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 赏析摘抄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赏析】
“群山万壑赴荆门”,开篇极有气势,“赴”字将群山的走向和动势渲染出来,仿佛群山万壑的钟灵毓秀都奔赴至“生长明妃”的村中。于是佳人的灵秀、大气、正直也就不言而喻了。
然而如此绝代佳人的命运竟然是“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触目惊心的结局与首联的钟灵毓秀形成强烈对照,令人心疼,同时也造成悬念,不知佳人为何薄命?原来传说汉元帝依画像选宫女,大家争相贿赂画工,昭君不肯,便被丑化。后来汉元帝按图让昭君去匈奴和亲,召见时方知是后宫第一美人。然而成命难收,戎装出发的王昭君只有魂魄才能在月夜归来汉地。
诗歌至此,隐约能够领会杜甫在王昭君这个半历史半传说的女性身上所得到的共鸣了,王昭君天生丽质,却因不随流俗,终至在荒寒的北方沙漠中孤独地虚度一生。试想,如果拥有与王昭君一般的天生美质,然而也像王昭君一样,终身失意、落寞,那一定能体会“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深沉孤独和“分明怨恨曲中论”的不甘。身在胡地的王昭君那疾风骤雨的琵琶声分明诉说着“怨恨”二字,这怨恨是幽怨的,也是壮阔的。杜甫“悲昭以自悲”,将王昭君的一生提升到了悲剧的高度,留给后代文人无限的感慨。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