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札记】16 以不变之心应万变之事
【20】
王阳明:心即理,人心天理浑然。这里的“人心”实际上就是“道心”,人心本来就是一面明亮的镜子,“人心”具备到达“道心”的必然可能性。掺杂了私欲的“人心”犹如一面蒙尘的镜子。
圣贤为了揭示弘扬天理,形之于笔墨,犹如人物画写真,只是一个轮廓,很难将一个人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完全表现出来,那个天理还是要每个人自己去从心上得来,不可能从圣贤的书本中得来。
后世著述汗牛充栋,那是在圣贤所作的写真画的基础上再模仿誊写,甚至为了显示自己的高明,妄自尊大地加入很多自己的理解,所以难免会背离圣贤的本意,离真正的天理反而越来越远。
王阳明这样说,自然是有所指的。当时朱熹的理学是主流意识形态,朱熹的著作是士子们参加科举考试的官方教材和参考书。事实上,王阳明的不少学生深受朱熹理学的影响,初听王阳明心学见解的时候,简直惊掉了下巴,不自觉地就要拿朱熹的语录质疑老师的观点。
【21】
陆澄问王阳明:圣人能够从容应对现实中遇到的所有情形,是不是事先他们已经研究过了。
圣人都是经验主义者吗?当然不是。这实际上就是荀子反复强调的“类”的思想,荀子说:“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
王阳明则解释说,圣人的心就像明镜,无物不照。但是已经照过的事物不会留在镜子里,没有照到的事物不可能在镜子里显现。周公制作礼乐以教化天下,尧舜为什么不先作礼乐呢?孔子删述六经以传万世,周公为什么不先做呢?因为周公和孔子都是根据他们遇到的情形,才做了相应的事。
所以,只要心中的那面镜子是明亮的,就不用担心会遇到不能处理的事。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么,荀子说“齊明而不竭,聖人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荀子还说过一句非常精彩的话,放在这里可以与王阳明的解释相互映照。他说:“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类不悖,虽久同理,故乡乎邪曲而不迷,观乎杂物而不惑。”
王阳明告诫学生,真正应该担心的是自己的“心镜”不够明亮,而不是世事变幻莫测。所以必须在明心上下功夫,早日具备一颗“道心”,则可以以不变之心应万变之事。
再联系上一条,如果自己有一颗道心,那么权威们的言论又如何能使自己迷惑呢?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