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抄||生活即教育,家庭即学校

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曾说:

“在所有的优秀孩子身上,几乎都有他们父母的烙印;在所有的问题儿童身上,也都可以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链的基础,当一个孩子的成长出现了偏差,教养出现了问题,父母自然难辞其咎。

1.

只有驯服教育,没有个性教育

《中国青年报》曾对2000位青少年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发现:48.4%的孩子都患有“配角综合症”。

大部分受访者坦言,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当个乖孩子”,而他们也如父母所愿,变得越来越顺从。

但他们长大后也逐渐失去了棱角和个性,缺乏自信,丧失了质疑与想象的能力。

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跟踪观察了100名敢于质疑权威的儿童与100名乖巧听话的儿童。

最终发现:

前者长大后84%的人意志坚强,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策的能力;而后者中的大多数都变得唯唯诺诺,害怕承担责任。

纪录片《零零后》的导演张同道说:

“这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是教育的起点。”

一个个性被磨平的孩子,注定越活越平庸。

因为棱角,往往才J是一个人的光芒所在。

2.

只有人才教育,没有人格教育

教育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曾不止一次强调:孩子的性格培养,比智力教育更重要。

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人人成才,而是人人成人。

正如易中天教授说的:

“我的口号就是,望子成人。什么人?真正的人。

有标准吗?有,八个字:第一真实,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乐。”

3.

只有应试教育,没有素质教育

今年高考期间,有一则评论:

“现在的超级学霸,再也不是刻板的书呆子,而是阳光、自信、开朗、勇气、有梦想、敢于挑战、拒绝平庸、尽情挥洒青春的色彩的全能型人才……”

的确,现在的学霸们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个个身怀才艺。

这些学霸的父母往往都有着相似的教育理念:

比起应试能力,他们更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拥有自学能力、兴趣爱好和一颗强大的内心。

所以,诗词才女武亦姝的父母会从小培养女儿读书的习惯,和女儿一起从《人间词话》看到《聊斋志异》再到《红楼梦》;

山东711分学霸孟令昊的父母不会逼他上辅导班,而是全力支持儿子拉大提琴的爱好。

就像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唐江澎说的:

“学生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人生下半场,拉开孩子与孩子之间差距的,不是智商,不是分数,而是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塑造,心态的养成……

这些综合素质,才是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4.

只有精英教育,没有精神教育

孩子不是一个学习机器,父母对孩子的意义也不仅仅是督促孩子成为精英。

比起教孩子努力去赢,孩子更需要的,其实是有人告诉他们该如何拥抱失败。

毕竟,人生路上,晴空有时,风雨有时。

真正的强大,不是未曾经历过风雨的摧残,而是哪怕风再疾、雨再大,也能扛住、顶住。

把曾经受过的伤,变成自己独有的勋章。

5.

只有短视教育,没有竞争教育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我们真正应该“鸡”的不是孩子的背诵能力、做题能力,而是那些人工智能所稀缺的能力。

比如更高的情商、强大的内心、文学艺术修养、情感和关系处理能力等等。

教育不是为了暂时的领先,而是一场有远见的投资

持续学习,为孩子赋能,他们才能在巨变中找到拥抱未来的机会。

6.

只有成功教育,没有成人教育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

“不要以为拿什么大学文凭,有个博士学位就厉害了,这不算成功。你要晓得,教育的目的是成功做一个人。”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跟孩子强调成功的重要性。

但事实上,一个孩子如果不会做人,哪怕能力再强,也会遭人厌弃。

从长长的一生来看,人品才是一个最具决定性的素质。

成绩再突出,品行不端也无法被委以重任;能力再出众,不会做人也走不长远。

如果不想呕心沥血一辈子,养出一个无法适应社会的废物,就一定要尽早告诉孩子:

人这一生,才华很重要,但利他思维、踏实做人更重要。

7.

只有功利教育,没有情感教育

北大教授钱理群曾说:

在中国的大学里,包括最好的北大、清华,有一群20几岁就已经“老奸巨猾”的学生。

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将这群人称为“精致的利已主义者。”

而这样的孩子,往往就是功利教育的产物。

正如作家毕淑敏说的: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教孩子表达爱、付出爱,是比让孩子争第一、上名校更重要的事。

8.

只有分数教育,没有生活教育

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可以轻易把一个孩子养废吗?

那就是让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什么都不让他做,保姆式地为他包办一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父母:

“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这种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欢乐。”

生活即教育,家庭即学校。

说一万遍大道理,都不如让孩子在挥洒汗水的过程中明白责任的意义,懂得独立的价值。

9.

只有道德教育,没有规则教育

人生没有如果,但悲剧需要反思。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总是习惯性地向孩子灌输舍己为人、无私牺牲的观念,一味要求孩子善良、勇敢。

却鲜有人告诉孩子,那些关于生命的规则:当弱小的你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不那么“善良”,先尽全力保证自己的安全,再向身边的大人呼救,或报警;

面对坏人时,你可以不完全“诚实”,你可以选择撒谎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培养孩子的道德感固然很重要,但关于生命安全的规则也要及时灌输。

如果你愿意坚持在简书深耕写作,并且想让自己的文字产生更高收益,可以点击蓝色链接开通会员,即可加入

平原雪简书会员

注:本活动只限首次开通会员!长期有效!

不会操作的友友可以简信我/留言,我帮你开通!!!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155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