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开课
昨天,李镇西老师分享了七节公开课,从《我的老师》到《山中访友》,从反复演练,精雕细琢到返璞归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特级教师的炼就过程。
上《我的老师》,几乎就是一场师生排练好的一场演出,学生怎么说,教师怎么讲,反复排练,甚至在课堂上表演太用力,需要老师用机智去化解可能给听课老师对课堂真实性的质疑。
这其实可以理解,年青教师,教学经验不丰富,还有获奖的压力,许多课都是这样打磨的,大家心知肚明。
之后《孔乙己》上得比较自如,这堂上得了一等奖的课,李老师并不满意,他认为课堂的环节太过完美,学生的表现也并没有超出自己的预设。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李老师开始挑战自己,引导学生思考,将语文课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但这趟动态生成,个性十足的课并没有得到评委的青睐,只得了二等奖,实际上相当于没有得奖。
正是这段经历让李老师对赛课产生了怀疑,他表示:“宁可上一节没有获奖的改革课,也不要上一节四平八稳,无懈可击的获奖课。”认为研讨学习开放课堂无可厚非,对为获奖而上的假课表演课表示深恶痛绝,从此拒绝参加任何形式的赛课。
之后的几堂公开课比如《冬天》、《春之怀古》《给女儿的信》、《山中访友》。李老师的课堂越来越朴素,甚至有些课连课件都没有。
但是,李老师的课堂教学却不断走向自由、民主,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样的课教师不再是教参的传声筒,吸引学生的不仅是教学内容本身,还有教师的个人魅力。
最不可思议的是上《山中访友》,不要说备课,老师连这篇文章都没有读过。不要说上公开课,就是随堂课也不敢这么操作。但是,李老师为什么依然可以把控自如,上得成功呢?
我想,艺高人胆大主要是基于这么几点:
1.老师的个人魅力所致。老师博览群书有很高的素养;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高屋建瓴,成竹在胸;老师有真知灼见,头脑敏锐,有大爱有育人的智慧。看起来教师似乎没有备课,实际上终身都在备课,他上一节课调动的是一生的学养。
2.老师找到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注重的学法指导,所以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李老师每教一篇课文,都非常注重读。要求大约有这么两条:a.读出自己,b.读出问题。读出自己: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一一去共鸣。读出问题:与作者与老师平等对话一一去反思,去质疑。重视阅读的语文课是真正的语文课,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能力,更有精神上的成长。
3.李老师的教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李老师的课堂十分民主。他教学的顺序完全尊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可以打乱自己预设,可以不顾及一堂课是否完整。但是他又很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把学生的认知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度的。把教书和育人无缝衔接在一起。
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阅读与探究才是课堂的主体,过多的课件,过多的准备,反而不利于教学。
4.语文字课的特点决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 语文是很适合学生自学的学科,这就能解释为什么魏书生常常不在学校学生依然学习自如。 李老师没读过这篇课文依然能上得精彩。
最近这几年听过不少的公开课,很多课都上得很精彩。有创意。但是我发现这些课都有一些共同点。由于教师不注重阅读,个人成长很有限,个人魅力不足,上课依赖教材和各种资料。
公开课基本上是青年教师的舞台,看不到教师成长的过程,引领示范作用十分有限。由于青年教学的时间短,课经过反复打磨,多半是集体的智慧,很少有个人的风格的课,引导学生思考学法指导上都十分久缺。
去年在区上公开课,正是在打磨的过程中促使我不断去反省,老师们的意见像镜子一样让我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这堂准备了一个多月的课,虽然上得如行云流水,虽然坚持了自己的思路,虽然上课前并不认识学生,更谈不上演练。但对学生听说读写产生的影响却并不大,随机生成的东西并不多。
正如几次宴席不能让人身体健康一样。再成功的公开课,对学生的影响都很有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阅读能力的培养,功夫都在一堂堂朴素的家常课。
一般来说,公开课上得好的老师,随堂课必然不差,随堂课上好的老师,随堂课也会上得成功。 公开课是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一个教师在专业上有所精进,在课堂教学上有就不应该拒绝公开课的淬炼,李镇西老师的成长就说明了这一点。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