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知了猴

知了猴

  孩子放暑假,照样回农村老家住几天,一是看望一下父母,稍缓一下日渐强烈的思乡之情,二呢,对城市司空见惯的喧嚣,甚是烦闷,借此也放松一下“发条”,温补一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景;只是我的家乡是平原,并无山峰。

  回到老家,母亲免不了拿些“新鲜”玩意“招待”的,老家的特产:熏鸡、熏肉、熏猪蹄、马蹄烧饼、糖酥火烧…,当我和孩子还在呼呼大睡时,母亲已经赶了个早集买回来了。

菜园

  盛夏季节,天气虽酷暑难耐,却也是各色瓜果菜疏的丰产期,我家院子大,约莫几百平方,除储藏一些杂物的地方外,被母亲开发成了一陇陇的菜园。

    这并不特殊,鲁西北的农村地广人稀,家家都是大院儿,现在年轻人大多定居城镇,下一代也就直接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城里人”;

    过春节着实还热闹些,不过年不过节的,就只剩下岁数大点的“老辈人”了;

    院子大,又不用再盖屋修房了,种点儿菜,既能吃些“有机绿色食品”,又不用花钱买,何乐而不为呢!

  母亲的菜园有个特点---“杂”,什么都种,除传统的:茄子、辣椒、黄瓜、西红柿外,还有各种瓜:甜瓜、面瓜、梢瓜(音同),以及秋葵、千禧果等等,母亲有“创新”意识,并且勇于尝试,赶集时,卖种子的摊儿老板一顿天花乱坠的“忽悠”,母亲就买来种下了;

    于是就有了“怪现象”:买来的种子要么不出苗,要么长成了“奇么怪样”的别的玩意儿,“歪瓜裂枣”的,怪不好看,倒是挺好吃;要么“伸脚藤腕”的疯长,结的果实“丁零当啷”,只是不怎么好吃罢了。

炸知了猴

    母亲的菜谱里有道“限量菜”---炸知了猴,回家的当天便上了餐桌,约莫三四十个,脆香脆香的;这是母亲每天晚上去村边小树林逮的,用罐头瓶盐水储存积攒下来,留给回家的孩子吃的“新鲜玩意”。

  知了猴是野生的,小时候这东西挺多,一晚上能捉五六十个,老树越多的地方,出知了猴越多;如今不知是“退林还耕”的原因,还是树的经济效益差了,总之树少了,成片的大树林子几乎没有了,只有房前屋后的地方,偶尔还有小片林子,剩下的树“零零星星”的,已经称不上“林”啦。

  我家房后路旁就有一片小树林,是对门邻居自留地套种的,原本是邻居的枣树林,有段时期,枣树生病连年不结枣儿,加上枣的品种、品相不及市面的质量好,价格也就被压的很低,于是把枣树伐掉,种上了白蜡树。

  白蜡树林生长快,几年就绿茵茵的,冠幅完全遮蔽了阳光,树径也有茶杯口粗细了。

    夏日冗长困乏,尤其午后,太阳甚是毒辣,午梦里全是吱啦吱啦的蝉鸣,装点着单调的闷热。

  傍晚时分,吃过晚饭,母亲说后面林子挺多知了叫声,于是我便和母亲拿手电筒去了小树林;果然,没找几棵树,就捉到两只爬树的知了猴,欣喜不已,这样一棵树一棵树的接着找,居然收获了十几只。

    知了猴从傍晚到晚上十点,陆续的都会爬上树,于是我们家使出来“车轮大战”,每隔半小时,一个人找一遍,这样一晚上收获了几十只。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回老家小树林捉知了的习惯或者叫做“童趣儿”始终保持着,每年暑假回家,第一顿饭照例会有炸知了猴;

  只是,这几年,捉到的知了猴少了许多,转一圈,有时能捉到一只,有时会空手而归,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充满浓浓“仪式感”的童趣还保留着。

土黄瓜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1375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