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51—100

      越读越看不懂里面的情节设置,原来这就是这本书的叙述结构独特之处。多方查找后,才明白这是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如同拼图般逐渐拼凑出故事的全貌。这种结构挑战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使读者需要在片段之间自行寻找联系。每一个碎片都带有主角的主观色彩,它们可能并不完整或客观,但却反映了人物的心理真实和内心世界。它的结构来自于时间的感受、独特理解,让我耳目一新。看似杂乱无章,其实这样的结构布局才能更深层次地表现出动人的悲剧色彩。

      这种碎片式的叙述增加了我的参与度,我需要积极思考和拼接碎片,方能理清故事脉络。在第一章他在叙事中就写到了全家人的结局,第二章写上中学时,孙光林为了填补亲情的空白,努力想要融入同学们的集体,为此不惜曲意迎合。为了不再被孤立,他做起了“校园红人”苏杭的小跟班。他与那些顽劣的少年一起,在课堂上捣乱,课后偷偷抽烟,用拙劣的把戏作弄班上的女生。苏杭做坏事,他就自告奋勇地在门口望哨;苏杭嘲弄老师,他就在一旁跟着起哄。这些行为虽然让他厌恶不已,可这点厌恶,远不及他对寂寞的恐惧。然而,可悲的是,他千辛万苦维系的友情,却只是别人眼中的笑话。

      苏杭将他视作可以任意欺辱的对象,当着女同学的面,用柳条抽打他。孙光林以为这只是一次玩闹,笑着去躲闪,没想到苏杭却不依不饶,甚至像吆喝牲口一样命令他趴下,用柳条抽向他的脸。那一刻的屈辱,让孙光林彻底明白,一味地迎合,换不来真正的朋友。来自群体的“温暖”,曾让病急乱投医的他,短暂麻痹于其中。他迫切地想获取一份归属感,急不可耐地投入到一个格格不入的圈子。可置身群体之中,并没能填补他内心的空白,反倒让他感到更深的空虚与寂寞。这段虚假的友谊破碎后,孙光林重新回到孤独之中。但这一次,他不再畏惧孤独,而是学会了与自我相处。主动远离人群后,他有了更多时间沉淀自己,也让他找到了真正同频的知心好友——苏宇。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078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