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隐性知识”
这是贝贝的【写作日更】922/1000
最近在学习高老师的案例课,前几天老师发了关于隐性知识的一篇文章,今天重读发现了几个触动自己的点。
下午放假半天,找个安静的地方,梳理下,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隐性知识:难以表达和交流的隐藏知识,是隐含在人们头脑中的知识,是人们头脑中掌握的经验,技能和想法。
我们能知道的比我们能说的多。
隐性知识的作用依赖于发挥。
——迈克尔.波拉尼
1) 合理学会与导师打交道
导师在交流环节互动中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何与导师打交道本身也是隐性知识。那些毕业顺利的博士生肯定能从导师那里获益匪浅。与导师交流方式和频次没有统一说法,如果适合自己,每天交流一次不算多。几个月不交流一次肯定会遇到困难。宁可让导师责备自己,也要先试探增加互动次数,直到与导师达成某种妥协。
——与人打交道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如何做好需要不断尝试,这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
2) 学会辨别什么是有害知识
从别人那里吸收隐性知识,最值得注意的是,能辨别哪些是对自己有害的。
有害与无害是相对的。
例如,每天负重100公斤跑步对大力士有益,对自己就有害。没有理由说别人的经验对自己一定是有益的。又如,自己可能适合一周阅读一篇文献,别人关于一天阅读一篇文献的经验可能就难以借鉴。
——有害与无害需要了解对象是谁?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能力,自己的边界在哪里。
3)学会屏蔽无用信息
屏蔽冗余信息更是一项技能,因为这类信息多了后,会挤占用来获取和利用有用信息的空间和时间。
与科学相关的隐性知识可能需要在比较单纯的环境中积累。
隐性知识的诞生更像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被无用信息占用了太多思维和精力,那么就产生不了到质变的量变。
——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99%都与我无关,学会屏蔽也是一种能力。从建立习惯开始。时间有限,把2自己用有限的时间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比如,有价值的信息。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