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谈(022)|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反抗命运——乐圣贝多芬

0

前言

罗曼·罗兰说:“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于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之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贫穷,日常的烦虑,沉重与愚蠢的劳作,压在他们身上,无益地消耗着他们的精力。”没有人能够摆脱这些,很多名人的生涯,几乎都是一种长期的受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贝多芬的一生。

1

贝多芬长什么样

罗素眼中的贝多芬:他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皮肤才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在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

(梅杜萨,神话中三女妖之一,以生有美发著名。后因得罪火神,美发尽变毒蛇。)

画家克勒贝尔眼中的贝多芬:他的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狂野的光,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它们微妙的差别。

医生米勒眼中的贝多芬: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时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们真正的思想。他的富于表情的眼睛,时而妩媚温柔,时而惘然,时而气焰逼人,可怕非常?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

莫舍勒斯眼中的贝多芬: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嗑破核桃。左边的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显得古怪地不对称。

他的微笑是很美的,谈话之间有一副往往可爱而令人高兴的神气。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却是不愉快的,粗野的,难看的,并且为时很短——那是一个不惯于欢乐的人的笑。他通常的表情是忧郁的,显示出“一种无可疗治的哀伤”。

雷斯塔伯眼中的贝多芬:他温柔的眼睛及其剧烈的痛苦,让人需要竭尽全力才能止住眼泪。(1825年)

布劳恩·冯·布劳恩塔尔眼中的贝多芬:坐在一隅抽着一支长烟斗,闭着眼睛,那是他临死以前与日俱增的习惯。一个朋友和他说话。他悲哀地微笑,从袋里掏出一本小小的谈话手册;然后用着聋子惯有的尖锐的声音,教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贝多芬的脸色时常变化,或是仔钢琴上被人无意中撞见的时候,或是突然有所感性的时候,有时甚至在大街上,使路人大为吃惊:

    脸上的肌肉突然隆起,血管膨胀,狂野的眼睛变得加倍可怕,嘴巴发抖,仿佛一个魔术家召来了妖魔而反被妖魔制服一般”,那是莎士比亚的面目,克勒贝尔说是莪相的面目。尤利乌斯·贝内迪克特说他无异于“李尔王”。

或许,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境遇,人的外貌会相应地发生某些改变。俗话也说“相由心生”,综合看贝多芬的外貌,我们最起码可以感知得到他的生活并不安定,他的内心也并不平静。越是这样,我们越是可以通过贝多芬的成就,看到他与命运不屈的抗争。

2

贝多芬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十八世纪以来世界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家。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于波恩的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他的祖父原是荷兰籍,移居德国后,曾任当地宫廷乐长。

父亲是个不聪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宫廷御厨的女儿,初嫁男仆,夫死再嫁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生长的年代,正是约瑟夫二世实行“开明专制”的时期,波恩的统治者也实行了一些改良的措施。波恩成了当时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地之一。贝多芬的幼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但是,贝多芬童年很不幸福,可以说,一开始,人生于他就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

嗜酒成癖的父亲败坏了家业,他企图把四岁的贝多芬变成摇钱树,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也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他不只强迫孩子练琴,而且常常夜半三更酗酒回家后把孩子从熟睡中拖起来拉琴,不满8岁的贝多芬被强迫在寇恩的听众面前表演、卖艺。少年时代就得操心经济问题,计划如何挣取每日面包,那是来得过早的重任。

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

11岁,贝多芬加入戏院乐队;13岁,他当大风琴手。这种严酷的童年生活,使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独立的以音乐谋生的道路,同时也就养成了他坚毅倔强的性格。

贝多芬在剧院工作的同时,跟乐队指挥奈弗学习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和作曲法。奈弗是位很有修养、倾向于启蒙运动的作曲家、指挥家,他对发展德国的民族歌剧、清唱剧都曾有过贡献。贝多芬通过向这位老师学习,认识到学习德国民族音乐传统的重要,并在奈弗的引导下也接受了启蒙运动的影响,对德国当时的进步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7岁,他丧失了他热爱的母亲,开始做了一家之主,负责两个兄弟的教育之责。这些可悲的事实在他心上留下了深刻的创痕。

后来,他找到了可成为他依傍的家庭——布罗伊宁一家。埃莱奥诺雷·特·布罗伊宁比他小两岁,贝多芬教她音乐,领她走上诗歌的路。她是他的童年伙伴,他们之间曾有相当温柔的情绪。

后来,埃莱奥诺雷嫁了韦格勒医生,他也成为贝多芬的知己之一。

1789年5月14日,贝多芬报名入学波恩大学。虽然身负经济重担,但贝多芬并未被艰难困苦的境遇所屈服,他设法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他醉心于诵读和研究古代神话、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古典文学,他对莎士比亚、席勒、歌德等人的作品非常喜爱。他虽然没有莫扎特的早熟天赋,也没有莫扎特优越的学习条件,而他那孜孜不倦的自学所取得的成就,是他所有的前辈都不及的。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莱茵河流域进步的反封建运动,对贝多芬的思想成长起了巨大的作用,他逐渐把追求"自由、平等,博爱"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

1790年他创作的大合唱《约瑟夫二世之死》,把约瑟夫二世当做人民的救世主来赞颂,这一方面表现出他对共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贝多芬早年对改良主义的不合实际的幻想。这部作品也是贝多芬把声乐和交响乐溶为一体的最早尝试。

1792年,贝多芬在海顿的鼓励与支持下,来到德意志的音乐首都维也纳定居。他起先是以一位天才的青年钢琴家出入维也纳的贵族门庭,并受到贵族们的热情接待和保护,他也曾一度产生过对上流社会的幻想。但是,贝多芬所处的时代毕竟与海顿、莫扎特的时代不同,时代赋予贝多芬更成熟的资产阶级自觉性和个人的自信和自尊。因而他一开始就不甘愿做贵族门的奴仆,而是要与贵族们有平等的地位。后来贝多芬渐渐发现自己的资产阶级理想和当时的封建社会有着很大的矛盾。

1797年后,贝多芬患了耳聋病,病情逐年恶化。对一个音乐家说来,再没有比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恶魔限制了作曲家同外界的交往,妨碍了他的钢琴演奏不得不放弃演出,而长期隐居在维也纳乡村。

从1800年起,贝多芬在创作上很自然地逐渐脱开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力求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追求新的理想。他于1803年完成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了他在创作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熟时期。

他这一时期的创作力极为旺盛,表现出巨人般的工作能力,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作品。贝多芬成熟时期作品的基本思想逻辑——“通过斗争,得到胜利”,在这一时期中逐步得到确立,英雄性、群众性的交响乐新风格形成了,革命的内容、戏剧性的交响乐发展手法、形式上的各种重大革新等等,在这一时期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几乎都是在他后半生三十年生涯的耳聋状态中创作的。

1814年,贝多芬最后一次举行钢琴演奏会。

1915年秋,在耳朵完全聋了之后,贝多芬和人们只有笔上的往还。

1916年,贝多芬写下:“没有朋友,孤零零地在世界上。”

1815—1819年是贝多芬经历的四年危机时期。当时,欧洲陷入了反动的封建复辟时期,资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遭到扼杀,黑暗笼罩着欧洲大陆。这个时期贝多芬的思想较为复杂,他的自信和坚定被失望和动摇所袭扰;创作上的英雄风格向抒情性风格转变;作品很少,大部分时间花在收集、探索和改编欧洲各国的民歌上。

从1819年起,贝多芬重又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反封建的斗争中来。此时他创作的五首钢琴奏鸣曲、五首弦乐四重奏,乃至他创作中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等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但贝多芬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惨、最痛苦的年月,他孤寂、穷愁潦倒、子然一身。1827年3月26日病逝于维也纳。

据说在他临终的一刻,暴雨雷电交加,贝多芬举起干枯的手臂向天空作最后的奋击。这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全部贯注在他那些不的巨作中。

3

贝多芬的一段爱情和一个婚约

1796-1800年,贝多芬的耳聋已开始它的酷刑。他的创作带着悲剧式的愁苦。

无疑的,要使心灵惯于愁苦也得有相当的时间。它是那样的需要欢乐,当它实际没有欢乐时就自己来创造。当“现在”太残酷时,它就在“过去”中生活。往昔美妙的岁月,一下子是消灭不了的。它们不复存在时,光芒还会悠久地照耀。独自一人在维也纳遭难的辰光,贝多芬便隐遁在波恩故园的忆念里。

在这些肉体的痛苦之上,贝多芬还有另外一种痛苦。韦格勒说他从没见过贝多芬不抱着一股剧烈的热情的爱。这些爱似乎永远是非常纯洁的。热情与欢娱之间亳无连带关系。现代的人们把这两者混为一谈,实在是他们全不知道何谓热情,也不知道热情之如何难得。

贝多芬的心灵里多少有些清教徒气息:粗野的谈吐与思想,他是厌恶的:他对于爱情的神圣抱着毫无假借的观念。据说他不能原谅莫扎特,因为他不惜屈辱自己的天才去写《唐•璜》(唐·璜为西洋传说中有名的登徒子,莫扎特曾采为其歌剧的题材。)

他的密友申德勒确言“他一生保着童贞,从未有何缺德需要忏悔”。这样的一个人是生来受爱情的欺骗,做爱情的牺牲品的。他的确如此。他不断地钟情,如醉如狂般颠倒,他不断地梦想着幸福,然而立刻幻灭,随后是悲苦的煎熬。

贝多芬最丰满的灵感,就当在这种时而热爱、时而骄傲地反抗的轮回中去探寻根源。直到相当的年龄,他的激昂的性格,才在凄恻的隐忍中趋于平静。

3.1爱情的对象是圭恰迪妮

1801年,贝多芬热情的对象是朱丽埃塔·圭恰迪妮,为她题赠的就是著名的作品第二十七号之二的《月光奏鸣曲》(1802年)。他写信给韦格勒说:“现在我生活比较甜美,和人家来往也较多了些……这变化是一个亲爱的姑娘的魅力促成的。她爱我,我也爱她。这是两年来我初次遇到的幸运的日子。”可是他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首先,这段爱情使他格外感到自己的残疾、境况的艰难,使他无法娶他所爱的人;

其次,圭恰迪妮是风骚的、稚气的、自私的,使贝多芬苦恼。1803年11月,她嫁给加伦贝格伯爵。随后她还利用贝多芬从前的情爱,要他帮助她的丈夫。

经历令人绝望的时刻,贝多芬曾写下遗书。但当圭恰迪尼提出要求时,贝多芬还是立刻答应了。

他在1821年和申德勒会见时在谈话手册上写道:“他是我的敌人,所以我更要尽力帮助他。”但他因之而更瞧不起她。“她到维也纳来找我,痛苦不已,但是我瞧不起她。”这样的热情是摧残心灵的。而像贝多芬那样,心灵因疾病而变得虚弱的时候,狂乱的情绪更有把它完全毁灭的危险。他一生就只是这一次,似乎到了颠蹶的关头。他经历着一个绝望的苦闷时期,只消读他那时写给兄弟卡尔与约翰的遗嘱便可知道,遗嘱上注明“等我死后开拆”。(参见《贝多芬遗嘱》)这是惨痛之极的呼声,也是反抗的呼声。

他在遗嘱里说:“把德行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在1818年5月2日在致韦格勒书中:“假如我不知道一个人在能完成善的行为时就不该结束生命的话,我早已不在人世了,而且是由于我自己的处决。”他对病愈的最后的希望没有了。但后来贝多芬还活了25年。或许,贝多芬的天性注定了他不能遇到磨难就屈服。

3.2婚约的对象是特雷泽·特·布伦瑞克

1796-1799年间,贝多芬在维也纳认识了布伦瑞克一家。朱丽埃塔•圭恰迪妮是特雷泽的表姊妹。贝多芬有一个时期似乎也钟情于特雷泽的姊妹约瑟菲娜——她后来嫁给戴姆伯爵,又再嫁给施塔克尔贝格男爵。

特雷泽·特·布伦瑞克老早就爱上他。从贝多芬卜居维也纳的初期,和她的哥哥弗朗索瓦伯爵为友。当时她还是一个小姑娘,跟着贝多芬学钢琴,此时就爱他了。1806年,他在他们匈牙利的马尔托伐萨家里作客,在那里他们才真正相爱。关于这些幸福的日子的回忆,还保存在特雷泽·特·布伦瑞克的一部分叙述里。

“一个星期日的晚上,用过了晚餐,在月光下,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先是他平放着手指在键盘上来回抚弄。我和弗朗索瓦都知道他这种习惯。他往往是这样开场的。随后他在低音部分奏了几个和弦。接着,慢慢地,他用一种神秘的庄严的神气,奏着赛巴斯蒂安·巴赫的一支歌,‘若愿素心相赠,无妨悄悄相传。两情脉脉,勿为人知。’这首美丽的歌是在巴赫的夫人安娜•玛格达兰娜的手册上的,原题为《乔瓦尼尼之歌》。

“母亲和教士都已就寝,哥哥严肃地凝眸睇视着。我的心被他的歌和目光渗透了,感到生命的丰满。—一明天早上,我们在园中相遇。他对我说,‘我正在写一本歌剧。主要的人物在我心中,在我面前,不论我到什么地方,停留在什么地方,他总和我同在。我从没到过这般崇高的境界。一切都是光明和纯洁。在此以前,我只像童话里的孩子,只管捡取石子,而不看见路上美艳的鲜花……’1806年5月,只获得我最亲爱的哥哥的同意,我和他订了婚。”

这一年贝多芬所写的《第四交响曲》,是一朵精纯的花,蕴藏着他一生比较平静的日子的香味。

那时,赛弗里德和格里尔巴策说他兴致很好,心灵活跃,处世接物彬彬有礼,对可厌的人也肯忍耐,穿着很讲究。而且他巧妙地瞒着大家,甚至令人不觉得他耳聋。他们说他身体很好,除了有些近视之外。

事实上,猛狮在恋爱中,它的利爪藏起来了。但在他的眼睛深处,甚至在《第四交响曲》的幻梦与温柔的情调之下,我们仍能感到那可怕的力,任性的脾气,突发的愤怒。

这种深邃的和平并不持久,但爱情的美好的影响一直持续到1810年。无疑是靠了这个影响贝多芬才获得自主力,使他的天才产生了最完满的果实,例如那古典的悲剧,《第五交响曲》;那夏日的神明的梦,《田园交响曲》(1808年);把歌德的剧本《哀格蒙特》谱成音乐是1809年开始的。

还有他自认为在他奏鸣曲中最有力的,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感悟得来的《热情奏鸣曲》(1807年),该曲他题献给了特雷泽。

申德勒问贝多芬:“你的D小调奏鸣曲和F小调奏鸣曲的内容究竟是什么?”贝多芬答道:“请你读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贝多芬《第十七钢琴奏鸣曲》(D小调,作品第三十一号之二)的别名《暴风雨奏鸣曲》即由此来。

作品第七十八号的富于幻梦与神秘气息的奏鸣曲(1809年),也是献给特雷泽的。写给“不的爱人”的一封没有日期的信,所表现的他的爱情的热烈,也不下于《热情奏鸣曲》。

但最后的结果是婚约毁了。是什么神秘的理由,阻挠着这一对相爱的人的幸福?——也许是没有财产,地位的不同;也许贝多芬对人家要他长时期的等待,要他把这段爱情保守秘密,感到屈辱而表示反抗;也许以他暴烈、多病、愤世嫉俗的性情,无形中使他的爱人受难,而他自己又因之感到绝望。

总之,婚约毁了。然而两人中间似乎没有一个忘却这段爱情。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刻,特雷泽·特·布伦瑞克还爱着贝多芬。她死于1861年。她比贝多芬多活了34年。

1816年,贝多芬抱着特雷泽的肖像,哭着,高声自言自语“你这样的美,这样的伟大,和天使一样!”他自己说:“可怜的贝多芬,此世没有你的幸福。只有在理想的境界里才能找到你的朋友。”

爱情把他遗弃了。1810年,他重又变成孤独;但光荣已经来到,他也显然感到自己的威力。他正当盛年。他完全放纵他的暴烈与粗犷的性情,对于社会,对于习俗,对于旁人的意见,对一切都不顾虑。他还有什么需要畏惧,需要敷衍?爱情,没有了;野心,没有了。所剩下的只有力,力的欢乐,需要应用它,甚至滥用它。

“力,这才是和寻常人不同的人的精神!”他重复不修边幅,举止也愈加放肆。他知道他有权言所欲言,即对世间最大的人物亦然。

后来,贝多芬创作了作品,《第七交响曲》和《第八交响曲》:前者是节奏的大祭乐,后者是诙谑的交响曲,他在这两件作品内也许最是自在,像他自己所说的,最是“尽量”,那种快乐与狂乱的激动,出其不意的对比,使人错愕的夸大的机智,巨人式的爆发,使德国北部流行着一种说数,说《第七交响曲》是一个酒徒的作品。不错,是一个沉醉的人的作品,但也是力和天才的产物。他自己也说:“我是替人类酿制醇醪的酒神,是我给人以精神上至高的狂热。”

4

尾声:自然是贝多芬唯一的知己

隐遁在自己的内心生活里,和其余的人类隔绝,贝多芬只有在自然中觅得些许安慰。特雷泽·布伦瑞克说:“自然是他唯一的知已。”它成为他的托庇所。

1815年年时认识他的查理·纳德,说他从未见过一个人像贝多芬这样热爱花木、云彩、自然……他似乎靠着自然生活。

他爱好动物,非常怜悯它们。贝多芬写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的爱田野……我爱一株树甚于爱一个人⋯⋯”

在维也纳时,每天他沿着城墙绕一个圈子。在乡间,从黎明到黑夜,他独自在外散步,不戴帽子,冒着太阳,冒着风雨。

“全能的上帝!——在森林中我快乐了,——在森林中我快乐了,每株树都传达着你的声音。—一天哪!何等的神奇!——在这些树林里,在这些岗峦上,——一片宁谧,供你役使的宁谧。”他精神的骚乱在自然中获得了一些苏慰。

如此伟大的一个人物,却被金钱的烦虑弄得困惫不堪。1818年他写道:“我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而我还得装作日常生活并不艰窘的神气。”后来贝多芬又因为争来监护权的侄子欠不少债务,更是陷入了悲苦的深渊。

在此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讴歌欢乐。在贫穷的苦难笼罩的日子里,在苦中作乐的日子里,贝多芬迎来了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贝多芬的一生,在他临终时他说是“喜剧的终场”。

贝多芬的葬礼非常隆重,有两万多人自动跟随灵柩出殡,遗体葬于圣麦斯公墓,而他的墓旁则是舒伯特的坟墓。贝多芬终生未婚。   

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先生只在人世间停留了57年,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作品。主要作品有交响乐9部;管弦乐几十首(《爱格蒙特序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其他协奏曲5首;钢琴奏鸣曲32首(热情、月光、悲怆、黎明、暴风雨等最为著名);室内乐80首;歌剧1部《弗德里奥》;另有神剧1部;弥撒曲2首等等。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2918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