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真的扶不起嘛

上回说到,诸葛亮时代三大疑案的最后一个,魏延谋反。


月光也给出了结论,魏延绝对没有谋反,只是跟杨仪内讧,最多就是自己的行为有些过激,而当时的情况异常严峻,在杨仪的鼓动下也就只好按谋反来定了。


先是诸葛亮死在了五丈原,后北伐副统帅魏延又谋反了,当时的蜀汉真可谓多事之秋。这时候后主刘禅的表现就至关重要了,他是否真的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呢。


先说结论啊,刘禅没有那么扶不起来,但在战乱年代也确实不是一个很好的开拓之主,最多守成罢了。


这话要从刘备托孤的时候说起。


至于长坂坡赵云7进7出,然后刘备摔了阿斗一下。这个嘛,不在讨论范围之列,总不能真是摔傻了吧。


更何况这个事有没有还很难说。


刘备托孤时,让刘禅就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诸葛亮,只有这样蜀汉才能继续的发展下去。此时的刘禅只有17岁。


对于那样一个20岁成年的时代,刘禅当皇帝的时候还算未成年呢。


既然是未成年,那心性上面就有些孩子气,而这个时候又同时拥有一个君主的身份,身边还有一个什么事情都要帮他做主的诸葛亮,刘禅的生活可想而知。


我想这个时候的刘禅是不爽的。


当然这也正常,如果是我,我也会不爽。刘备可能也是知道自己儿子的情况,才会有如此的安排,大事小情的都让诸葛亮决断。


刘禅大概也知道,相父是对自己好,对蜀国好,才这样子管自己,又要读书,又要学习治国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

像诸葛亮的《出师表》,就是3句话不离先帝。这就像是布朗尼现在在准备NBA选秀,大家说布朗尼的时候,总是詹姆斯怎么样怎么样,一个道理。

做儿子的,最烦有人在身边总提自己的父亲,尤其是自己的父亲还是那么的厉害,更加加剧了刘禅的不爽。

那这压迫久了,心里的不满总会爆发出来。


爆发的节点就是诸葛亮死之后。



按理来说诸葛亮死了,他这作为你蜀汉政权的头号功臣,你给建个庙啊,让人有个供奉的地方不过分吧。


好家伙,刘禅就不立。


这也导致,孔明刚刚去世那段时间,蜀汉的百姓自发地在街道上祭拜,搞得成都的交通和经济一度有些混乱。


最后好不容易在一些不怎么出名的人物(向充、习隆)的建议下,刘禅才答应给诸葛亮修庙,修庙的地方还不在成都,在诸葛亮墓前,大概在定军山。


好家伙,这大老远的。


我想这恐怕也是刘禅的小心思,“建庙我同意了,但是地方远点,你们想祭拜啊,去那里吧,反正是距离不近”。


不得不说这个事办的不够大度,也没有格局。


同样也侧面反映出了,刘禅做一个君主还是不够合格。你可以委屈,可以不爽,甚至可以骂诸葛亮。


这说归说,骂归骂,做还是要做的嘛。但这死后建庙受人祭拜都不搞,难免是有些孩子气了。


当然刘禅也有还不错的一面,比如诸葛亮死后的丞相的人选,诸葛亮的建议是蒋琬。


而刘禅也确实让蒋婉接替诸葛亮“总统国事”,只是不再任命丞相,以保证自己手中的权力。

后又提拔费祎,与蒋琬相互制衡。直到蒋琬去世,刘禅干脆就自己处理国事了。


以上足以说明,刘禅没有大家印象中那样愚蠢和笨拙。

至于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确实也是有说法的。


  1. 亲小人,比如黄皓。

  2. 不战而降,亡国之君

  3. 乐不思蜀。

当然这以上3点的说法,也不是完全不能商量。

就说小人,这历朝历代的皇帝身边哪个没有啊,比如法正和张松献西川,这两位难道不是小人嘛。


更何况,有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等人,尽心辅佐刘禅,可见刘禅的政府,也并非是完全亲信小人的。

不战而降和乐不思蜀呢,也是有商量余地的。

说白了,刘禅是想活着的,是想保命的。人想活着总是没错的,只是有点窝囊,也没有骨气。

当然如此活着也是挺不容易的。

这样的选择其实也不能算错,就是面上不好看,被后世骂罢了。

这也可见刘禅也并非是愚蠢和弱智,只是相比较他的父辈,还有司马懿、诸葛亮,显得比较平庸。只能选择这样的方式活命。

而作为读者的我们,是希望能读到英雄的故事,而不是不战而降的笑话,自然对于刘禅这么一个平庸的后主没什么好印象了。

说完了刘禅,蜀国的故事也快接近尾声了。

还有最后一个要说,那就是蜀国为什么是最先亡国的。

亡国的原因真的只是因为刘禅的平庸嘛?

我们明天再聊。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085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