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一)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老师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上一次阅读其中片段,大概还是在念书的时候,作为课文来读的。时隔多年,因为一位令我尊敬的先生的推荐,我再一次开始阅读此书,也确实收获颇丰。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史铁生老师给我的印象完全是标签化的——作家、残疾。读过这本书之后,他的形象变得生动而具体起来。他仿佛成了一个我所熟悉的朋友,我了解他的想法,我知道他的经历。

我选的版本,是一个以此命名的散文集加诗集,而《我与地坛》,就是这本集子的第一篇。

阅读史老师的作品是一种享受,那优美而生动的词句,深深地吸引着我。随便翻翻,令人惊艳的句子就随处可见。比如“在满院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 “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杨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 “太阳也不疲惫,把大树的影子缩小成一团,把疏忽大意的蚯蚓晒干在小路上。” 等等。 每每读起,都对史老师的遣词造句感到敬佩不已。

翻开这第一篇散文,也就是《我与地坛》,我就开始慢慢地和史老师的思想以及经历靠近了。

文章的第一节,史老师先向我们展示了地坛的面貌: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当时的地坛荒废已久,人迹罕至,好像在喧嚣的城市里的宁静之所。

而史老师与地坛的缘分,仿佛是命中注定,其的家一直都在地坛附近,而且每次搬家,都是越搬越近。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是不是有一种宿命般的缘分?

于是,史老师在某个下午,摇着轮椅来到这地坛后,就再没有长久地离开过它。

在这样的环境下,似乎很适合思考人生。这对于一个在风华正茂的年纪,突遭变故,找不到出路的年轻人来说,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史老师就在这里思考很多问题,很多偏向哲学的问题,比如关于人生和死亡。他就这样想啊想,终于让他悟道了:

“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这有点儿像一种向死而生的态度,一种悲观的乐观主义。不过,史老师接着说:

“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儿?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史老师对待人生真的是心灰意冷,他感到当下的人生相当难熬,我想大概他也一度想着去死吧。但通过在地坛里的思考,他想通,既然死亡必然到来,反而不急着去死了。至少对当时的史老师来说,他并不惧怕死亡,甚至有些期待。死亡对他当时的人生来说,是一种解脱。不过,既然一定会死,那就不必着急去死。这让他打消了马上结束生命的念头。

于是,史老师开始思考,接下来的人生要怎么活,但这不是很快就能想清楚的事情: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于是,在接下来的十五年中,史老师仍然经常来到地坛,去思考,去观察。

“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他几乎走过地坛的每一处,观察过地坛每一种景致。他感受到在破败园子里蕴藏的勃勃生机,他怀恋院子里的味道。

“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第一节中,史老师将他与地坛的情感展示给了我们,地坛让史老师找到了一份喧嚣中的宁静,仿佛是命中注定,他就是要到这个园子里来思考人生的,而且他也想清楚了对待死亡的态度,并通过观察,不断思考人生。

接下来,在文章的第二节,史老师表达了对母亲满满的思念之情。

他回忆自己在身体残疾的头几年,脾气非常不好,成天往地坛跑,却从来不曾考虑过母亲的感受。后来长到一定年纪,才终于理解了母亲当时所承受的痛苦。

“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

当年来不及想,现在才终于明白,对于母亲来说,她的不幸是加倍的。

“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呵,我想我一定使母亲做过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

史老师回忆起和一个作家的谈话,谈到写作的动机时,对方说“是为了让母亲感到骄傲。” 这让史老师百感交集,想起自己当初写文章的动机中,也不能不说有很大的比例是这个原因。可惜,在他的文章获奖的时候,母亲已经不在了。

母亲的去世,对史老师也是一种打击。他之后再去地坛的时候,总会想到,母亲已经不在了的这个事实。

“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儿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是的,就在残疾的最初那几年,如果史老师在地坛呆得时间太久了,母亲就会去地坛找他。

“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

但当时的史老师,有着一种很别扭的心里: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

真的是这样吗?我倒不觉得这仅局限于男孩子。大概是不想将自己的柔弱展示给母亲,大概是因为自己实在太痛苦,就希望去伤害那个确定会被自己伤害到的人,借此来分担自己的痛苦。总之,算是一种人性的残忍。但,你终究会为此感到后悔,就像史老师说的:

“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了,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史老师已经知道母亲当年是理解他的,但为了这份理解,从而忍受了莫大的痛苦。继而,在母亲溘然长逝的时候,史老师从“母亲太苦了,上帝召她回去”中,获得一丝安慰和解脱。

他太怀念母亲。

“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整整一段,饱含着对母亲的思念,在母亲去世后,他才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感慨母亲那艰难的命运,也为自己曾经的不懂事而悔恨,更为自己在好不容易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可以让母亲骄傲时,母亲却已不在而感伤。史老师在园子里,想到自己的每处车辙印,可能都有母亲的脚印。每每到园子,就怀念那默默忍受,并无私地爱着他的母亲。

这一段也是整篇文章最感人的部分,读到这段的自己,差点在地铁里泪崩,以至于好长一段时间搁置了这本书。想想我们自己的母亲,哪一位不是全心全意爱着我们,而甘愿自己承受痛苦呢?要理解母亲的唠叨,要在来得及的时候尽己所能为母亲做点儿什么,不要留下遗憾。

第三节,史老师用了丰富的比喻来描写四季,都是极其优美的句子,也表达了史老师对于时间、园子、梦境、情绪的印象。

史老师对园子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以至于他说: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文章的第四节,史老师以怀念的心情讲述了曾经在园子里遇见的人们。

有一对老夫妻,经常在固定时间来园子散步,而且这十五年来,也就只有这对夫妻还和他一样,一直出现在园子里,有段时间,女方没有来,史老师甚至在为她担心,还好后来她又回来了。

还有一位爱唱歌的小伙子,有段时间,每天早上来唱歌练嗓。史老师和他都有想要认识对方的冲动,但是终究错过了时机。后来有一天,两个人终于互相道了你好和再见,但至此之后,这个小伙子便再也没有到这个园子来。史老师猜测他那天大概是特意来和他告别的,也猜测大概他已经考上理想的院校了吧。这也算是一种对这个小伙子的美好祝福与期待。

还有一个爱喝酒的老头,是一个真正的饮者,史老师生动地描述了他喝酒的样子,并称这是独一无二的。

一个捕鸟的汉子,一直想要捕一种罕见的鸟,于是在园子里等了好多年。

还有一位穿过园子回家的女工程师,因为其的朴素与优雅,史老师对她印象深刻,甚至不忍她陷入婚姻与厨房的油烟中。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史老师的一位朋友的故事。那是一位遭受过那段时期迫害的跑者。还能说什么呢?连现在我都无法好好地将那几个字直述出来。在当时,他在这个方面遭遇了迫害,平反自然也相当困难。由于这个遭遇,他在生活中一直受到歧视,非常不自由。因为他非常擅长长跑,于是他想通过跑步寻求解放。那段时间,经常是史老师陪着他在园子里练习长跑。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

“他盼望以他的长跑成绩来获得政治上真正的解放,他以为记者的镜头和文字可以帮他做到这一点。第一年他在春节环城赛上跑了第十五名,他看见前十名的照片都挂在了长安街的新闻橱窗里,于是有了信心。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可是新闻橱窗里只挂了前三名的照片,他没灰心。第三年他跑了第七名,橱窗里挂前六名的照片,他有点儿怨自己。第四年他跑了第三名,橱窗里却只挂了第一名的照片。第五年他跑了第一名——他几乎绝望了,橱窗里只有一幅环城赛群众场面的照片。”

这就是他的真实遭遇,我是相信并深有感触,无奈又无力。

“那些年我们俩常一起在这园子里待到天黑,开怀痛骂,骂完沉默着回家,分手时再互相叮嘱: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

现实的遭遇,是会逼到人想去死的程度,还好有相互的鼓励,可以再活一活。

再后来,他年纪大了,也就不再跑了,在最后一次以38岁高龄参加比赛,获得第一并打破纪录后。

“有一位专业队的教练对他说:“我要是十年前发现你就好了。”他苦笑一下什么也没说,只在傍晚又来这园中找到我,把这事平静地向我叙说一遍。”

其实如此看来,此时他应该已经确实解放了,但这个解放并非他独自争取的,而是时代赋予的,一个人是很难对抗时代赋予的命运的。要不怎么说,历史的一粒灰,却是一个人的一座大山呢?

然而,虽然终于熬过了那个时代,赢得了解放,但青春不会回头,对于一个人短短几十年的人生,短短十几年的青春,也是再也不能重头来过了。

他面对别人的感叹苦笑了一下,并平静地叙述给史老师听,其实表明,他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是的,只是妥协和接受了,并不是认可这件事是公平的。

真是人生百态,通过这一段的描写,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品尽人世悲欢。

在第五节,史老师整篇讲了一对兄妹的故事。可见这对兄妹对史老师的冲击之大,他引起了史老师很多的思考

十五年前,史老师就见过这对来到地坛玩耍的兄妹,哥哥来捉虫子,妹妹在捡灯笼花。史老师对这个三岁的小妹妹印象深刻,因为她很可爱很漂亮。不过,过了几年,这对兄妹就不再来园子,史老师也并没有当一回事,毕竟园子里人来人往,这很平常。大概他们都去念书了,生活变得忙碌,也就不来这里玩了吧。

然而,十五年之后,当史老师又见到这对兄妹时,他才知道,这个妹妹居然是个弱智。这件事对他的冲击相当大,他把他知道这件事的那天形容为“晴朗而令人心碎的上午”。

可以理解史老师当时既震惊又惋惜的心情,这大概就是一种破碎美吧。

“我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世上的事常常使上帝的居心变得可疑。”

史老师不禁对世界发出感叹。他先从苦难出发,表达了对世间有如此多的苦难而实在是不堪说。但,画风一转,他又认为,如果世界是完全一样的,那样的世界就犹如一潭死水,失去了活力。正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苦难,才将另一面,衬托得更美。

“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也没有肥力的沙漠。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世界上一定要有苦难,那又由谁来承受这些苦难,而由谁去享受幸福呢?这就只能交给命运了。

“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由谁去体现着世间的幸福、骄傲和欢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确实,人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自身的条件怎样,这些都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好像一个随机事件,这就是你命运的起点,你必须带着他们前行,也没办法埋怨任何人。如果真有上帝在分配每个人的命运,他也绝不是故意针对你,只是有人必须接受苦难,所以他只是随机的去将命运赋予每一个人,这对个体来说,当然是不公平的,但如果真有上帝,那对于他来说,却是相当公平的方式。

但,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也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命运确实就是这样,休论公道。

史老师继续发问:“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

他没有找到答案,而是提出了疑问,“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

我认为,人的出生自然是没办法选择的。救赎之路,大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因为每个人的起点就是不公平的,有人贫穷,有人富有,有人身患残疾,有人健康有力……这不得不让我想到罗尔斯提出的无知之幕,当我们站在这幕后,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是怎样的时候,自然会去希望,当自己被随机到不幸的命运时,能够得到社会的帮助,得到相对的公平。因此,为了尽力做到公平或者说平等,这个社会应该尽量对弱者施以救助。比如减免穷人的赋税,为其提供补助。比如为身患残疾的人提供各种各样的社会福利和帮助等等。既然人的命运是不公平的,这个社会就需要去尽力平衡。另一方面,则是从个人的角度,即个人的智慧和悟性。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悟性,但我们仍然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稍微改变一些自己的境况,让自己变得好过一些。

当然,如果确实因为自身实在无法得到智慧,比如像文中的小女孩,她没办法改变命运,就只有期望社会和家人能够给予她更多的帮助。

史老师在这一节的最后感叹: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趁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按照老师的思路,不难理解。因为有人承受了丑女、愚氓这样的苦难,才衬托出了美人、智者这样的光辉。所以,他们的光实际上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

接下来,史老师在第六节详述了自己在地坛里的思考,关于死亡,关于活着,关于写作。

“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吗要写作。”

死亡这件事,史老师很早就已经考虑清楚:

“你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便决定活下去试试?是的,至少这是很关键的因素。”

而关于活着,史老师这样思考

“为什么要活下去试试呢?好像仅仅是因为不甘心,机会难得,不试白不试,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试一试不会额外再有什么损失。说不定倒有额外的好处呢是不是?我说过,这一来我轻松多了,自由多了。”

因为要活着,史老师也就顺理成章地接触到了写作,并且取得了些成绩。那么为什么要写作呢?史老师最开始写作的原因是这样的:

“为什么要写作呢?“作家”是两个被人看重的字,这谁都知道。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儿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

史老师终于在写作上找到了一条出路,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兴奋不已。但同时也开始焦虑起来,一方面源于对自身的不自信:

“你担心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文思枯竭,那样你就又完了。凭什么我总能写出小说来呢?凭什么那些适合做小说的生活素材就总能送到一个截瘫者跟前来呢?人家满世界跑都有枯竭的危险,而我坐在这园子里凭什么可以一篇接一篇地写呢?”

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仿佛被写作所绑架,好像自己必须不停地写,如果不写就没办法活下去。

大概此时,写作是史老师生命中太过重要的事情。因为重视,才会产生这许多的担心,才会患得患失。

“我为写作而活下来,要是写作到底不是我应该干的事,我想我再活下去是不是太冒傻气了?”

为写作而活,如果不写了,为何不去死?说到底,还是想活着,这又引出为什么而活的思考

“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可我不怕死,有时候我真的不怕死。有时候,——说对了。不怕死和想去死是两回事,有时候不怕死的人是有的,一生下来就不怕死的人是没有的。我有时候倒是怕活。可是怕活不等于不想活呀?可我为什么还想活呢?因为你还想得到点儿什么,你觉得你还是可以得到点儿什么的,比如说爱情,比如说价值感之类,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

人类真正的名字叫欲望,欲望驱动人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和成为想成为的人。

于是,史老师想明白了。

“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

“只是因为我活着,我才不得不写作。或者说只是因为你还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写作。”

在想通那一刻,史老师也终于从写作的恐慌中逃了出来,不写作也不必去死,因为写作是为了活着,活着才是关键,即使不写作,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继续活着。

但还是要继续写,因为活着就要给自己找点儿事情做,找一个坚持活下去的理由。

史老师最后总结说,因为人一定是有欲望的,有欲望就不会真正的自由,但如果消灭了欲望,那也就等于消灭了人性,那也就真的可以去死了。

所以人活着,就是会因为欲望去做些事情。人性使然,无法挣脱。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了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

这一段大概就是在解释与欲望的距离。演员只有对演绎有欲望,全情投入,才能演出精彩的戏剧,但他又会因为太投入,而被这演绎的欲望所绑架,无法自拔。一个观众,必须保持与戏剧的距离,才不至于被戏剧绑架,如果太过投入,反而会让自己陷落。

“我在这园子里坐着,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

这何尝又不是人类的罪孽和福祉呢?

文章来到最后一节,史老师觉得,他该说的想说的,都已经表达得差不多了,还有一些想法和回忆是无法用语言说明的,只适合收藏。

史老师再一次谈到了生死。人生总要退场,不管你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史老师拿了三类人做了比喻:

“那时您可以想象一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象是一个老人,无可置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还可以想象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他觉得自己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呢?史老师用非常优美的语言将它表述出来:

“我同时是他们三个。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闹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

但是,从这种落寞的情绪里,史老师忽然笔锋一转,又写起了朝气蓬勃的太阳。太阳会落下,但是也会从东方爬起来。虽然像我这样的人要退场了,但必然会有一个朝气蓬勃的小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人类传承,声生不息。

不管这个人还是不是曾经的那个人,但只要有他们的存在,这个世界就充满生气。

纵观全篇,史老师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地坛,表达了他与地坛深厚的感情,又从地坛引出了许多鲜活的,与地坛有关的人。更重要的是,史老师通过地坛表达了他对写作、对生死、对世界的看法。我们也从史老师的文字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史老师的思想,由此所感,去应对自己的人生。向死而生,为了活着,以及怀抱着怎样的感情去面对这个世界。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413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