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难忘的宣讲活动

昨天,有幸应邀去听了一场宣讲活动。是浙江省文联在我市开展的,主题为“艺心向党,崇德尚艺----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谨以这个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活动邀请了三位宣讲人,分别是摄影记者王芯克,发绣大师孟永国,和魔术师董亮。

听完后感触颇多,获益匪浅。

王芯克老师是一名记者,也是一名摄影人。他从95年开始,因为见到每年汹涌的钱塘江潮,既有壮观引人震撼的一面,但同时带来的,也是无数观潮人因为过分追逐美景,而忽略了身边的危险,以至于酿成的惨剧。

为此,他决定通过镜头来给予真实的记录,以此警示群众们提高警惕,爱惜生命。

本着最大限度的呈现震撼与真实的原则,多年来,王老师追逐着潮水,争分夺秒地抢拍镜头。他本人,不知被潮水打翻了多少次,仅仅相机,就报废了五六台。

既要拍到最完美的画面,又要保证自身的安全,这其中的难度,非我们所能想象。一帧令人惊叹的画面,或许是反复测算,长时间蹲点才能获得的。有时候,汹涌的大潮距他不过是三五秒的时间,是否很惊心动魄呢?

为了获得最真的艺术效果,艺术家甚至不惜以命相搏,这种劲头,真让人感动。

除了长期追逐潮水,王老师还有同样长情的事,那就是记录运河、铁路道口数十年的变迁。作为一名杭州人,留住乡愁,也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感。

他说,摄影最忌讳盲目跟风,找准自己的立足点是关键。不由得想到,这跟写作是一样的道理。选题很重要,不人云亦云,才能给人以过目难忘的效果。

像他,真实的用镜头记录运河多年来水质的改善,角度就很新颖。还有,作品的年代感,也能引人共鸣。当年的人和物,与今天的加以比较,满满的都是回忆与感慨。而一些历史性的时刻,比如高铁通车了,与江上的船只交相辉映,也是很感动人的画面。

发绣大师孟永国,他的故事也非常励志。

刺绣,是基本上被女性所垄断的职业。所以,当初孟老师在大学里选择了这一专业时,面对别人的非议,也不是没有过犹豫。但源于内心的一种热爱,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坚守。

有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保持自己的初心,才不至于在喧嚣的尘世中迷失。

一根小小的绣花针,配以一些头发,在孟老师的绣布下,就是一个精彩的世界。蒙娜丽莎、爱因斯坦等人物,是惟妙惟肖。

从艺以来,他不是简单的固守,而是不断创新。从头发的颜色,到针法的增加与变化,还有给作品增添底色等等,一系列的变革,让作品更加丰富多彩,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出去采风,也会让他获得更多的创作题材。他关于家乡温州泰顺廊桥的作品,就是通过采风之后获得的灵感。与廊桥的近距离接触,他被古人的匠心精神深深打动,心中油然而生一份自豪感,于是将心中的这份特殊的情愫,通过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

泰顺廊桥(图片来自网络)

他谦虚地说,自己只是个手艺人,将手艺传承和发扬下去,便是他最大的心愿。

至于董亮,可以说是整场活动的轻松一刻,因为他在现场表演的两次小魔术,直接让全场的气氛活跃了起来。

六个各自独立的金属环,在他的手中挥洒自如。一会儿变成了奥运五环,一会儿又两两交叉,变化无穷。明知道这里面藏有机关,却不知道奥秘究竟在哪里。

还有那个绳子,分明已被剪成了两截,怎么打个结、吹口气,就完好如初了呢?实在想不通。

而董亮老师所说的:魔术,也要get到观众的共情点,才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让氛围嗨起来。此话让人深思。

他打了个比方,自己曾经把为英国王室表演的节目----一个用魔术串联起来的情景剧,原封不动地翻译过来,给国内的观众表演。或许是由于文化的差异,这曾经在国外轰动一时的表演,并不能打动国内观众的心。后来,经过他不断的改动,并融合了诸多的中国元素,才获得了国内观众的认可。

也正是因为深谙观众的需求,让董亮的短视频,迅速斩获了无数的粉丝与点赞。

想来,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篇好的文章,还需要有懂它的人,才能碰撞出火花,收获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幸福感。所以,写作的定位也很重要。

通过他们的演讲,发现他们有这样一个共性,那就是不要有功利心,耐得住寂寞,方能成就好的作品。艺术创作如此,写作也是同样,当你全身心的沉浸于你的创作中时,也就是内心最安宁的时刻。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392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