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为什么没有挽救大清?
清末有两次新政,但都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是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开明官僚发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主要学习西方的“器”,主要是发展造船、武器制造等军工行业。但搞了20年的洋务运动,最终换回来的确实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
李鸿章搞的洋务运动,完全不改变现行制度,只是在武器装备、清军操练上学习西方,这种只涉及皮毛的改革犹如空中楼阁,根基不稳,必定倾覆。
李鸿章搞的北洋海军,看似强大,但外强中干,虽然军舰确实优于日本,但军官素质、指挥体系却差了日本十八条街。打起仗来还是老一套指挥方式,各自为战。日本是动员全国力量和北洋海军战斗,当战争打响时,驻守江苏的南洋舰队居然作壁上观,孤军奋战的北洋舰队焉有不败之理。
更有甚者,慈禧老佛爷甚至挪用北洋舰队经费去修建颐和园,掌握最高权柄的人是一个只会享乐私心用甚的老寡妇,洋务革新,革的是哪门子新。
甲午战争的惨败,让很多知识分子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这就产生了第二次新政,即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变法运动。
第二次新政主要侧重对清朝的制度、文教进行革新。维新派认为,束缚国人的是传统儒家道德和君主专制,要对儒家道德哲学重新解读,要实行君主立宪,开议会。
但康梁的新政有两个弊端:一个是儒家传统道德哲学和封建君主制的强大惯性,两千多年的儒教和封建惯性,很难让国人接受这种“目无祖宗”、“目无皇权”的变革;另一个是既得利益集团没有让渡利益,这一点我们仔细讲一讲。
要想实现富强唯有彻底的制度革新,这种革新需要既得利益集团让渡利益,像英国和日本那样,实行君主立宪,王室只充当礼仪性的作用,接受全国供养。但以慈禧为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团完全不接受这种模式。既得利益集团最不喜欢改革,古今亦然。
即便是光绪帝,他虽然支持新政,但也没有实行彻底的制度革新,而是更偏向于依靠维新派去加强皇权,以此削弱西宫太后,实现真正的亲政。假使让他作壁上观像日本皇室一样充当吉祥物,他也不一定愿意。
维新变法的参与者是这么一个组合:一批有着崇高理想、满怀热情、深受西方思想熏陶的新时代知识分子,加上一个易受鼓动、年轻气盛的皇帝,他们的改革仅凭一腔热血,而没有抓住实质权力。自上而下的改革一定要实现事权集中。
慈禧老佛爷在幕后时刻注视着这群政治白痴们的表演,她悄无声息的让荣禄担任直隶总督,掌握华北全部军队。有了军队在手,慈禧太后就能轻易平定变法分子们的“作乱”。
教员有句至理名言: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军队,仅凭一腔热血,什么都干不成。年轻的光绪帝和康梁集团仅仅风光了100多天,之后就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戊戌政变,光绪帝被软禁,康梁逃走,留下的谭嗣同等人慷慨赴死。
清末新政,一次挂羊头卖狗肉的洋务运动,被甲午战争的惨败啪啪打脸;一次康梁等政治低能儿们幼稚的变法实践,被戊戌六君子的热血彻底浇醒。
新政挽救不了大清,大清亡国已成定局。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