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看懂了不同的人物性格,你也就理解了人性

要说央视播出过的大型历史清宫剧里最经典的电视剧,莫过于1999年播出的《雍正王朝》。该剧堪称历史剧神作,是天花板的存在,虽然已经播出25年了,但依然是常看常新,因为它通过一个个的故事把帝王心术,权谋之道,人性善恶刻画的淋漓尽致。

《雍正王朝》之所以广受好评,除了故事好,演员的演技也是相当炸裂,每一位演员都很出彩,一起给观众演绎了庙堂之高的复杂官场,每一个角色的性格都很鲜明,不同的性格又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命运。整部剧不仅是一部历史剧,也是一部职场剧,更是一部人性剧,对于我们了解职场的人情世故,理解人性的善恶美丑,感悟人生的起落沉浮有莫大的借鉴意义。

《雍正王朝》的前半部分的核心是九子夺嫡,虽说九子,其实主要是大爷胤褆,太子胤礽,四爷雍正,八爷党以及雍正亲胞弟十四爷胤禵,三爷醉心文学,无意争位,十三爷胤祥原本和四爷一样是太子党,后发现太子实在不成器,力挺四爷,最终四爷胜出。后半部分则是雍正皇帝一生勤政爱民,外除叛乱,内肃吏治,推行新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写照。除了皇亲国戚,居庙堂之高的三公九卿,封疆大吏,每一个都个性鲜明,共同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好戏。

康熙大帝:洞若观火,圣心难测

一部《雍正王朝》,半部康熙帝国,焦晃老师饰演的圣祖康熙简直演神了,他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有意无意的停顿,无不透露着这位历史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的帝王心术。

当皇太子胤礽因为一份伪造的调兵手谕被废之后,另立太子的讨论甚嚣尘上,闹得最起劲的非八爷党莫属。八爷死党老十胤䄉还利用一个道人造势,当八爷站在开满白花的树下时,道士暗示一个白加一个王就是皇的意思,大家纷纷赞同。当八爷把道人交到康熙面前时,康熙不但没有处置道士,反而说了一句:有时候他们也代表民意嘛。这句话就等于是在疯狂暗示要大臣们推举八爷,听话听音,众大臣秒懂,推荐八爷的奏折也像雪花一样铺天盖地。

殊不知这就是康熙高明的一招,欲擒故纵,引蛇出洞,八爷党的支持者全部跳了出来,包括上书房的两位大臣领衔投了八爷,最终唱票的时候,果不其然八爷的票数最多,当八爷党都以为胜券在握的时候,没想到康熙来了个回马枪,询问有没有推荐废太子胤礽的,众人这才知道康熙的心思依旧在太子的身上,至此八爷党算是彻底失败,不久后太子也被复立。

康熙做为一位有道明君,在大是大非面前总能临危不乱,处事不惊,冷静分析。康熙之所以要废掉太子,是因为太子那道调兵的手谕,他先发制人,避免了一场宫廷政变。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他再看那道手谕时,发现是被人伪造的,太子是被人冤枉的,这也是他复立太子的主要原因,但做为君主,说话要一言九鼎,于是他先是默许了八爷党的所作所为,在最关键的时候行使了君主的一票否决权,彻底粉碎了八爷以及八爷党的太子梦。

康熙皇帝的很多操作让皇子和臣下不能理解,比如当太子被复立之后,十三爷和十四爷因立场不和在宫门口打了起来,当康熙赶到时,及时制止了争斗,十四爷非但不认为自己没错,反而质问起康熙,康熙一气之下要拿剑砍了胤禵,没想到急火攻心晕了过去。当他再次苏醒时,非但没有治胤禵的罪,反而晋升了他的额娘为皇贵妃,这波操作让众人大为不解。

康熙寿宴之日,众皇子敬献寿礼,当轮到十四爷的时候,盒子里竟然是只死鹰,康熙在盛怒之余,不但没有处置前来送贺礼的鄂大人,反而在事后革去了上书房大臣以及四爷和八爷的差事。因为康熙心里和明镜一样,就像他在寿宴当场说的那句:“有罪的,没罪的,天知道,朕也知道。”

他最终把江山社稷交给了四爷雍正,也是在经过多年的对几个儿子考察之后做出的决定。当他用最后一口气说出传位于四阿哥的时候,在场的八爷党急了,为了混淆视听,都说没听清,甚至说是十四阿哥。可他们没想到康熙留有后手,传位诏书已经命人放在了乾清宫的匾额后面,当隆科多取来并宣读诏书的时候,也宣告了八爷党在这场争夺继承人的斗争中彻底失败。

康熙皇帝运用自己的帝王心术,多次挫败了八爷党的阴谋诡计,挽救朝政于累卵,能透过迷雾重重的九子夺嫡,最终选定一心为国,刚正不阿的四爷做为自己的继承人,不得不说康熙是一代明君。

大爷胤褆:仗势欺人,搬弄是非

大阿哥胤禔做为皇长子,却久居于皇太子之下,虽然太子在位已经30多年,但总归还有太子易主的幻想,加上太子也真不成器,所以只要一抓住太子犯错的机会,就会在康熙面前煽风点火,添油加醋,甚至想治太子于死地。除了和太子死不对付,在众兄弟面前也经常以老大哥自居,其实是打着康熙的旗号狐假虎威,当让众兄弟也不惯着他,最终他因"魇镇"事件被削去一切职务,宗人府终生圈禁。

大阿哥的为人处世像极了我们职场中碰到的一些人:自己明明没什么本事,却打着领导的旗号吆五喝六,以此在其他同事面前获得优越感。他们真正的本事就是打听小道消息,然后添油加醋的搬弄是非,期望从别人的争斗中获利。内在不足的人,往往想通过外在的包装让自己显得那么高贵,就算蒙蔽得了一时,日子久了一定会露怯。

太子胤礽:优柔寡断,软弱无能

太子胤礽天生有一手好牌,却被自己打的稀烂,如果他不作,那么康熙百年之后的继承人一定是他,可他却一错再错,让康熙彻底失望,最终被废掉。也许他的名字胤礽(隐忍)正是他这一生该遵守的道,可惜他最终没有做到。

这部剧开始于康熙四十六年的一场洪水,当康熙与众皇子和众大臣商量治黄策略的时候,太子却在与康熙妃子郑春华偷情,姗姗来迟的太子被康熙问话时,心中并无半点治黄策略,只能说一些不疼不痒的话和恭维皇帝的话,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胤礽并不是合适的继承者,他心中没有社稷,没有百姓,只有私欲。

当他和郑春华偷情被康熙发现后,企图谋反,正好被八爷党利用,坐实了自己造反的事实。当康熙看破假手谕,复立太子之后,他又故态萌发,特别是在康熙南巡,留他独掌大权之后,便开始打击报复八爷党的人,无心政事,只按个人好恶行事,并让十三爷帮他除掉曾经的情人郑春华。

当他得知九爷的门人任伯安有好几箱子百官行述的时候,又迫不及待的想得到以此要挟百官,事发后企图用兵变的方式逼康熙退位,没想到康熙爷棋高一着,兵变失败,彻底被废。

纵观胤礽的一生,做为大清帝国的二把手,天生的官二代,却一点也没有领导者的胸襟和格局。不但治国无方,为人也有问题。做为太子,见了康熙就像避猫鼠,对上只会一味的谄媚,对下呢,平时趾高气扬,不可一世,而出了问题只会一味的甩锅,发脾气,甚至致人于死地。做为领导者,在大是大非面前犹豫不决,左右为难,就连兵变也是手下人怂恿的,所以他的诸多性格缺陷注定他最终会失败。如果你在职场中碰到了这样的直接领导,能换岗就换岗,能离职就离职吧。

雍正四爷:一心为公,有国无家

四爷无疑是这部剧里的主角,唐国强老师的演技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刚正不阿,敢做敢为的四阿哥胤禛以及忧国忧民,勤政廉洁,雷厉风行的雍正皇帝。同样是面对百年一遇的洪水,太子束手无策,八爷王顾左右而言他,只有四爷在连夜彻查户部账目,当得知国库空虚之后,又主动要求到南方筹款赈济灾民。完事后,又扛下了追缴户部欠款的差事,虽然过程中有所操切,激起了众皇子以及众臣的集体反对,逼死了老臣魏东亭,但他宁可做一个孤臣,也要完成康熙交代的差事,虽然追缴欠款之事最终未尽善尽美,但他也为国库追回了三成欠款。

做为一个臣子,一个儿子,四爷办事尽心尽力,为君分忧,做为一个主子,四爷也特别护犊子,当年羹尧血洗江夏镇,闯出大祸赴京请罪的时候,四爷并没有更多的责备,反而轻描淡写的说了句:四爷和你十三爷给你擦屁股,结果也不了了之。

继承大位的雍正皇帝接手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帝国,外有罗布藏丹增的叛乱,内有空库空虚,吏治腐败的内患。为了支援西北平叛,举国上下节衣缩食,为前线运送军费和给养,终于在雍正二年顺利平叛,也算完成了康熙的遗愿。

外患解除后,雍正就开始着手整顿吏治,在用人方面,不仅重用了和他争夺帝位的八爷,把他提升成了总理王大臣,总理各部事务,还开科举取士,拔擢了一批年轻的士子,但他也因为太想树立官场典型,把天下第一巡抚的匾额颁给了靠借富户钱财填补亏空的山西巡抚诺敏,当他得知真相后,虽然一开始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但他最终意识到皇帝的脸面和祖宗的江山社稷相比一文不值,在朝堂之上惩办了弄虚作假的诺敏,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何况是一国的人主帝王。

雍正在位期间努力发展农业,劝课农桑,力主推行的两条新政火耗归公和摊丁入亩的国策,意在减轻汉人的耕种负担和赋税,让寄生虫一样的旗人自食其力,并且多交赋税,虽然一开始阻力重重,但最终推行了下去,老百姓的负担有所减轻,国库也开始充盈起来。

为了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和一体当差的新政,雍正召开了整顿旗务的旗主会议,没想到却引起了各位旗主王爷的逼宫,要求恢复八王议政的祖制,这算是雍正当政以来遇到的最大危机,还好有铁杆兄弟十三爷的力挺,最终一场逼宫大戏草草收场,雍正也因此最终铲除了心腹大患八爷党。

雍正一生勤勉政务,虽然在位时间只有区区十三年,却对康乾盛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接手的时候国库只剩不到700万两白银,等他放手的时候,国库存银已经达到5000万两,为乾隆盛世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八爷胤祀:假仁假义,逢场作戏

八爷做为本剧中最大的“反派”,不仅与四爷雍正一直作对,也是九子夺嫡中最想扳倒太子的人。八爷号称贤王,贤在他的“慷慨大方”,贤在他的“收买人心”,贤在他的“宽宏大量”,康熙爷临终前对他的评价是:八阿哥胤祀处处学朕,可他处处学的不像,朕是以宽仁治人,他是以宽仁收买人性,朕对下面已经放纵过度,他比朕还要放纵。康熙早已看穿了八爷的假仁假义,所以也不可能把大位传给他。

八爷做为八爷党的魁首,一直很精明,是躲在幕后做局的男人,是他一手策划了太子的第一次倒台,虽然假手谕是十四爷造的,但也是经过他默许的。太子倒台后,康熙开始下令官员推举新太子,八爷的呼声无疑是最高的,他的铁杆兄弟十爷还给他安排了一场“白+王=皇”的好戏,他却把“妖言惑众”的道士绑到了康熙面前请求处置,以此彰显他的铁面无私,没想到康熙竟然顺水推舟的表示这也代表部分民意,就在八爷自己以为稳操胜券的时候,没想到康熙反戈一击,一票否决了票数最多,呼声最多的八阿哥,并因此事件扳倒了资格最老的佟国维。

八爷很会笼络人心,让一切可用之人为他所用,要么给官,要么给钱。四爷在外办差的时候,弘时生病了,八爷,九爷和十爷过府探望,不仅好言劝慰四嫂,还给凌太医塞了一张一千两的银票,还知道他有养鸟的喜好,让他买几只好鸟玩。四爷追缴欠款的助手田文镜遭到卖家当还债的十爷的手下的当街责打,年羹尧路过管了一档子闲事,事后在朝堂上八爷不仅责备了兄弟,还保举了四爷的门人年羹尧为四川总督。

京城发生了私换死囚的案件,康熙大惊,命令彻查刑部,八爷接了这个差事,因为他知道这个事肯定和太子有关,想借此扳倒太子,他诱逼肖国兴说出幕后主谋死太子,并给康熙上了密折,没想到被深谙圣心张廷玉阅后即焚,刑部案件也不了了之,八爷也因此升了郡王。事后,当康熙从图里琛嘴里得知八爷诱供肖国兴的事情后,说了四个字:其心可诛。

随着太子的第二次被废,继承人的问题又一次被摆上了桌面,此时的康熙已近末年,西北战事一直是未了心愿,就在自己寿辰之际,远在西北平叛的十四爷胤禵也托手下鄂伦泰送贺礼到京城,没想到在八爷府的时候,竟然被掉包成一只死鹰。当康熙打开礼盒的时候,盛怒之下晕了过去,八爷党则是趁乱起哄,妄图给十四爷安一个谋反的罪名,清醒过来的康熙非但没有惩罚鄂伦泰,却把上书房大臣和四爷,八爷革职,八爷想扳倒十四爷的阴谋再次落空。

雍正即位后,面对满朝文武大部分是八爷的亲信的不利局面,不但没有立刻打击八爷党,反而给了八爷一个总理王大臣的职位,把他捧了起来,因为在雍正的心中,剿灭西北叛乱是首要任务,整顿朝政其次,雍正也需要一场大胜仗来坐稳自己的位子。八爷忝居总理王大臣之后,玩起了阳奉阴违的把戏,雍正初年的科场泄题案以及山西巡抚借民间银子冒充官银填补亏空的案子事发后,八爷都是冷眼旁观,看雍正的笑话。当他从主考官张廷璐嘴里得知科场泄题背后主谋是弘时时,并没有向雍正戳穿,而是把他做为了日后要挟弘时和他一起宫廷政变的把柄。

雍正皇帝继位后,一心想推行新政,虽然遇到了不少阻力,但最终由试点省份向全国推行,阻力最大的就是官绅一体当差和一体纳粮,因为触犯了旗人的利益,都不愿意推行。雍正被迫召开会议,要整顿旗务,这也给八爷有了扳倒雍正的可乘之机,他趁机里勾外联,想恢复八王议政的祖制,没想到关键时候还是十三爷挺身而出,彻底化解了这次危机。

八爷经过这次八王议政彻底输了,可他并没有输的心服口服,还嘲笑满朝文武没有几个帮他说话的,说雍正是孤家寡人。雍正遵从康熙的遗旨,并没有杀八爷,只是抄家削籍,八爷最后是自杀的。八爷争了一辈子,却什么都没争到,如果他只是安心做个富贵王爷,结局一定会好很多。

十三爷胤祥:忠肝义胆,义薄云天

十三爷胤祥无疑是该剧中最悲情的男人,一开场跟随四哥胤禛下江南救济灾民,为朝廷筹资款项,办差回来胤禛升了郡王,他却未受到康熙的任何封赏。法场救下了被替换成死囚的张五哥,和八哥胤祀一起整顿刑部,却被八哥摆了一道,诱供肖国兴供出了太子,八阿哥也因此升了郡王,他再度空手而归。

十三爷胤祥忠孝两全,当太子因为和郑春华偷情被康熙发现后来找胤禛商量的时候,胤禛为了避险没敢去见,反而是胤祥去见了太子,劝他自首。太子被废后,康熙也在上书房选举新太子的过程中提到了忠孝两全的十三爷,可见康熙很认可十三爷的所作所为。

太子复位后,继续骄奢淫逸,非亲者不用,还让他去暗杀郑春华,后来因为他擅自派兵剿灭江夏镇和帮助太子暗杀郑春华,被康熙圈禁,这一圈就是十年的时光,直到雍正即位的当夜才又被新皇帝放了出来。

十三爷胤祥是这部剧里两次政变的关键先生。第一次是康熙病逝,八爷党暗中调兵,想通过武力夺取皇位,当时的四爷听取了大谋士邬思道的建议,用皇帝的金批大令把十三爷放了出来,并让他接管了对于皇城守卫最为重要的兵营,因此雍正顺利继位。第二次则是八王议政逼宫的时候,连最亲信的隆科多都反戈一击,调兵逼供,关键时候还是十三爷带兵控制住了局面,最终稳定了朝政。

八王议政的闹剧结束之后,十三爷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十年的圈禁对他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雍正当政后,面对朝中无人可用的局面,又非常依仗他这个十三弟,常年积劳成疾,最终英年早逝。十三爷胤祥号称侠王,一身做事光明磊落,从不畏刀避剑,不管是对于康熙,还是太子,还是四哥雍正,他只有一颗忠孝之心,并能在两次危机时刻力挽狂澜,称得上是一代侠王。这样的人最应该交心,他会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你,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好好珍惜吧!

十四爷胤禵:胆子过大,心胸狭隘

康熙爷临终前对十四爷胤禵的评价是胆子过大,心胸狭隘。胆子过大体现在他假造太子调兵手谕,导致太子被废这件事。在太子和郑春华的丑事东窗事发后,八爷党认为有机可趁,可以趁机废掉太子,十四爷亲自操刀模仿了太子的笔体,康熙在慌忙中来不及细查,就先下手为强平叛了,虽然康熙时候有所觉察,但太子已废,只能吃个哑巴亏。

说他心胸狭隘,主要体现在他误以为康熙是传位给他的,一辈子在记恨雍正,他和雍正原本是亲兄弟,却一直是八爷党的人,和八阿哥走的最近,当初他们也是想把八阿哥推上皇位的。当康熙弥留之际,他正在西北带兵,没见上康熙最后一面,而当时在场的八爷党一看八爷无望,硬是胡搅蛮缠的把“传为于四阿哥”说成“传位十四阿哥”,这才有了十四爷千里奔丧,大闹灵堂的闹剧。他一生都在记恨子虚乌有的雍正夺位之仇,最终只落得个看守皇陵的结局,也正因为他是雍正的亲兄弟,才没像八爷,九爷落得个抄家的结局。

张廷玉:志虑忠纯,老臣谋国

张廷玉做为上书房唯一的汉中堂,一直都是最看得懂皇上心思的人,也是一心为朝廷办事的人,办事一直是中规中矩,看事看人都比较深,因此深得康熙器重。当康熙把八阿哥胤祀呈交的关于肖国兴的口供给他阅览的时候,张廷玉阅后即焚,虽然康熙出言严厉训斥,但并没有降罪于他。他早已读懂了康熙的心思,是不想因此要废掉太子的,而康熙也正好借他的手来个死无对证,最后用加封郡王这招堵了八阿哥的嘴。

太子第一次被废后,以佟国维为首的满朝大臣都在联名推举八阿哥为新太子,马齐想拉拢他的时候,他却说要单独给皇上上折子,马齐虽然觉得他不合群,但不会影响八爷的胜出。等唱票的时候,谁也没想到康熙会问有没有推荐二阿哥的,众人面面相觑之时,张廷玉站了出来,说自己推荐的就是二阿哥。正是因为和康熙的朝夕相处,他才对康老板的心思了如指掌,因此才能押对宝。

佟国维:擅自揣摩圣意,聪明反被聪明误

据史料记载,佟国维是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帝的幼弟,也就是康熙的小舅,同时,佟国维的两个女儿又嫁给了康熙,所以又是康熙的岳父,这种小舅+岳父的身份,让佟国维位极人臣。佟国维做为上书房之首,本来可以正常退休,安享晚年的,却因为串联大臣,推荐八阿哥,最终成为了太子之争的唯一牺牲者。

太子被废之后,佟国维做为佟家大家长,为了家族能长享荣华富贵,开始串联谋划推举八阿哥,特别是当康老板欲擒故纵的说山人道士的话也代表民意之后,他更加笃定皇帝的内心人选是八阿哥,但为了以防万一,他让自己的侄子隆科多去投四爷的票,他的原本意思是两头押注总能中,可引起了隆科多的不满,隆科多认为自己的六叔在烧热炕,却让自己烧冷炕,这也位日后隆科多背叛佟国维埋下了伏笔。

当佟国维紧锣密鼓的串联各层官员推举八爷的时候,康老板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并设宴单独款待佟国维,席间康老板话里话外提点佟国维不要拉帮结派,操纵选举,可被利益蒙了心的佟中堂根本没听进去。当康老板宣布选举八爷无效的时候,他不仅大骂张廷玉是君子不朋,与人为善的奸臣,还质问康熙为什么不能选举八阿哥,把一旁的八爷都吓得出来保全他。关键时候,他的亲侄子隆科多站出来说出了佟国维为家族谋划的小心思,最终被以擅自揣摩圣意被革职,从此退出了最高权力中心。

隆科多:见风使舵,见异思迁

隆科多做为佟佳式的后人,按辈分算是康熙的同辈,雍正的舅舅,他由一个游手好闲的官宦子弟,一跃成为上书房大臣,再到阶下囚的经历,无不和他见风使舵,见异思迁的选择有关。他人生一共有3步棋,前两步走对了,让他得到了权利和地位,最后一步走错了,变成了阶下囚。

隆科多做为佟国维的亲侄子,一直受他六叔的冷落,一开始给了一个牢头的职位,但也因此结交了十三爷,攀上了皇亲。隆科多的转机来自于康老板和他六叔的那场饭局,佟国维深感老佟家要永享富贵,必须得培养下一代了,于是向康老板推荐了小多字,康老板也很大方的给了步军统领衙门都统的职位。

当他六叔向他讲出自己要保证佟氏一门长盛不衰的小心思后,他反复斟酌,走出了自己的第一步棋,就是假意辞官。当他把佟国维的想法告诉康熙后,康熙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不仅赞扬了他的忠孝之心,还让他当人证罢免了佟国维。

隆科多的第二步棋就是力保雍正顺利继承皇位。康熙大行之夜,已钦定四皇子为继承人,可八爷党人不甘心失败,当场起哄,是隆科多从乾清宫请来了大行皇帝的遗诏,宣读了遗诏,以此证明了雍正继位的合法性。继位后的雍正为了表示对他的感谢,让他进了上书房,成为了上书房大臣,至此隆科多迎来了自己官场生涯的高光时刻。

隆科多的最后一步棋是联合八爷党企图调兵逼宫。八王议政的会议上,所有的旗主王爷都反对雍正修改祖宗家法,推行新政,而隆科多则负责调兵维持秩序,当所有人都以为雍正要退位让贤的时候,十三爷站了出来稳定了政局,隆科多也因为参与谋反变成了死囚,至此,他的一生终于落幕。

可以说,隆科多本人从头到尾都是投机主义者,第一次是踩着他六叔的顶戴上位的,佟国维顶戴落地,他青云直上,第二次是在皇位继承的关键时刻,由他拿来了遗诏,一锤定音,因此成为了隆中堂,第三次则却押错了宝,本想着在众位旗主王爷的未必下雍正会退位让贤,结果是八爷党彻底失败,他也因此锒铛入狱。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你可以赢无数次,但你在关键的时候输一次,就再无翻身的可能。

邬思道:老谋深算,足智多谋

邬先生无疑是本剧中最聪明的人,有人戏称他为邬编剧,所有的事情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如果说张廷玉是居庙堂之高最懂皇帝心思的人,那么邬先生则是处江湖之远最懂皇帝心思的人。他看人,看事都很透彻,是四爷最重要的谋士。当四爷还是四爷的时候,他积极的建言献策,让四爷深得康熙喜爱,就连四爷的儿子弘历都是他一手调教的,除了传道解惑,还专门教给他们康熙的英雄事迹,诗词歌赋,因此才有了众皇子围猎,弘历对答如流得赏物的故事。

邬思道对四爷一片忠心,是他建议四爷事先拿着皇帝的金批大令放出了十三爷,十三爷才接管了丰台打赢的兵马,避免了兵变。当四爷成为皇帝当晚回到潜邸的时候,邬思道知道与四爷的缘分已尽。所以,当雍正问他应该给他什么名分时,他说自己有三不可用,自己残疾不可用,自己是康熙朝的罪人不可用,自己是阴谋家,与雍正的光明磊落不匹配,因此不可用。

为了让雍正放心,他提出要给自己找个既能让皇帝找到他,又远离朝堂的地方,因此他提出要半隐,因此去做了李卫的幕僚,其实,这个时候他已经开始自己的金蝉脱壳的计划了。在李卫路过山西的时候,邬思道帮助四爷的另一个干臣田文镜堪破了山西巡抚诺敏以富户存银冒充国库欠款的案件,因此转投了田文镜门下,在给田文镜当幕僚时,又帮助年羹尧找到了叛军的主力,而让年羹尧立下了不世之功。

田文镜在河南推行官绅一体当差和一体纳粮阻力重重,引发了河南当地官员的集体举报,邬思道预感到雍正不久就要来到河南,因此故意以田文镜拖欠自己的幕银为由激怒田文镜,被田文镜解聘,至此,金蝉脱壳计划全部完成。当雍正来到河南询问邬先生的时候,田文镜只能派人去追,雍正制止了他,至此雍正也从心理上放过了他。

邬先生能胜人,而不居胜,知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知道四爷会用他,雍正也会防他,因此和雍正玩起了捉迷藏,直到雍正感觉不到他的威胁了,他才能真正的得以保全性命。他的结局是完美的,虽未加官进爵,但也图个自由。

年羹尧:风狂必有雨,人狂必有刀

年羹尧原本是四爷家的包衣奴才,一直跟着四爷和十三爷办差,在追缴国库的时候还帮田文镜挡下了十爷的当街责打,后来在八爷胤祀的举荐下成了四川的提督。年羹尧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血洗江夏镇,虽然是奉了刑部的手谕,但他在这次的行动中却发了笔横财,却对四爷隐瞒不报,还是被老谋深算的邬思道一语点破,至此主仆之间开始产生嫌隙。

雍正为了拉拢年羹尧,硬是棒打鸳鸯,娶了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做了侧福晋,日后又成了皇贵妃,年羹尧从此变成了皇上的大舅哥。随着地位的不断提升,年羹尧也日渐骄横起来,他做为征西大将军,俨然就是西北王,擅杀运送粮草的大臣,连雍正亲派的以九爷胤禟为首的皇亲贵胄都不放在眼里。当这些皇家子弟和侍卫起了冲突之后,他的一句“断手”,这些侍卫齐刷刷的砍了自己一只手,而这一举动把那些皇亲贵胄吓傻了,连忙跪地求饶,直到九阿哥胤禟下跪求情,年羹尧才肯作罢。

在邬先生的帮助下,年羹尧大军终于全歼叛军,班师回朝。百官跪迎,直到皇帝出现,他才下马请安。在朝会上,年羹尧拿出有功之臣的名册,让雍正封赏,不看不知道,一看竟然又几百人之多,雍正已只好答应先封赏功劳最大的,当雍正宣召这些将军进殿后,看见面的将军身披重甲,让他们脱衣凉快一下,没想到将士全都无动于衷,直到年羹尧说卸甲,他们才脱衣,引起雍正老大的不悦,但雍正此时也不敢说什么,但对年羹尧的不满与日俱增。

当雍正打算在西北诸省份推行火耗归公的时候,年羹尧以西北各省贫穷为由,还是希望朝廷帮忙。于是,雍正想了个折中的法子,把孙嘉诚派给了年羹尧管理财务,年羹尧虽然心里不愿意,还在席间言语威胁孙嘉诚,但耿直的孙嘉诚一心为公,视死如归,年羹尧也只能接受。

促使雍正最终下决心杀年羹尧的契机就是年羹尧杀了耿直的孙嘉诚。雍正接到孙嘉诚被杀的奏折后,立刻命图里琛去宣旨,趁着年羹尧和蒙古王会面的空当,提升副将岳钟麒为新的大将军,并把年羹尧的官职一贬再贬,直到贬成一个门官,即使已经是一个门官了,他还不知道收敛锋芒,穿着御赐的黄马褂显示年大将军的威风,最终被雍正赐死。

年羹尧的前半生之所以飞黄腾达,是因为跟对了人,做对了事,后半生之所以穷途末路,是因为自己的狂妄自大。听过一句话,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年羹尧正是这么一个自己作死的疯子。

李卫:知恩图报,重情重义

李卫原本是四爷去江南赈灾时候当地遇见的一个小叫花子,因为头脑灵活,被四爷收为了门人,带回了四爷府,和他一同进四爷府的还有发小高福以及他们共同喜欢的翠儿。李卫的第一次机会源于他自己的一次失误,他和翠儿在四爷王府幽会被人发现,按照府上规矩,要被逐出王府,恰好这时年羹尧临行前来看望四爷,于是,他俩跟着年羹尧去了四川,后来他做了四品的粮道官,李卫一下从江湖少年变成了四品官。

和年羹尧不一样的是,李卫心里只有四爷,只有雍正,没有自己,不管他做多大的官,他都把雍正当主子看,并从各种小事情中表达对雍正的关心和尊重。当李卫看见雍正连一碗米都吃不了的时候,顿时伤心不已,连自己儿子的名字都叫李忠四爷,还是当时的四爷改成了李忠。李卫要是放到现在,绝对是最佳员工,别人不敢干的事他敢,当雍正二年的科场出现泄题后,是他带着自己的兵对考生进行逐个搜身,并当场抓获作弊考生数名,最终主考官张廷璐被斩首于菜市口。

李卫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忘本,他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雍正给的,即使他做到了两江总督一品大员,皇上想换人那就是一句话的事。所以当雍正开始在江苏试点实施摊丁入亩的新政时,他是不遗余力想尽一切办法的实现主子的新国策。当江苏所有官员反对的时候,他更是运用自己的小聪明拿住了黄伦的把柄,迫使他就范,另外,他一边用大白话张贴榜文,让老百姓看得懂,一边雇了哥花子队,让他们把摊丁入亩的好处沿街卖唱,为了剪除推行阻力,他还请示雍正换了蕃台和臬台。因此,摊丁入亩的新政在江苏顺利推行,也为在全国推行做出了榜样。

李卫从一个街头小叫花子,经过十几年,一跃成为高居一品的封疆大吏,不得不说有他的过人之处。没读过书,却足智多谋,不认识字,却敢做敢为,没有文化,却忠心侍主,因此受到雍正的重用。李卫算是雍正在潜邸时跟着他的这些人当中结局最好的,他的发小高福因为背叛四爷,被毒酒赐死,年羹尧因自己的狂妄自大,最终也被赐死,还是李卫亲自去送行的,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虽然被封为贵妃,最终也因年羹尧的所作所为郁郁而终,邬先生也是用尽心机才得以全身而退。从李卫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忠心是最可贵的品质,前提是你得跟对人。跟对人,做对事,你的结局自然不会差。

一部《雍正王朝》把人性的善恶美丑,官场的明争暗斗演绎的淋漓尽致。如何拿捏人性,如何读懂人心,是我们每一个人该去学习和研究的。当你因生活中的各种复杂关系而感到不知所措时,或许可以从这部剧里寻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654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