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科举
上周末,朋友去参加全省公务员考试,考得不太理想。这是她第五次参考,堪称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考公这一现象级的话题俨然已经超越了高考。疫情之后,经济下行,越来越多人加入到这一行列中,其疯狂堪比“范进中举”。而事实上,古代科举的真实情况,比“范进中举”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钱泳《履园丛话》记载,道光年间有个103岁的广东考生余会来,考了几十年依然不放弃,还想去参加乡试。道光帝听说后,感其执着,破格授予他“钦赐举人”。但这位老人觉得胜之不武,想凭借自己的实力谋取功名,就又去参加全国会试,当然还是名落孙山。后来,皇帝特地授与他“钦赐国子司业”之名,也就是“太学荣誉副校长”,一时传为美谈。
只能说余会来的运气好,而其他年迈的考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看看这组数据:乾隆元年,参加科考人员中,70岁以上有40人,80岁以上有3人;乾隆三十四年科考,广东考生张次叔94岁,江西考生李炜99岁。第二年,满百岁的李炜又投入了会考;乾隆五十年科考,广东考生谢启祚98岁中举。乾隆五十三年乡试,80-90岁的考生有94人,在第二年的会试中,80-90岁的考生有77人。清嘉庆五年的科考,80-90岁以上考生有251人,次年会试,70-90岁的举人多达180人,95岁以上的还有6人。而《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就考到71岁时才成为贡生。这么一看,国考还算有底线,因为年满35岁就不能再考了。
科举考试同考公一样,不是考学,而是筛选社会精英的考试,等同于考官。千百年来,科举制为国家择优选出了一千万名左右的官员,其中11万名进士是中国封建政治体系中文化素质最高的群体,这批人中不乏杰出英才,如白居易、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辛弃疾等文学家,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等思想家,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等政治家,林则徐等民族英雄,包拯、海瑞等清官,沈括、宋应星、徐光启等科学家,朱熹、蔡元培、黄炎培等教育家,不一而足。
科举考试在中国古代文人生命中的头等大事,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实现“兼济天下”的抱负,否则,只能穷则独善其身了。
自隋唐以来,科举考试的科目、内容、形式等,历代有所不同。
早在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九品中正制,各地负责考察发现人才的“中正官”,将本地人才分为九个品级,向朝廷推荐,朝廷量才录用。这种选官制度,貌似很全面很客观,只要是地方推荐,就会逐渐演变为家族势力的较量,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格局。隋代废除了为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创置进士科,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的正式产生。
科举制度之所以会在隋代产生,是因为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到了唐代的时候,科举制度被沿用了下来,并且得到了更好的改善和进步。为了完善这一制度,唐代时候的考试就分为了两类:一类是常科,一类是制科。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制科的具体科目和举罢时间均不固定,屡有变动。
一开始应试人的资格是没有限制的,只要是一般的士人和在任官员就可以参加。但是到了后来,要求也逐渐受到了限制。从一开始的允许自荐,变成了需要公卿推荐。而普通布衣的审核则更加严格,从地方到中央都需要一系列的审查和考试。
常科和制科,性质不同,因而在考生的来源、考试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常科一般有两个取员渠道——生徒和乡贡。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直接送往尚书省受试的人;乡贡则是指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无论是生徒还是乡贡,这两者登科了,都不是能够直接给予官位的,而是还需要再进行吏部的考试,合格者才能够授以相应的官职。可见,当时的取员从一开始的应试到最终的授以官职,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流程和严格的考试,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确保人才的合格性。
同时,唐代的时候,不仅有文职官员的取用,还产生了武官的取用途径,就是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到了宋元时期,科举制度又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改革。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太祖时正式建立殿试制度,即礼部考试后由皇帝在殿廷主持最高一级考试,这样宋代的常科就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这种由下到上的一系列审查和考试,就相应有效地控制了徇私舞弊的行为。而在宋代也有直接科举考试的时间,就是三年一次。同时,为了确保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从宋代开始,还实行了糊名和录,糊名就是把名字封起来,不让考官看见,这样就不至于徇私作弊。而誊录就是找专人再把考员的卷子誊抄一份,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试卷上做标记等现象。而到了元代,科举制度的内容有了截然不同的定义,之前的常科多是以诗赋为主,而元代则多是以经义为主。经义的考查主要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中选取命题,答案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准。
到了明朝,科举制逐渐发展到了鼎盛。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这就表现在对科考方法的严厉上,极力做到避免一切不正当的作弊行为。为了确保科考人员的正统性,这一时期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校与科举紧密结合,进学校成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必由之路。这个时候的国子监,作为最高学府,就展示出了其优越性。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明清之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即举行乡试的次年,举人在京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录取的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及格者再于当年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中选者为“进士”,第一名叫“状元”。这种考试分等级的方法,是在宋元制度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同时,考试的内容也更加正统化,直接从四书五经中选取命题,然后文章论据要从程朱注释中而来,并对八股文的格式进行确立。
科举考试连中“三元”,更是珍稀动物,明朝仅两人,清朝仅三人。这一系列的流程,正是为选取素质过硬的合格官员做好了准备。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的人,不能直接说明以后是否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官员,但是,这类人起码具备了一定的官员素质。而其中所考的内容就包括了文化素养、政务、时务,这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十分具有共同性,都是一种综合才能的考定。
但是,这种考试制度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即“高分低能”,就是容易出现所谓的“纸上谈兵”,这类人只会说,而到了实际运用的时候就没办法做。所以,朱元璋和康熙曾经一度想要找另外一种方法来替代科举制度,也曾经一度停止科考,但是最后没办法还是恢复了,因为实在是找不出其他的方法能够比科举制度更公开公正的了。这种以考试为基础的选举制,它的客观性和标准性的建立都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所产生的,这种强化了的对选任过程的控制,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绝无仅有的。
举人和进士是不直接授予官职的,所以,古人所谓的“功名”,和今人的“文凭”相类似,有一种学位的意义。虽然不能直接做官,但是“功名”是做官的资格。自宋太祖开始,形成“宰相”须用读书人的传统,即使通过特权荫补官员也需要考试。明代即有“非进士莫入翰林,非翰林莫人内阁”之说,内阁宰相基本上为进士出身。如果没有这种资格的话,就会被人质疑入朝的身份,就会为人所不齿。
科举制为绝大多数下层知识分子提供了人仕的机会,这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可以说是一种质的飞跃。在科举制度刚刚确立的唐代,诸朝宰相也绝大多数是科举出身,各政府衙门中的官吏大部分也是通过科举考试录取的士子。但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科举制度本身的消极因素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明代八股取士之后,科举制度逐渐成为禁锢思想、摧残人才的工具。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