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百日告别》:花开花谢不由人,缘起缘灭自有时
电影《百日告别》是一部关于告别过程的电影,也是导演纪念亡妻,蕴藏深情,不舍,亦要重新出发,记录心路历程的一部作品。告别有时很简单,仪式、做法、祈福,送ta离开;告别有时很难,醒来时总是希望你在。冷漠的交往也好,痛苦的奔跑也好,绝望的自杀也好,尝试了无数种告别的方式,其实每一种都是没有勇气独自面对生活的自我逃避。我和湖南企发文化的文案人能够理解“唯情难舍,频频回望”,但心里依然希望大家都能明白,“花开花谢不由人,缘起缘灭自有时”。
影片讲述了同时痛失爱侣的两人在为时百日的丧期里,展开全新生命的故事。一场车祸,留下两个失爱的人,育伟再不能见到怀孕妻子,心敏则永远失去了未婚夫。城市中他们无比陌生,悲伤里他们又何其相似,日常原来最无常,履踏生命薄脆冰面上,随冰裂纹扩散是各自过往回忆,谁都在伤痛中自虐自伤。但日子还必须继续,从头七到七七,百日之内,死与新生,懂得珍惜,学会告别,如果什么都会失去,也要好好说再见。
这是一部非常特别的电影,影片的开始就是车祸,爱人离去了。开始就是那么绝望,结局过了一百天也没那么美好,看着主人公挣扎在努力活着和想结束生活的边缘,而那个过程看起来那么真实。人与痛苦对抗的第一阶段,溃散的心智占领了高地,难以填平情感的沟壑。育伟几乎没办法看见妻子生前的钢琴,他将钢琴推进屋子锁起来,与自己的女同事发生短暂的关系,他在清晨大声咆哮着奔跑,在夜晚用酒精获得睡眠。这场车祸,让育伟受尽了所谓“无理”中的“合理”折磨:意外的失去,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故事采取双线平行讲述,本身就有难度,导演并不想刻意营造人物关系的戏剧性,而是描述出灾难之后的两种情感状态;故事因而缺乏了戏剧性,主题也并不特别,但面对生死别离,人物细腻、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还是能令人产生情感共鸣。导演放下了所有叙事的野心,将与挚爱永别之后的情绪平平缓缓地铺展在观者面前。出神与失控,强颜欢笑与泣不成声,一切都顺理成章,但那种悲伤感一点一滴地 全渗到人心里。其实哪有什么治愈,不过是负载的雨水被生活蒸发,卧倒的羊得以继续行走。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石同学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两个本该美满的人生,在遭遇生死离别之后,生活自此脱轨,石头把钢琴藏起,女主把未婚夫衣服送回,都迫不及待的想封藏这段记忆,以为这样,就可以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如光在影之中,如喜在悲之中。人死不能复生,终须一别。用一百天来告别,用一百天来放下。百日之后,慢慢地都学会诚恳的对待不幸,开始新的生活。电影非常克制,但一直在克制;男女主都在隐隐地悲伤,感觉好几处有点太刻意,情节总是在重复,到最后也不够力道,仍然是淡淡的。
“百日,此日为卒哭祭,至此之后,不能再哭。活着的时间,已包含进死亡的时间里,如光在影之中,如喜在哀之中。”用百日说再见,亡者如何不舍,终要走向彼端,最后的温柔是仍撑着生者,让他们即使走不出来,依然走下去。但生离死别哪有那么容易放下?唐朝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也曾写过:“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内心的纠结块垒,很多时候无人能诉,无人能享,静,成了最好的医方,因为伤心的痛,往往只能放在心头独自咀嚼神伤。
多数人从未真正告别,但此生再未见过彼此,却也不觉得遗憾。但面对挚爱意外离世带来的强制性永别,实在是难以面对。所以,宗教给了我们七七四十九日,不停诵经,不停与灵魂周旋,不停在内心自我挣扎。直到百日已过,戏中二人对经文已了如指掌,但说到时间,却依然不知还要过多久。汽车已经盘旋在下山路上,日光看起来也够暖和,我们得到了导演足够的暗示,二人一定会从阴暗的困境中解脱,继续前行,只是不知还要多久罢了。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