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典单核-相关知识

1、急性心肌梗塞(AMI)外周血scRNA-Seq分析流程及结果梳理https://www.jianshu.com/p/9e7980470004

●伪时间轨迹分析确定单核细胞发育不同阶段的转录特征,以确定与功能变化相关的基因表达轨迹。经典和中间型单核细胞主要处于发育轨迹的起点,而非经典单核细胞主要处于伪时间轨迹的终点,图F(这里可以加一个CytoTRACE分析验证发育期起始位点)。

●通过发育轨迹的变化,将单核细胞分为6个簇(cluster),如图G所示。在伪时间分析中,经典单核细胞(指簇1中的细胞)显著上调诸如"翻译起始"和"mRNA分解代谢过程"等特征基因,这表明细胞相关代谢活跃。

●中间单核细胞(指4和5簇中的细胞)的显著上调的特征基因,GO富集到了"中性粒细胞激活和脱颗粒"和"参与免疫反应的中性粒细胞激活"等通路,这进一步证实了之前的分析(即NPR患者的中间单核细胞中的上调基因)。

●非经典单核细胞(指2、3和6簇中的细胞)显著上调的特征基因,GO富集到了"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先天免疫反应的激活"等通路,这些通路代表了高度促炎状态。

●综上所述,伪时空分析表明,AMI患者的外周循环单核细胞从经典和中间单核细胞逐渐过渡到非经典单核细胞。

2、Ann Rheum Dis:非经典型单核细胞是关节炎组织破坏的介质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189a1424364d

非经典型单核细胞是关节炎组织损伤的关键细胞,也是预防炎性关节损伤的潜在治疗靶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骨破坏是由破骨细胞(OC)介导的,其中破骨细胞来源于髓系的前体细胞。两种单核细胞亚群,经典型单核细胞(表达CD115、Ly6C和CCR2)和非经典型单核细胞(CD115阳性,但Ly6C和CCR2表达低)在关节炎OC前体中的作用仍不清楚。

对缺少循环性经典型单核细胞的CCR2-/-小鼠进行研究,根据关节损伤程度与hTNFtg小鼠杂交。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了hTNFtg和K/BxN血清转移关节炎中的单核细胞亚群。对单核细胞亚群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它们分化为OC的潜能,通过RNA测序分析其对RANKL应答的转录反应。研究人员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了基因本体富集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

结果显示在hTNFtg关节炎中,在没有CCR2的情况下,局部骨侵蚀和OC产生甚至被增强了。进一步研究显示,血液中非经典型单核细胞的数量升高并与关节破坏的组织学征象显著相关。分选的非经典型单核细胞分化为OCs的能力增强。这与RANK的信号转导组分的表达升高相关,最重要的是TRAF6,导致对RANKL的应答升高。

因此,非经典型单核细胞是关节炎组织损伤的关键细胞,也是预防炎性关节损伤的潜在治疗靶点。

3、单细胞测序与代谢组学破译脓毒症免疫相关脂质代谢基因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30620/content-1567728.html

本研究通过 Monocle 通过轨迹和伪时间分析进一步研究了细胞分化。经典单核细胞首先发育成非经典单核细胞

在本研究中,通过机器学习分析确定了 5 个与脂质代谢相关的中枢基因(MAPK14、EPHX2、BMX、FCER1A 和 PAFAH2),这些基因具有诊断和治疗脓毒症患者的可能性。单细胞 RNA 景观显示 LMRGs 可能在脓毒症期间在免疫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抑制MAPK14对脓毒症的保护作用表明这些脂质代谢中枢基因可能在脓毒症患者的预后预测和精准治疗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主要缺陷在于MAPK14对单核细胞分化和脓毒症所致心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4、免疫学顶刊JEM丨人单核细胞的命运https://zhuanlan.zhihu.com/p/580869376

在人类中,单核细胞池包括三个以动态平衡循环的子集(经典、中间和非经典)。它们产生、分化和消失的动力学对于理解稳态稳态和炎症反应至关重要。在这里,使用人体内氘标记,我们证明经典单核细胞首先从骨髓中出现,经过 1.6 天的有丝分裂后间隔,并循环一天。中间和非经典单核细胞的后续标记与顺序转换模型一致。中间单核细胞和非经典单核细胞的循环寿命更长(分别为~4 天和~7 天)。在人类实验性内毒素血症模型中,观察到短暂但严重的单核细胞减少症;循环单核细胞的恢复是通过从骨髓中早期释放经典单核细胞来实现的。再增殖的顺序概括了健康体内平衡中的成熟顺序。单核细胞亚群之间的这种发育关系通过命运映射将人类经典单核细胞移植到人源化小鼠中得到验证,这些小鼠能够依次分化为中间细胞和非经典细胞。

总的来说,这些数据表明单核细胞前体首先分化成经典的单核细胞,这些单核细胞在骨髓中保留约 38 小时的有丝分裂后成熟阶段。由于这种延迟,新产生的经典单核细胞的储备群体保留在骨髓中。急性全身炎症后,该储备细胞群迅速释放以替代丢失的循环细胞。一旦进入循环,体内建模和人源化动物实验都与大多数经典单核细胞在循环寿命约 1 天后离开循环的模型最为一致。一小部分经典单核细胞在循环中进一步成熟为中间单核细胞;这些细胞中的大多数最终在离开循环之前转化为非经典单核细胞。显然,这是一个非常严格控制的过程,个体之间的结果非常一致。建立控制这些过程的调控机制将是探索人类单核细胞生物学调控的下一步。了解单核细胞亚群生成、分化和功能的基本调节将决定未来的治疗途径,当它们有害时消耗它们并在它们有益时增强它们。

5、“非经典”单核细胞仅占所有单核细胞的10%左右,但在新冠肺炎患者中,它们的数量增加了https://zhuanlan.zhihu.com/p/497117154

研究人员分析了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急诊科新冠肺炎患者的新鲜血液样本。他们发现,新冠病毒可以感染单核细胞(血液中充当“哨兵”或感染早期反应的免疫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免疫细胞)。一旦被感染,这两种类型的细胞都会死于一种细胞炎性坏死,即细胞焦亡,从而释放出强大的炎症警报信号。在感染新冠的患者中,大约6%的单核细胞死于细胞焦亡。

他们检查了新冠肺炎病亡者的肺组织,发现组织中约1/4的巨噬细胞正在死亡,并发现大约10%的单核细胞和8%的肺巨噬细胞被新冠病毒感染。

研究人员表示,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可以感染新冠病毒这一事实令人惊讶。因为ACE2受体是病毒入侵人体的靶标,而单核细胞不携带ACE2受体,巨噬细胞的ACE2含量则很低。

研究还表明,尽管新冠病毒能够感染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但它不能在这两类细胞中产生新病毒。研究人员认为,在新病毒完全形成之前,这两类细胞很快就会死于细胞焦亡。

此外,携带一种名为CD16受体的单核细胞的人更有可能感染新冠。这种“非经典”单核细胞仅占所有单核细胞的10%左右,但在新冠肺炎患者中,它们的数量增加了。

CD16受体似乎可识别针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抗体。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抗体实际上可能会促进携带CD16受体的单核细胞的感染。而接种mRNA疫苗的人产生的抗体似乎没有促进感染。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疫苗产生的抗体与感染期间产生的抗体略有不同,并且不会与CD16受体结合。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发现可能对使用单克隆抗体治疗新冠肺炎有意义,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这种治疗只在早期才有效。这或许是因为后期抗体会加强炎症,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抗体的性质

被感染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大量细胞因子,或许就是触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大规模炎症反应的扳机;同时,抗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提醒我们,目前正在研发的治疗性抗体有一定风险成为炎症的潜在帮凶。

那么我们就可以肯定地说,单核细胞的焦亡是被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这样的现象在新冠肺炎死者的肺部组织驻留巨噬细胞中也观察到了,而且是仅有巨噬细胞表现出焦亡和炎症激活,被感染的肺上皮细胞及内皮细胞并没有类似的现象。

同时,我们也不难判定,在其中起到关键中介作用的就是CD16。其实在实验中,阻断CD64(FcγRⅠ)也能够阻止炎症和焦亡,但是由于CD16和CD64机制上有共同之处,研究者们认为起主要作用的还是CD16。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1622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