。世上凡百事物,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由于无名,我们以为幸福可自世间事物获得。
就常人的想象而言,若幸福起因于外在,则结论应是:外在的拥有物愈多,则其人的幸福愈丰;拥有物愈寡,则幸福随比例减少;若拥有物全无,则其人的幸福归零。然而,人的真实体验为何呢?这种论点,经得起检验吗?
人在睡眠时,不觉拥有任何财物,甚至无感于己身;然在睡眠时,人非但并无不快乐,反而处在幸福的状态。事实上,人人皆渴望一夜酣睡。因此可以得知,幸福乃吾人本有,非因外物而起。吾人必须了悟真我(Self-realization),俾开启真正幸福的宝库。
吠檀多《十五论》中,有一则故事,说明吾人的苦乐,并非起因于事件实情,而是心思概念的作用。这则故事说:某一村镇,两个友人,一起赴北印度朝圣。其中一人,在途中身亡;另一人则滞留此地,工作谋生。其间偶遇同村人,乃要其返乡时,向双方亲人转告自身现况及友人死讯。同村人返乡后,告知乡亲两人的近况,却张冠李戴,误将彼此的身分、名字搞混了。结果是,死者的亲人,知情而喜;生者的亲人,闻讯而悲。
我通常安坐在地板,躺卧于大地,身无长物,这是自由。坐长椅沙发是束缚,对我而言,如处牢房,不能随心自由,这不是束缚吗?人应该从心所悦,自由自在,不应被人服侍。
“无所求”乃最大的福祉,仅能以个人的体认得之,甚至帝王都不如一个无所求的凡夫。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