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爱卡夫卡(1883.07.03-1924.06.03)

卡夫卡似乎“命中注定就要以这种盲目的清醒去看这个世界, 以至于让他难以承受”, 现在, 这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的这个后奥斯维辛集中营时代, 它正处在灭绝的边缘。
卡夫卡的作品之所以具有颠覆性, 不是因为他发现了真理, 而是因为, 作为人——也因为作为人, 他无法找到真理——卡夫卡拒绝满足于半吊子的真理, 拒绝折中的解决方案。——《理性的梦魇》

一直在看卡夫卡,持续了近两年没有间断。从压根不明白他的梦呓般的文字所谓何意到今天看到某一段文字便会联想到他生平中的某一段经历和故事,自我感觉,对卡夫卡已经从陌生人变成了胜过亲人的熟悉程度。

上个世纪的今天中午,卡夫卡去世,终年41岁。

他一生都在经历精神折磨,而死前因为疼痛,更加经受了肉体上的痛苦。因肺结核而感染的喉结核使他无法进食和饮水,渴成了比饿更可怕的事。看着花瓶里的丁香花,他说:丁香花是多么神奇啊。即使即将死去,它也还在继续喝水,大口大口地喝水。而一个快要死去的人还在喝水,不可能的事。”

去世前,即使已经被注射了吗啡,他依然疼痛难忍,他乞求身边的医生朋友克罗普斯托夫:“杀了我吧,否则你就是杀人犯。”

而前一天,即1924年6月2日,他的情况还似有好转,甚至还做了校稿……

卡夫卡一直在斗争,无论与父母斗,还是与其他一切所谓的敌人斗,最终都是在与自己斗。他自我折磨了一生,在仅有的41年生命里又与肺结核斗争了七八年。他最快乐的时光几乎没有,幸福二字更是无从谈起。他一生大大小小的梦想从来没有实现过,他的短暂生命里充满了失败,从来没有如愿地活过。

然而,他的小说是如此伟大,文字功夫无人可比,小说情节少得可怜却在用每一个文字撞击着每一位能够读懂他的读者的心。不要只爱《变形记》《审判》和《城堡》,去读一读他的《判决》《在流放地》《地洞》《饥饿艺术家》,还有其他的短篇吧,你一定会爱上他的!

(以下文字节选自《理性的梦魇》,这本我已经读过两遍且可以三遍四遍阅读的第二本有关卡夫卡生平传记的书籍。)

卡夫卡去世于疗养院,一个星期之后, 被带回了布拉格, 并于6月11日葬在了那里。大约一百个吊唁者参加了葬礼。他一生的挚友勃罗德在葬礼上发表了悼词。当棺材缓缓下降时, 人们不得不拖着生前一直陪伴他的朵拉,才阻止了她冲到墓穴中去。

卡夫卡的死虽然受到了德语文学圈内人士的关注和哀悼(大约五百人出席了6月19日在布拉格德意志剧院礼堂举行的卡夫卡悼念会),可是,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 甚至只在卡夫卡的捷克同胞中来看, 卡夫卡的死几乎没人注意。

有三家捷克报纸发表了讣告。其中一篇讣告完全敷衍了事, 第二篇拼错了卡夫卡的名字。但第三篇则是卡夫卡曾经深恋一年多的密伦娜·耶森斯卡所作的告别辞, 发表在1924年6月5日的保守杂志《国民文学》上。

弗兰茨·卡夫卡博士是一位德语作家, 生活在布拉格, 于前天在维也纳附近的克罗斯特新堡(Klostereuberg)的基尔林疗养院去世。

很少人知道他, 因为他是个独行者, 是个睿智的遁世者, 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却也害怕这个世界。

多年来, 他一直受肺病折磨, 却珍惜、纵容着自己的病, 即便在接受治疗时也是如此……疾病使他具有了一种细腻的感情, 几乎接近于奇迹; 他也因此有了一种精神上的纯洁, 毫不妥协, 几乎令人感到恐惧……

他写出了现代德语文学最重要的作品; 这些作品揭露了赤裸裸的现实, 即便在种种象征的掩饰之下, 看起来也像是自然主义派的作品。

这些作品反映出了作者的冷嘲热讽和未卜先知, 似乎卡夫卡命中注定就要以这种盲目的清醒去看这个世界, 以至于让他难以承受, 终于走向了他的死亡。

卡夫卡被葬在了布拉格, 这在他的预料之中, 也是他所害怕的结局。布拉格这个“小母亲”的爪子直到最后还抓着他不放。

他的墓地位于斯特拉斯尼斯公墓(Strašnice)的犹太区中, 现在已有五种语言写就的醒目标志, 指引着通往纪念卡夫卡的路。

即便到死,卡夫卡也还是没有逃脱他的父母; 卡夫卡的父母和他葬在一起, 共用了墓穴和墓碑。

这个讽刺似乎很合适, 而且更奇怪的是, 在卡夫卡生活的这个城市, 虽然他的坟墓受到人们的礼待, 可他的作品却遭到查禁。

而且理由还非常充分。

卡夫卡似乎“命中注定就要以这种盲目的清醒去看这个世界, 以至于让他难以承受”, 现在, 这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的这个后奥斯维辛集中营时代, 它正处在灭绝的边缘。

卡夫卡的作品之所以具有颠覆性, 不是因为他发现了真理, 而是因为, 作为人——也因为作为人, 他无法找到真理——卡夫卡拒绝满足于半吊子的真理, 拒绝折中的解决方案。他用从内心深处的自我手中夺过来的视角, 用水晶般纯洁的语言, 清晰地表达了作为人的痛苦。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825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