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同意不再玩游戏,巨大的进步
期末考前小朋友就念着考完试要好好玩游戏,每每提起总是眉飞色舞,眼神里充满期待。对此,我却一直未置可否。只是提出来让他自己定个暑期计划,“暑假现在对于你来说不能像小时候纯玩,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程,除了调整,同时要为初二做准备。”我跟他说。
考完试的第一天,我给他的平板装了哔哩哔哩App,用我自己的账号登录。这样我就可以通过“历史记录”看到他在看什么。同时我再次强调了学习计划的制定。
周三结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回到家,小朋友从房间里探出头来,眼中透着几分期许,他希望我同意他玩游戏,前天他已经错过了和同学的“连麦”。
我让他坐在我旁边,我们一起来商量他的暑期计划。我明确我的要求,计划要把运动、看书包含进去。
“你看这样行不行?”他用试探的口气跟我说。他的不疾不徐让我有些意外。考完试我一直没有同意他玩游戏的请求,对此他没有吵闹,虽然脸上带着一丝不太情愿的表情。
“我每天手机加平板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三小时,其中游戏的时间不超过一小时,游戏分两次玩。运动嘛,每天做十个俯卧撑,去小区里骑单车”。他说。
“在小区里骑单车有什么运动量,汗都不会出”我说。
“那就在家骑动感单车,每天骑十五分钟。”他说。家里有一个动感单车,已经闲置许久,最近小子迷上骑单车,连锻炼都想到了这个。
“嗯,这个可以。”我说,“爸爸的华为运动健康有动感单车的教程,你可以跟着练习。”
他听我这样说,一下来了劲头,“那你是不是同意了?”
我沉吟着,没有吭气。看我不说话,孩子也不着急,自顾自玩去了。他的不着急再次让我有些意外,完全不是几年前不给他手机的样子,透着一股冷静。
我和玲玲商量起来,商量的过程有些许争执,主要围绕该不该玩游戏和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商量的结果是游戏不能玩,手机和平板的时间要缩短。
一开始我觉得放假了,给他适度玩玩游戏未尝不可,可经过讨论最后我坚定了不给他玩游戏的想法。因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想起来我自己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那是孩子五年级刚接触手机的时候,我尝试着给他一部手机,毕竟手机已经成了人类不可或缺的工具,孩子不可能不接触。但很快我就发现,只要把他的手机拿走,孩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大吵大闹,这种状态像极了吸毒人毒瘾发作的样子,于是,在一次孩子因为不给手机而撒泼耍混的时候我脱口而出“手机之于孩子就像毒品至于大人”。
几年过去,在我们管控和不断引导下,孩子现在对待手机已是平常心,每天他就是用手机听听歌,拍拍作业,他不再会因为他的手机装不了软件,微信被限制着使用时间等得不到满足而跟我发脾气。
慢慢的,好像觉得孩子的自制力已经可以适应手机甚至游戏了。但今天讨论的时候突然想起手机就像毒品这句话,我激灵打了个冷战,这句话仿佛当头棒喝。是啊,孩子在管控下形成的适应是真适应还是假适应?假如我解除管控,允许他玩游戏,他还会这样淡定吗?
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一个人来说“放假了,每天都给我吸吸毒吧,每天就吸一克,分两次吸,一次吸0.5克”。我怎么可能接受?而孩子每天玩一小时,分两次玩不就是这样的请求吗?
是的,游戏的设计就是从心理上让人上瘾,成人尚且无法抵御,何况不谙世事的孩子。研究已经表明,游戏对于孩子的危害真的太大了,不仅仅是影响视力、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还会对神经系统形成不可逆的伤害。之前还考虑过是不是采取让孩子一次玩到吐的方法来改变孩子对游戏的迷恋,但初中的孩子处于大脑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这样做将冒着孩子神经系统受损的巨大风险。想通这些,不由地出了一身冷汗。
吃完饭,我和孩子就这个问题再次沟通。我把我的理由一二三地跟孩子讲了一遍,听完我讲的,孩子有些松动,没了刚才的坚决。他静静地坐着,一只手担在饭桌上,歪着脑袋。他说:“其实那个和平精英也没什么意思,就是跑来跑去打来打去的,加上我的技术又差……”他停顿片刻,“只是,我想和同学一起打,那样可以连麦”。
看来他对前天没有如约连麦还在耿耿于怀。
我说:“约你连麦这几个同学的学习成绩怎么样?”
“一般般啊”孩子说。
“那他们会不会是这样想的,'我在学习上不如你,那我就在游戏上打败你,看看,我还是有比你牛的地方!'”我说。
看来这句话起了作用,小朋友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我又紧接着说:“小朋友在一起要做有意义的事,共同进步。现在你在你们班是前几名,你们一起玩游戏能不能把他们的成绩带上来?你的名次有没有可能也更进一步?”
他认真地摇了摇头,“不行,我们只会一起退步!”
“对啊,那你们一起连麦有什么好的?就图一时痛快?”。
孩子的立场彻底转变了,同意不再玩游戏,虽然他还是希望每天可以有三个小时用来使用电子产品,但同意不玩游戏这个结果仍然让我长舒一口气。
能够从心里认同不玩游戏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也是我们长久以来坚持科学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重要成果,抱歉,请允许我使用成果一词。因为我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在我看来,这代表着孩子心智的进一步成熟。孩子马上就要迈入初二的门槛,他今天冷静地思考,说服自己转变观念,不正是我们一直挂在嘴上的“静待花开”吗?
方法对了,那朵花一定会静静地绽放!
加油,孩子!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