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转变思路总复习,扎扎实实过教材
——2024年3月份工作小结
当空气的温度已经可以让心动容,春的味道就已经到了最美的时刻。一晃,开学已经5星期了。花团锦簇时,回顾回顾这一个多月的工作。
上学期期末,就与组内成员就本学期的总复习进行了沟通。以往的复习,我们总是从九年级的古文开始,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也总是以古文阅读为主。甚至有个别老师认为,中考又不考课内的,所以课本上的现代文可以直接放过。但随着中考形式的发展变化以及新课标理念的推行,这样的复习思路明显太过狭隘。所以,在和大家商量复习思路时就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商量过程中,有去年就带初三的老师显得很抗拒,不断强调她们去年就是那样复习的。而去年学校实现了宝中零突破,大家都觉得去年的中考很成功。但也有老师觉得我的质疑有道理,所以七嘴八舌的交流了好久,赞同的开始思考,不赞同的表示迟疑。
一个假期,我都在思考中考复习的思路。在工作室召开年会时,也和几个优秀的语文老师进行了交流,尤其是老同学春琴给予不少帮助,受到不少启示。我坚定了自己的复习思路:第一轮从七年级开始,以单元为复习单位,从课后的“读读写写”中梳理重点字词,同时梳理课本上的“补白”内容,进行课堂训练。再根据每单元的单元学习导语,结合重点篇目的课后习题提炼出本单元的阅读重点进行知识框架的搭建,引导学生从课本走向课外。作文,则以每次周考作文为切口,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和篇章结构的引导。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节语文课,有老师直接从字音开始复习,也有老师就从《岳阳楼记》开始,还有老师从九下的戏剧学习开始……可以说,五花八门。上了一节课,就开始进行摸底检测,第一周也就很快结束。
第二周,在第一次的备课组会议上,我将自己对于中考总复习的思路与大家做了沟通交流,组员的想法一个假期没有什么变化。几个老师觉得复习就按照往年那样从九年级开始,因为《试题研究》的古诗文都是从九年级的《岳阳楼记》开始的,我们没必要从七年级开始。
我坚持自己的想法,因为教材在编排时是按照构建学生的阅读体系进行的。从记叙类文本的朗读设计、品析词句到说明类文本的内容梳理、分析推理,再到议论性文本的把握观点、思辨鉴赏,明显的由浅入深,由具象到抽象的逻辑顺序。这样的思路,打乱后不利于学生知识框架的构建。而且,复习课侧重总结规律和方法,讲求知识的梳理、整合、拓展和延伸。复习课的教学规律一般是依据复习目标,建构知识框架,从而聚焦考点和重点进行练习、巩固和强化,最后总结,归纳得失。所以,从七年级开始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今年的中考复习我们应该转变一下复习思路,扎扎实实过教材。
其实从大家的牢骚来看,让他们感觉抗拒的地方在于之前没有这样的现成案例可以参照,所以大家觉得做起来太困难,不知该如何切入。任何事情,总得有个开始的。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最终大家勉强达成统一意见。
复习开始,不停有老师问我,课该怎么备怎么上,也有老师拍我的教学设计以作参考,于是我提议大家开始相互听课取长补短。紧接着年级组也提出要开始组内听课,我居然还能和学校工作思路同频,有些神奇。组内第一个上公开课的老师选择的是短语类型,听过之后,我觉得对于复习课这个话题来说,指导性不够。于是,我给大家展示了一节我的复习课。
根据教学进度,我选择以七下第一单元的复习为内容,按照我的思路对基础字词和“补白”进行了梳理。之后,根据《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课后习题,对于细节描写重点进行了分析和写作指导,在复习《孙权劝学》一文时,则重点对文言文中的称谓语做了复习。课后,有老师反映容量太大,也有老师说她们有了复习思路。在艰难中进行了两周复习之后,组内就没有了关于复习课的抱怨。于是,我们的第一轮复习就按照新的思路开始了。
一个月结束,四次周考试卷上,古文阅读考到了九年级和八年级的,但是我们还没复习到,因此班级成绩就有起有伏。有老师有些抱怨,说实话心里也有些压力。但是,在3月22日去西安参加了陕西省教科所组织的复课会后,我依然选择坚持自己的复习思路。根据学校的复习方案,第一轮复习直到4月27日结束,接下来的复习,我依然会以扎扎实实过教材来推进我的复习进度。
3月份的专业成长有些羞于见人,在《新教育》上发表了一篇,3月31日在《教师报》“知行版”发表的《用好教材,树立教学整体观》是我在九年级教学上的一点思考,得到肯定,很是开心。同时,再次被凤县教体局聘为凤县初中语文学科兼职教研员,也算是对我的一个小小认可吧。
3月是一个充满希望与美好的季节,虽然没有时间去田野走一走,看一看,但偶尔窗外投进的阳光依然可以温暖疲惫的心灵。“嘉禾广场”上的海棠花正在绚烂,希望我的4月份依然可以与美好相遇。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