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文字狱隐了人名真事,红楼作者会把真名真姓写在此书来历中吗?
【红楼日月:连载2】
(接上文,读红楼梦,三个阶段)
1.2 第二阶段:写清朝事
《红楼梦》照正面看的是精英鬼雄,想要看反面又不得其门而入时,最轻松的法子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根据红学研究成果,听专家言:作者曹雪芹,写曹寅家事,康雍乾时代,随园的历史,袁枚的证词,敦敏敦诚与曹雪芹的交往和诗,富察明义的红楼诗及诗注等等。
但问题很明显:
我是写电脑程序出身,电脑执行的每个操作,都要符合前提条件,就是if语句。人的行为其实也一样,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有前提条件,只是人们往往忽略,人的大脑考虑问题比电脑要粗的多得多!
比如我们为什么不去考证石头是《红楼梦》作者?作者自己都写了此书是石头记录的,所以书名叫《石头记》嘛,我们为什么不认可?因为有个前提条件:石头会写书吗?这个条件不成立。
同样,空空道人、吴玉峰、孔梅溪、曹雪芹、脂砚斋,书中这些人名就是作者真人姓名字号吗?号虽不是名、字,但文人别号甚至更常用,比如贾雨村、苏东坡、齐白石,齐白石的名、字反倒都不在乎了。判断下前提条件:作者会把真的姓名字号写在此书来历中吗?
此书为什么要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因为康雍乾文字狱规模之大,牵连之广,手段之残忍,杀戮之血腥,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先例,空前绝后。所以真人真事不能直接写,才用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用甄士隐、贾雨村、林黛玉、薛宝钗这些演员来演绎真实事件,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作者故弄玄虚。如果直接写真人真事,书会被查禁,作者被杀头,全家被灭族,达不到作者构思这本书的目的。
所以不管是曹寅后代揭露抄家真相,还是明末遗民揭露亡国真相,还是其它不能直接告人的情况,都不能在书中角色用真名真姓。更不能在本书来历中写作者的真名字号,尤其是真姓,只要朝廷顺藤摸瓜能找到这家人的,都不能写。不能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这是写书人最起码要考虑到的,所以这个前提条件不成立!
去考证曹家,无论随园主人说的什么,还是敦敏敦诚兄弟写的什么,或者其他跟曹家、曹雪芹相关之人说的什么,都不如作者亲自说的靠谱,是不是这个道理?作者亲自说是石头写的!与其考证曹家,不如考证石家,到石家庄去查他个底儿掉!肯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曹雪芹、芹溪、棠村等人名,和脂砚斋、甄士隐、贾雨村、石头一样,只能是化名、假名,根本不必去曹家、孔家、吴家、甄家、贾家、石家去考证。这是一个电脑程序员的基本逻辑。
数学是一套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所有的公式、理论都是逻辑推导的结果,而文学爱好者们恰恰在这块有普遍短板,所谓诗人气质,不可能受逻辑束缚,否则怎么会有“白发三千丈”的忧愁?
那是不是红楼作者也是诗人风度,逻辑不强,一哆嗦把自己真姓名号给写上去了?以我看《红楼梦》这几十年,以及对北京、深圳、西安软件同行的了解,红楼作者逻辑之缜密,秒杀我们绝大多数写软件程序的同行!尚未发现这家伙脑子进水了、进海了,脑袋让天安门给夹了的伤痕。宝玉八岁云雨、贾母八十大寿不是伤痕?还真不是,目前我看到原著中的错误,少说也有几百个,在反面都有合理原因,甚至本身就是揭秘反面事件的钥匙,后文详解。
书中回回留下侦破线索,好多事件是一点一点透露,要串起来才能窥到大象。比如说龄官的线索,从18回到36回,这回让你摸到个象牙,下回让你摸到个鼻子,在这儿摸到个耳朵,在那儿摸到个象腿。读者需要把这些线索串起来,才能看到大象。
有些线索很长,有多长?望不到头。比如贾芸和红玉,在24回出场后,只提了个头,后来这线索好像断了,贾芸还偶尔出现一下,红玉直接消失了。我们程序员管这种情况叫多线程,不用的时候线程挂起,需要的时候线程激活,在您操作电脑时很常见。作者不可能忘了,在贾府败亡之时之后,这两人才会大显身手,一个是南天一柱,一个是北地之梁,所以宝玉的“绛芸轩”才会以这两人的名字命名。“林红玉”和“林黛玉”只一字之差,这名字难道是白叫的吗?
能看完整的长线索,也举个例子:
比如宝玉的结局,大家都关心,其实作者在第二回就写了。贾雨村从黛玉家出来蹓跶,在碰到冷子兴之前,莫名其妙地跑到个破庙,叫“智通寺”,里面那个煮粥老僧,就是老年宝玉的预演。“那老僧既聋且昏,所答非所问”,是贾雨村境界太低,根本听不懂老僧的话。就像其后甲戌本脂批:“却不识得既证之后”,“却先写一出世醒人”。为什么说这个“既证之后”的“出世醒人”就是宝玉的预演呢?
看77回末,芳官、藕官、蕊官寻死觅活要出家,水月庵的智通与地藏庵的圆心正好在王夫人处。水月庵不就是秦钟得趣的馒头庵吗?当时被专门棒打鸳鸯戏水的宝玉按住,吓得不敢继续动的是智能,另一个徒弟叫智善。庵主就是那个口吐莲花的净虚,把凤姐奉承的云山雾罩,害死了金哥和未婚夫两条人命。什么时候冒出个“智通”做了庵主?而且这个智通巧舌如簧,不输净虚,几句话就云雾了王夫人,“从此芳官跟了水月庵的智通,蕊官、藕官二人跟了地藏庵的圆心,各自出家去了。”
多么希望“从此王子和公主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可红楼作者偏不这么安排。属宝玉的芳官单独跟了智通,属宝钗、黛玉的蕊官、藕官二人却去了地藏庵,宝钗、黛玉后来都没能跟宝玉在一起。这就是三人结局,不用各种猜,作者交待了。而宝玉的结局,作者用芳官、智通、智通寺、煮粥老僧也预演了。此线索长达八十回的一头一尾。
这个煮粥老僧,还有《天龙八部》的扫地神僧,还有一些真正的高人都是这样,回归本真,默默无闻,大隐于市,不显山,不露水。
未完,连载【红楼日月】
(点击正文前的头像或账号名,进入连载目录)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