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22读《华杉讲透论语》学习笔记

即便是孔子也会承诺,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可有所见成。但无论在鲁国还是在卫国,都没有成功。原因就两条:第一、他不愿意代表统治者的利益去治理。往往得到的都是反对的声音。

第二、他也不愿意为大家树立一个“神”。没有更多的人去拥护。所以孔子就不具备政治家的潜质。成本一代的学术大师。

杰出政治家的八条素质标准

原文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华杉详解

“期月”,是一周年。孔子说,如果有人给我机会,让我治理国家,只需一年,就可初见成效,三年一定会有大成就。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据《史记》记载,这话是孔子在卫国说的,孔子第一次在卫国,卫灵公只是把他当门面人物,并不真正用他。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离开了。过了几年又回来,还是希望能在卫国施展抱负,卫灵公也很高兴,但是卫灵公老了,没有心气儿干事业了。《史记》说:“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孔子行。”孔子只能又离开了。

一年见效,三年有成,什么标准呢?张居正说:“一年则弊政革除,良政复兴,纪纲法度渐次就理,皆有可观者矣。若至于三年之久,则教化行而风俗美,礼制齐备而音乐和,民生富足,民德一新,治功有成。”

这个标准很高啊!第一条,弊政革除,就做不到!因为弊政的背后,是利益集团,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孔子不是没有得到过执政机会,他在鲁国被委任为大司寇,他一上任就励精图治,非常激进地革除弊政,但很快就因触动利益集团而被排挤走了。所以孔子希望的,在“苟有用我者”——国君绝对支持下的改革施政环境,是不存在的。况且孔子和商鞅不同,商鞅是一切服务于国君,孔子呢,他给国君也定了道德行为准则,限制国君。

孔子啊,他不是一个政治家,他的理想社会,基于所有人的美好心灵,这是宗教的工作,但是孔子又不愿意给大家树立一个神。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没见过神,他就“子不语怪力乱神”,他也就没有神的加持了。摩西上了西奈山,见到了上帝,上帝给了他十诫,所以他说的话都是代表上帝的。佛家也讲“方便法门”,哪个门方便,就从哪里领人进门。孔子却也不要方便法门,他只是修身。孔子既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宗教先知,他就成了独一无二的至圣先师。但他又不甘于只做老师,还是想搞政治实践。

孔子其实没有政治家的能力,像商鞅那样的人,真是有一套政治家的能力,他以一套超乎想象的、颠覆式创新的、魔鬼般的治国逻辑,把秦国所有人变成君主的农业生产机器和战争机器,最终统一了天下。不过商鞅没能让自己善终。那杀人的,也被人杀,他就被杀了。

张居正也有政治家的能力,他是儒家,却能和太监结盟,他在执政期内,成了大明国的“实际控制人”,他的改革也颇有成效。但他生前极尽尊荣,死后却遭到清算。

孔子确实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始祖,但是,他确实没有政治家的性格和能力。三年有成,操之过急,如果第一次在鲁国执政,不要指望“期月而已可,三年有成”,而是慢一些,多观察,将目标定为十年有成,结果或许有所不同。鲁国的试验失败了,终其一生,孔子颠沛流离,非常急切,希望抓住任何一个施展机会,但各国大小君主领主,最终对他都敬而远之,孔子也就只能以精神遗产,传诸后世了。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287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