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其听我还在安做牢骚话,不如快看下面的《生死场》

嗨,姐妹们,你们好,我是青晓袭!

前几天,我把萧红的《生死场》看完了。

还记得,我第一次接触萧红的作品,是小学时期学习的“火烧云”,上个月又读了《呼兰河传》的一部分,是那样轻快,甚至还有一些美好和留念。

然而,《生死场》却让我感受到“不能承受之重”。

每一处都是沉重的、无助的、令人窒息的……

鲁迅先生曾评价这本书:“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

她的文字是那样的细腻生动,又有力量感,代入感也很强。

本书主要讲述了民国时期的战乱年代,哈尔滨的一个乡村的人们,在贫穷、苦难与战乱中艰难生存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关于人们生与死的写照。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初读这句话的时候,没有特别的感触。

也很难想象动物和人为什么会一样呢?

再读之时,印象深刻,给我一种无比沉重之感。

全篇中,萧红喜欢把动物和人写在一起。

在《蚊虫繁忙着》中,写王婆在院中睡觉,她写道:

在院中睡觉被蚊虫围绕着,正像蚂蚁群拖着已腐的苍蝇。

无趣的日子,就和已腐烂的苍蝇,没什么两样。

在《刑罚的日子》中,她写道:房后草堆上,狗在那里生产,暖和的季节,全村忙着生产。

全村忙着生产的时候,五姑姑的姐姐也在忙着临产。

我们人和动物没什么区别:需要休息,要生产,任其宰割,面临死亡……

在《刑罚的日子》中,她还写道:

小猪的队伍逐渐肥起来,只有女人在乡村夏季更贫瘦,和耕种的马一般。

作者把女人比作吃苦耐劳的马,而马的结局也是悲惨的。

辛苦一辈子的结果是被卖掉,卖到屠场任人宰割,这时候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其实,人何尝不是鱼肉呢?

女人和马一样,有着悲惨的命运。

那里有打渔村最美的女人月英,在瘫痪中被丈夫折磨抑郁而亡。

那里有麻面婆抱着染上传染病的孩子离去了,或许她也被传染而亡了。

那里有王婆一生三嫁,服毒自杀未成,又在艰难中生存。

那里有金枝与丈夫婚前的情意绵柔,而婚后却并不如意,孩子还被丈夫摔死......

这些悲惨命运的女人中,给我印象深刻的女性是:金枝。

一个名字金贵但命运凄惨的女人。

金枝与成业婚前情意绵柔,后面因为怀孕,成业着急把金枝娶回家。

而他婶婶的话真是一语道破了他们婚后的结局:

“等你娶过来,她会变样,她不和原来一样,她的脸是青白色;你也再不把她放在心上,你会打骂她呀!男人们心上放着女人,也就是你这样的年纪吧!”

婚后,成业不在把她放在心上,因为生活的索琐碎和生存的艰难,成业一气之下亲手摔死了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日寇入侵后,金枝因为生存问题,不得不去城里,为男人缝补衣服谋生,不幸被侵害。

而身边的人尽管认为:金枝的痛苦就是他们的痛苦。但他们早已麻木,早已习以为常。

金枝回到家中,渴望得到母亲的慰藉,但母亲拿到钱后,催促她进城挣钱。

母亲的“冷漠”,成了压死金枝的最后一根稻草。

于是她选择去当尼姑,以表自己的反抗。

然而,尼姑庵早已不复存在,后面的她该何去何从,也许为了生存,她还是被迫走上了“那一条路”吧!

这一个个悲惨的命运,是王婆,是月英,是金枝,也是千千万万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女性。

当我们看到了生存的艰难与辛酸,更能体会到生命的珍贵。

有时候,我会庆幸自己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

尽管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矛盾和压力所在。

但,这些在生死面前,都不是什么大事。

只要还活着,我们就有机会去争取我们想要的生活。

最后,分享路遥曾说的一句话:

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悲是喜,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626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