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三曹与建安文学(一)
一、建安文学
1、含义。
年号(196年-220年):汉献帝刘协于公元196年改兴平为建安元年始,至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操是东汉末年时期的人,而不是三国时期的人)
文学史把建安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阶段,并命名为建安文学。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事物如果被当成独立的个体,那么它定有独特的东西存在,或者说它跟前面的不一样。就是因为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了新面貌,所以我们才称之为建安文学。
这个团体所呈现出来的文学面貌比较新,尤其是诗歌方面打破了两汉辞赋独盛和文人诗比较沉寂的局面。这一时期,文人诗大量出现,曹氏三父子、“建安七子”蔡琰等人的创作形成了一个文人诗创作的高潮。所以说,它跟前面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一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就是以曹魏集团为中心的文学。蜀汉和东吴集团的文学成就并不高,诗歌方面更加如此。那么,为什么建安文学蓬勃发展,是什么原因导致单单是曹魏集团的文学成就这么高?
2、蓬勃发展的原因。
一是经历了汉末战乱,文人卷入战争,被推到社会底层。
大家对当时社会民众的人间疾苦都感同身受,都深有体会,有切肤之痛。有了这些社会经验,再去搞文学创作,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就很扎实。这样一种广泛的思维经验,就使得文人的创作扩大了视野,展现了当时的民情。这个时期的诗歌,就有很强的社会内容和一种真情实感存在。
二是社会大动荡时代,往往也是思想大解放的时代。
比如先秦时期,春秋战国也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大争之势就带来了思想的大解放。这个时期也是如此。尤其是东汉末期实行的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削弱,道家还有一些形名法术等各种思潮抬头。文人日益地追求独立的人格,更加宣扬自己的人生价值,去追求人生信仰行为准则等方面。在这种背景之下,建安文学的作家就对文学有了一个新的体验、新的认识,形成了一个文学自觉的时代。
因此,这个时期的作品在写作题材方面就有很多内容,不仅有写伤时表达对战乱同情的,还有写建功立业的,写雄心壮志的,写怀古伤别的,写游览咏物的,等等。可以说出现了日常生活的普遍诗化,达到了一个境界。
三是对诗经、离骚、乐府诗传统的继承。
如,曹操写的诗主要是五言诗和四言诗,尤其他的四言诗已经把诗经的四言诗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他还带头学习汉乐府民歌,非常接地气。曹魏集团的文人们都普遍是这样的一种风格。
四是曹氏父子的倡导和带头创作。
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说统治者不提倡,那么文学创作可能就会沉寂。就如西汉早期的刘邦以及文帝景帝,他们本身不喜欢诗词歌赋,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品就不多见。直到汉武帝的时候,由于他比较喜欢文学作品,于是出现了很重要的辞赋大家。所以,这跟统治者的倡导和带头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就如曹氏父子,他们既是政治上的诠释者,又是文学上的爱好者,经常举行一些清谈交流竞争来奖励文学、招揽文社,很多文人都投靠到他们的集团下。比如“建安七子”杨修、蔡琰等都被招到了当时的都城邺下,所以称之为邺下文人集团。
3、建安文学的内容。
一是反应了当时社会的离乱和人民的疾苦。
如曹操的《薤露行》《蒿里行》,曹植的《送应氏》,王粲的《七哀诗》、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蔡琰的《悲愤诗》等,都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如董卓之乱,等等。
二是表达诗人建功立业的要求和统一天下的雄伟抱负。
当时国家尚未统一,这些诗人都有一颗建功立业的心,还有统一天下的抱负。如曹操的《短歌行》《步出厦门行》,曹植的《白马篇》等,都体现了这种愿望。
从艺术方面来看,建安时期的诗歌吸取了诗经离骚乐府和汉赋的一些传统,又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加上当时大家都心怀抱负,所以这个时期的作品意境宏大,写作风格明朗,但又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给人以阳刚之感,很有力量,又有一些悲剧色彩。这就是“建安风骨”。
风骨,按照我们现在来说,可以理解成风格。但在古代,它又不仅仅是风格这么简单,还涉及到一些情怀在里面。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诗人有积极干预生活的特点存在,他们不仅仅是风花雪月地写,而是更多地参与到政策和建功立业上面。这样的风格就有一种骨气在里面,有一种力量感。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