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人物》——好文章是怎样写成的 (我们该怎样做官)
我们应该怎样做官?
一是忧民
范仲淹在文章中写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就是说当官千万不要忘了百姓,官位越高,越要注意这一点。
他在基层围观十三年,只要有一点机会就去用手中的权力为老百姓办事,并时刻思考着只有百姓安康,政治才能稳定。
范仲淹的忧民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为民请命,他一到灾区就开仓济民,组织生产自救。赈灾结束回京后他还特意带回灾民吃的一种"鸟味草",送给仁宗,并请传示后宫,以戒宫中的奢侈浪费。
二是为民办事,思想上爱民还不算,还得办实事。他较突出的一件政绩是修海堤。
三是为民除弊,他每治一地,必有创造性的惠民政策。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积劳成疾,病体难支,但愈迸发出为民请命,大胆改革的热情。
二是忧君
他说“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管在朝在野都不忘君,时时处处都在忧国。
范仲淹是贤臣,他行的是忠臣之道,是通过忧君而忧国忧民,他必然要实事求是,敢说真话,对国家负责,自然构成范仲淹的悲剧人生一生四起四落,前后四次被贬出京城,一生为官三十七年,在京城工作却总共不到四年。
第一次进京却一张嘴就获罪,在最方便接近皇帝的秘阁只待了一年,就砸了自己的饭碗。
范仲淹第二次进京为官是三年之后,皇太后去世。也许是皇帝看中他敢说真话的长处。就召他回朝做评议朝事的言官。后与帝都是稳定封建政权的重要因素,看似家事,常关国运。就是现代社会,第一夫人也会影响政治,影响国事。他担忧皇上不明事理,以私害公,因小乱大。正盘算着怎样进一步劝谏皇上,忽然传他接旨,被贬到时睦州。
三是忧政
范仲淹一生心忧天下,总是在和政治腐败,特别是吏治腐败做斗争,并进行了中国封建社会成熟期的第一场大改革——"庆历新政"。
1035年,范仲淹因知苏州治水有功又被调回京,他已两次遭贬,这次能够回京,在一般人定要接受教训慎言敏行,明哲保身。但这却让范仲淹更深刻地看到国家的政治危机。他又浑身热血沸腾,要指陈时弊了。
"庆历新政"的改革之初,仁宗皇帝对范仲淹还是很信任的,由于新政首先对腐败的干部制度开刀,先得罪朝中的既得利益者,必然会有强大的阻力。 范仲淹的朋友欧阳修最担心这一点,专门向仁宗上书,希望能放心用范仲淹,并能保护他,不要听信谗言。 但是皇帝在小人之怨和纷纭的浮议面前渐渐开始动摇了。他次又一次地无法"自以身当",终于在朝中难以立足。 失去了皇帝支持的改革彻底失败,被贬出京了。这之后就再刨没有回中央工作。
自庆历改革失败后,他已没有重回中央的打算,现在他可以静静的回顾一生的阅历,思考为官为人的哲理,还写了一篇《岳阳楼记》,就如珠落玉盘,风舒岫云,标新立异,墨透纸背。他把自己奋斗一生的做人标准和政治理想提炼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震大千而醒人智,承千古而启后人。文章熔山水、政治、情感、理想、人格于一炉,用纯青的火候为我们铸炼了一面照史、照人的铜镜。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