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7[研修日志]践行教育家精神与校本教研

当好经师成为人师,走向大先生

一、当好经师成为人师,走向大先生

经师和人师的理解

经师:专业知识、技术精湛;人师: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徐特立就曾提出了:经师与人师合一

“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人师就是教行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徐特立

毛主席曾评价他:“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先生,你将来必是我的先生。”足以显示出徐特立便是经师与人师的典范。

二、胸怀天下以为化人,践行教育家精神

教育家精神:

心有大我,志成报国的理想信念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新课标背景下的校本教研

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指出:“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这些精辟的语言指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只有当教师成为了教育教学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时,教师的教育智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也才能真正感受教师职业的乐趣。

新课标背景下的校本教研

中小学教研制度是中国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教育部2019年11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强化校本教研。校本教研要立足学校实际,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重点,着力增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系统化,不断提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水平。学校要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在研究学生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优化作业设计、解决教学问题、指导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实践证明,校本教研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学生学习效果、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学校课程改革等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基本操作过程:

一般地说,校本教研要建立在教学具体问题基础上,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指导思想,走“问题--设计 行动-反思”的行动研究之路。

1.问题。校本教研研究的“问题”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实际教学问题、真实问题、自己的问题。

2.设计。这里讲的主要是教学设计,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设计,而是指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设想、策划及行动方案。

3.行动。行动是设计方案付诸于实施的过程,对教师而言,行动意味着改革、改进和进步。这种行动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2)要发现和寻找各种新的可能性。(3)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4.总结(反思),某问题研究基本结束,必须进行总结,这一总结既是这一问题的终结,又是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研究的中介。在总结这个环节中教师作为研究者主要要做以下几件事:(1)整理和描述问题研究的概况。(2)评价和解释。(3)反思和重新设计。

上述四个环节构成了校本研究的相对完整的一个螺旋圈。校本研究过程就是问题设计-行动 总结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校本教研过程切忌形式主义。不能只是一般性地听听课,评一评,相互恭维几句。教研活动就算结束。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1793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