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精神内耗

为什么我们看了很多停止精神内耗的方法,但就是做不到?因为“停止精神内耗”这个念头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内耗。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问题,不可能由导致这种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就像你不可能左脚踩着右脚上天一样。 什么是精神内耗?一件难堪的事儿、一个难忘的人、一次“错误”的决定,总是让你悔恨不已。生病了怎么办?失败了怎么办?他不爱我了怎么办?总是让你充满恐惧。这些都是精神内耗,精神内耗的本质就是被已经消失的过去和尚未发生的未来反复鞭挞,自我消耗。表面看是因为想得太多,

但实际上,这一切的根源都是现在的缺失。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为什么小时候很容易快乐,根本没有精神内耗?因为小时候你可以花一上午的时间对着一本漫画傻笑,可以花一下午的时间蹲在太阳底下看蚂蚁搬家,可以全神贯注地观察一块奇怪的石头、一朵好看的花,没有任何目的,不求任何回报,只是感受和观察这个世界。

为什么成年人不容易快乐?因为我们总是在赶时间,我们翻开一本书,就开始期待自己变得深刻;跑两步,就开始期待自己瘦下来的样子;写一篇文章,就开始期待得到赞赏,再也无法停留在此时此刻,享受阅读、运动、表达这些事本身。

小时候我们坐公交车去学校,透过车窗就可以看到整个世界,而今天蜷伏在城市之下四通八达的地铁、林立在城市丛林中的钢筋水泥究竟为人们带来了多少幸福感?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看一看早上六点地铁二号线上那些苍白茫然的面孔就明白了。

为什么佛说众生皆苦?因为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纯然状态,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被外界的喧嚣打破,我们生命中出现过的那个真实世界会逐渐凋零瓦解,那些见过天堂的孩子会不可避免地被过去的悔恨和未来的恐惧吞噬,终日在地狱里游荡。 我们常说,人生是一场修行,但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到底什么是修行。

修行不是吃斋念佛,而是吃斋的时候吃斋,念佛的时候念佛,不论是佛家的打坐、禅修,道家的呼吸、吐纳,还是正念、冥想,其目的都是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从大脑营造的假象里跳出来,感知世界的真相。

这里面最简单的就是冥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好,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身体跟衣服的接触、脚跟地面的接触,当一个念头突然冒出来想要接管你的大脑时,你就停下来细心体会它,不抗拒,也不妥协,只是默默观察。 这时候你是谁呢?你既不是这个念头本身,也不是那个暗中观察它的意识,你变成了一个通道,任何念头都无法占据你的注意力,它们只是流过你的身体,你从一个痛苦的被操控者变成了一个平静的观察者,从你活着变成了你在看你活着。那些固有的认知开始松动,那些过往的悔恨和未来的恐惧,开始像窸窸窣窣的石块一样,从高山上不断碎裂、剥落。 这时候你就会明白,人只能活在时间里,而当下是我们在时间里唯一能存在的地方,没有事情可以发生在过去,也没有事情可以发生在未来,所有的事情都只能发生在此时此刻,生命所有的体验和意义都只能在当下展开。你的内心再无阻滞,整个宇宙都在为你闪烁,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在庄严浩瀚的时空里,享受生命的宽广与深邃。 这种状态既可以叫“无我”,也可以叫“离苦得乐”;既可以叫开悟、得道,也可以叫禅定、心流,因为它们描述的都是同一种生命状态:活在当下。

很多人认为,活在当下就是及时行乐,得过且过,是一种出世避世的心态,其实活在当下无关出世入世,它描述的只是一种人体最平衡、最充盈的能量状态。

为什么我们说,一个人越想赚钱就越赚不到钱,当他真正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反而顺带着就把钱赚了?因为一个人只有沉浸在当下的真实里,才有可能看清自己内心的方向,才有可能领悟到一些超越自我的洞见,捕捉到一些创造的灵感,洞察到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才有可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富回报。

“活在当下”这四个字,之所以总是沦为一句口号,主要是因为语言的局限性。千百年来,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智者们,穷尽毕生所学,也很难将这种生命的终极状态用语言精确地描述出来。

因为语言是一种非常低效的信息传递工具,天然存在逻辑上的限制和形式上的边界。但它同时又是伟大的,语言就像一根指向月亮的手指,只要你不再盯着手指,抬起头,就可以顺着它的指向,看到背后的月亮。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710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