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谱转录组测序、TMT定量蛋白质组学揭示无柄灵芝培养物产生灵芝酸的机制
三萜类化合物已显示出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通常,三萜是通过甲羟戊酸途径合成的,并从天然植物和真菌中提取。遵义医科大学冯昆团队在Microb Cell Fact(IF=6.4)上发表了题为“Biotransformation of triterpenoid ganoderic acids from exogenous diterpene dihydrotanshinone I in the cultures of Ganoderma sessil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三萜类化合物灵芝酸(GA)是通过液体培养的无柄灵芝菌丝体中二萜15,16-二氢丹参酮I(DHT)的生物转化产生的。通过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技术进一步探索无柄灵芝菌丝体中DHT产生两种灵芝酸(GA)的机制,并根据多组学技术检测到的差异基因和差异蛋白,推测DHT 生物合成 GA 的途径。拜谱生物提供了转录组测序和TMT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为研究二萜生物转化为三萜提供了丰富的组学信息和候选基因。
文章名称:Biotransformation of triterpenoid ganoderic acids from exogenous diterpene dihydrotanshinone I in the cultures of Ganoderma sessile(Microb Cell Fact,IF=6.4,2023.7)
客户单位:遵义医科大学
研究材料:无柄灵芝真菌菌丝体
拜谱提供技术:转录组测序、TMT定量蛋白质组学
研究结果
1.转录组分析和功能分类
通过对无柄灵芝真菌菌丝体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67230个转录本和14298个单基因。在这些单基因中,492个被鉴定为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213个表达上调,279个表达下调(图1A)。GO富集分析后,DEGs分为生物过程(BP)、细胞成分(CC)和分子功能(MF)3类。在BP类别中,出现了前三个子类别:抗生素分解代谢过程,醋酸盐代谢过程和甲酸盐代谢过程;而在CC类别中,细胞外区、突触复合体、突触结构是前三个亚类。对于MF类别,甲酸脱氢酶(NAD)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和酸氨(或酰胺)连接酶活性是前三个亚类别(图1B)。在DEGs的KEGG通路分析中,前30条富集度最高的通路中有27条属于代谢,其中甲烷代谢、乙醛酸盐和二羧酸盐代谢、丙酸盐代谢信号通路显著富集(图1D)。
2. 蛋白质组定量分析和功能分类
通过对无柄灵芝真菌菌丝体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总共确定了16,457种独特肽、2606种蛋白质和2588种定量蛋白质。在阈值|FC|>1.2和p<0.05的筛选条件下,在这2606种蛋白质中,94种被鉴定为差异表达蛋白(DEPs),其中52种上调,42种下调(图2A),图2C显示了差异表达蛋白的聚类分析热图。从GO分析来看,BP类别显示,大多数DEPs参与醋酸盐代谢过程、抗生素分解代谢过程和药物分解代谢过程。CC类DEPs在细胞外区、过氧化物酶体和微体中占比最高,氧化还原酶活性和甲酸脱氢酶(NAD)活性在MF类中DEPs的比例最高(图2B)。与转录组结果相似,KEGG通路分析显示,许多DEPs在代谢中富集,其中3条最富集的途径是光合生物中的碳固定、碳代谢和MAPK信号通路(图2D)。此外,通过分析GO数据库的CC对DEPs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和注释(图2E),DEPs主要分布在细胞质(40.66%)、细胞膜(17.58%)、线粒体(12.09%)和内质网(8.79%),理论上是GAs生物合成的主要位置。
3.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数据相关性分析,RT-qPCR验证
为生物转化和对照组候选DEGs和DEPs制作了维恩图,有20个差异表达基因(图3A)。对转录组和蛋白质组中E组和C组共有的DEGs/DEPs进行聚类分析,发现mRNA和蛋白质之间有15个上调基因和5个下调基因,DEGs与其翻译的DEPs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基于Pearson的相关系数分析,在转录组和蛋白质组之间检测到相对较高的相关性(R = 0.87)(图3C)。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结果显示,E组和C组11个DEGs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其中9个为上调DEGs,2个为下调DEGs(图3D)。DEGs在RT-qPCR中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
拜谱小结
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为真菌对天然产物的生物转化提供了新的见解,这将有助于开发更有效、更经济的方法,以方便的方式获得稀有的三萜。拜谱生物提供了转录组测序、TMT定量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技术,拜谱生物可提供完善成熟的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以及多组学联合产品技术服务体系。此外,拜谱生物推出的中药代谢组整体解决方案,基于更丰富、更专业的中药数据库,更高的数据质量、更优质的服务,可进行中药成分分析、中药入血/组织分析、网络药理学等分析,助力客户探索中药前言研究,欢迎致电咨询!
参考文献:Wang X, Wu H, Wong KH, Wang Y, Chen B, Feng K. Biotransformation of triterpenoid ganoderic acids from exogenous diterpene dihydrotanshinone I in the cultures of Ganoderma sessile. Microb Cell Fact. 2023 Jul 28;22(1):139. doi: 10.1186/s12934-023-02156-5.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