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说西游》五十六
《西游记》第八十八回。禅到玉华施法会 心猿木母授门人
"捧杀的"典故出自《风俗通》,《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过分地夸奖或吹捧,使被吹捧者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甚至导致堕落、失败"。
鲁迅先生的《花边文学》中有《骂杀与捧杀》一文。捧杀一词亦作为网络流行词汇,意为"过分地赞扬和吹捧,来达到被赞扬者,变得虚荣自负或招致他人反感的目的"。
水痕收、山骨瘦转眼一十四寒暑,离西天越来越近。由天竺国管辖的玉华县到了。玉华县里三位小王子甚是仰慕悟空、八戒、沙僧三人的才华于是,便拜三人为师学习武艺。本是和尚出身的三人却收了凡间三个俗人为徒,不传佛法传武艺,一片祥和的景象,这在《西游记》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他们在王府内前院的空地支炉铸造。先一日将钢铁练熟,四日请行者三人将金箍棒九齿耙降妖杖,都取出来放在蓬场之间看样造作,如此昼夜不收。。
铸造,是人类掌握的比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中国在公元前513年,铸出了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铸铁件-晋国铸型鼎,重约270公斤。欧洲在公元八世纪前后才开始生产铸铁件。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司母戊大方鼎、编钟、铜车马、永乐大钟等,都是铸造出来的。 明朝拥有十七世纪世界上最先进的钢铁冶炼流程——明朝末期的冶铁流程,这个流程的钢铁产量与质量,均为此时代的世界之最。《天工开物》中的钢铁冶炼流程,已经到了规模化、量产化、生熟铁连续生产的地步。在明朝时,中国发明出炒钢法,不需要冷却再次加热即可生产出钢材来,降低了燃料消耗量并大幅增加了产量。
眼见西天在望,也是唐僧师徒其乐融融间放松了警惕,他们的兵器散发出的霞光锐气,惊动了离城只有70里远的豹头山上的妖怪。妖怪爱心一动,便弄阵妖风,将三班兵器一下子收走。吴老师在文中有交代。八戒的钉耙重5048斤,沙僧的保障5048斤。悟空如意金箍棒更是重13500斤。算算也是两万两千斤的重量。那妖怪只是弄阵风,便轻易的三件宝贝收入囊中。在冷冷兵器时代,孔武有力是评判一个人能力的首选标准,也是重要标准,以此推测那妖怪的能力,并非一般俗类。
悟空前往豹头山虎口洞,半路上遇上两只狼妖。他们言说王要他拿二十两银子到集市买些猪、羊来。两个小妖儿甚至还计划着先喝两口,再省下些碎银子自用。如此这般描写,与人类的七情六欲又有什么不同?悟空使了定身法定住那两只狼妖。
兄弟三人变成了他们的模样儿,打入虎口洞内部,各自寻得了自家兵器,迫不及待的与那个妖怪争斗起来。那怪不敌逃走。悟空也不追将洞内妖精统统打死,又把那妖精辛辛苦苦积累的家业,一把火烧了,赶着猪羊及战利品,一并转回城里。
妖精是买猪羊分食,且一向与人类和平相处,毕竟离人类聚集的城市仅七十里路,而城内人们都是平安无事,想想也是对唐僧肉不感兴趣的妖精,只是因自身好恶才引出一场杀身之祸。
全是贪婪惹的祸,相对于哪些努力修行的妖怪,悟空三兄弟算是更上层楼。但高层次的他们禁不住吹捧,反倒落了个好为人师的毛病。
谁家的儿孙谁不宠?九天元圣亲自出马,一场混战下来,杀得昏天黑地各有胜负。悟空不料被对方偷袭大后方,玄奘连同国王以及三个王子、八戒都被九天元圣掠去。后宫佳丽们没了主心骨,更是哭哭啼啼,悟空怎么能受得了?发了狠心,要剥了那黄狮精的皮,捉住那些狮子精雪耻。
底层人物的悲哀在于,作为一名没出身、没名分的妖怪,勤勤恳恳的生活,“我那些个山场非一日治好的,今被这秃司尽毁。我都要比命作甚呢?”如果这些家私是不义之财,那妖怪便不会如此心疼,毕竟轻易到的,谁会珍惜呢?那妖怪克服自己食肉的本性,宁可出钱购买猪羊充饥,也算是最大的善。他们费尽了全力的生活,却只因其出身为妖,便免不了受到悟空之流,高举着除害的幌子兴师问罪,任何情况下,降维打击都不需要理由。
鹤来松有伴,云去石无依。
竹节山九曲盘桓洞,悟空打上门来老妖落下泪了,他替那些被捉走的儿孙们伤心,看看也是生了决绝之心。刚刚一见面,便是把头摇一摇,就凭空生出八个头来,用嘴叼着悟空,沙僧二话不说便转回洞内,如此轻描淡写的就捉住悟空就如同能取物
老妖定是知道悟空本领的,即使是有满腔的仇恨,即使是悟空目前被他劫持,他也是命小妖们,拿些荆条、柳棍儿惩罚悟空。而这并不是忌惮悟空,而是预先知道了结局,故给自己留下退路。在这世间无论为人为妖,有些敬畏、有些善良还是要得的,万一哪天遇到了降为打击时用得着。
九灵天尊是个本分的妖精,他并不是一朝权在手的小人物,用力气撒泼,尽管他只是太乙救苦天尊胯下的,卑微的不能再卑微的交通工具,但他还是有思想的,他厌倦了被圈养的生活,趁狮奴喝醉来人间晒太阳。但就是这样一位尘埃一样的存在的人物下凡来,与其说他用特有的方式维护着其主人的声誉,倒不如说他守心守己。
太乙救苦天尊在《西游记》中亮相较晚,但并不代表可以看轻其地位。黄狮精可以轻易拿走悟空三兄弟的兵器,他的家长九头狮更是不用盔甲、兵器,便生擒活捉悟空,他们的主人,那这位太乙天尊的法力大家尽竟可以脑补。
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悟空在小说中的表现越来越平和,或者说悟空的脾气不再走极端,这也许是“吴老师”有意安排——悟空在诸多的磨难中逐渐成长。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悟空师徒在成功降妖后,都是将魔窟一烧了之,但也就是在这回出现了,将妖怪收集的财宝返还给民众,以及分食妖怪身体的场景,这就有些像梁山好汉杀富济贫的思路。
《水浒传》成书的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而吴承恩是明朝后期的小说家,那么有没有可能“吴老师”在写《西游记》时,借杀富济贫来宣泄心中的壁垒呢?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