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的姿态》古代诗歌教学(四)

阅读者:孙雪辉

阅读时间:3月15—3月25

王国维:“词以意境最上,有意境则自成高格。”古代诗歌教学,要追求“意”和“境”。

1、尽言,古代诗歌欣赏,先由“言”入手,通过“尽言”而“尽象”。要关注古诗中妙词,妙句的欣赏,关注这里的“言”不同于作文,是诗化的语言

2、尽象,完整的理解诗中的意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空旷无边的荒漠”是“象”,在大漠中蜿蜒的“河”是意象。是意中之象,境中之物,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3、达意,发觉诗歌的意趣,而不是意义。诗歌要有区别于其他文体的语言表达范式。

抵达古代诗歌教学的路径:

1、舍“言”而取“象”

闭上眼睛,合上书,去想象诗歌的情境。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家可以找两个词,换掉“直”和“圆”,看看哪一个更妥帖。学生在想象和联想中会发现用词的精妙和表达意境的开阔。

2、舍“象”而取“意”

诗歌教学倡导朗读,即自自然然的读,进而“因声求气”,真正感受诗人的“辞气”和“心气”。李白的《蜀道难》中,读出李白的豪情的就是最好的朗读。还可以用对比朗读,嚷学生感受扭捏的朗读强调,从而自自然然走进诗歌。

3、因“意”悟“象”

无论是写诗,还是读诗,都要有一颗诗心。例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落花”的意象,它不是简单的花,而是由诗人心中的“意”而传达出来的。

阅读感悟:诗歌教学,我们常常抓住其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感悟,并提炼出来,进而让学生去记忆。不同的意象寄寓不同的内涵。可实际上,诗歌的阅读不能如此撕裂,应该“言”“像”“意”紧密集合,“言”是当时“象”的具体表达,“象”是“意”的整体表达,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过程中,要多吸取和积累诗歌教学策略,用诗歌的方法教诗歌。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1733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