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

1.词

        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词最初是配音乐的,所以又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又称为“诗余”。从字数角度划分,词大致上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含91字)为长调。                                                                                                             

2.词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又叫词调。每种词牌都有一定的格律,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字数、韵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作者按照这种规格作词,叫作“填词”。词牌起初一般是题目,后来仅表示一定的格式,与内容无关,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词题。

关于词牌的来源,有下面三种情况:

      ①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属于这一类,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②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如《忆秦娥》,因为最初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③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欸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遣词造句的精当、形象,使诗歌显现出丰富的表现力。“独”字当头,词人形象立现;“万”字言山之多,“遍”字写红之广,“漫”字绘江水之阔,“争”字现百舸竞发之热闹;鹰“击”有力,鱼“翔”自由。真是字字生动,句句精彩。

【必备知识】

      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等实词和某些虚词。

炼字类别

主要功用

动词

化静为动,化凡为美,有动态感

形容词(修饰词)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

名词

叠加意象,可使意境富有情韵

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拟声词

使诗词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表色彩的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数量词

经作者精心提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副词

有疏通文气、开合呼应、化板滞为流畅的美学效果

【关键能力】

1.赏析炼字之妙四角度

    (1)看表意是否丰富凝练。诗歌语言,贵在辞约义丰,以少胜多。不少字词之所以用得好,就在于传达出了丰富的意蕴。有的字词有表面义与暗指义、双关义等,要读出其弦外之音,要点出其丰富意蕴。

  (2)看传情是否准确精妙。诗歌语言注重生动形象、凝练传神,借助字词来表情达意。要善于结合全诗揣摩它准确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意愿。

  (3)看是否能营造意境。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的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                (4)看表达是否有特别之处。如是否活用词性,是否为叠词,是否化静为动,是否化无形为有形,有无使用比喻、比拟、借代、双关等手法。这一角度极为重要,因为高考题往往选富有表达特色的字词来考查。

2.解答炼字类题目四步骤

达题步骤

第一步:

      寻字

从诗(句)中找出表意丰富、生动传神的关键字词(如果题目中已明确是哪个字词,该步骤可以省略。

第二步:

      释义

解释该字词的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要辫清词性,分清虚实,有时要点明活用类型或使用的修辞手法(若没有活用或使用修辞手法,可以省略此步骤)。

第三步:

      入句

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并分析其对表现对象所起的作用(将画面具体展开,展开时要注意突出画面特征)。

第四步:

    达情

适当展开想象,分析这个字词表达了作者或人物形象怎样的感情。

答题模板

        诗(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步骤一),某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是……,这里运用了……手法(步骤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在结构上具…的作用,具有……(生动形象、含蓄蕴藉、增强诗歌韵味或趣味等)的表达效果(步骤三),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步骤四)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1300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