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代赛龙舟,别样风貌老上海滩

马上就是端午佳节,我偶然间翻阅到几张描绘老上海滩赛龙舟的珍贵老照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感慨。这些照片出自何人之手已无从考证,但它们所展现的浓厚节日氛围却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繁华的旧上海。

照片中,龙舟竞渡的场面热烈非凡,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一条条色彩斑斓的龙舟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疾驰而过,犹如一条条巨龙在波涛中翻滚跳跃。船上的划桨手们精神抖擞,奋力挥动着船桨,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配合默契,仿佛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岸边观众们则热情高涨,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道道壮观的声浪。可能也是老百姓对时代的呐喊和生活的祈愿吧,我们都是希望和平的人。

这些老照片黑白灰暗,不是现在技术的清晰度,但它们所传递的节日氛围却历久弥新。它们让我感受到了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也让我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我的学知和对因为电视剧情的参考,可能对上海滩这个词永远都是动乱、歌女、码头混混、军阀及姨太太的故事,最早的电视可能是温兆伦的《抢滩大上海》,当然很多人的记忆是周润发和赵雅芝的《大上海》。故事里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好像与文化、习俗这些文艺性与和平性的东西挂钩的不多。但是今天的照片的确颠覆了我的认知,值得我写点什么出来,我一时找不到太多的句子,来形容我的感慨。

四十年代的老上海滩,虽然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独特而动荡的时期,但是她充满了繁荣与困顿、进步与落后并存的复杂景象。真实的老百姓的普通生活和文化气息,呈现出了多元化的风貌。

西式建筑群、上海弄堂、码头等地方作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符号,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居住特色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我查了一下资料,四十年代老上海滩的文化艺术方面,孕育了一批著名的文艺作品和艺术家。吴莺音以其独特的“鼻音歌后”美誉,在上海滩家喻户晓,其歌曲《我有一段情》、《明月千里寄相思》等逾半个世纪被几代人传唱。

此外,上海的戏剧文化也非常繁荣,如《新世界:破笼之宴》这样的沉浸式戏剧庄园,还原了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滩的社会风貌。

四十年代的老上海滩,犹如中国近代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它不仅是时代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记录者,记录着中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在这片繁华与沧桑交织的土地上,既有着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又充满了艰难困苦的磨砺。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人民展现出了无比的坚韧和勇敢,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一段段令人感动的传奇。

老上海滩,高楼大厦与狭窄里弄并存,霓虹灯与煤油灯交相辉,那是人们新旧思想和生活抗争的社会,动乱的社会,觉醒的社会,是承接新社会的一条路。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也充满了艰辛与不易。

在老上海滩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中国人民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足迹。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正是这种精神,让老上海滩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也让它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骄傲。

最后,希望每位朋友珍惜生活的美好与和平,端午节快乐!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018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