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雄文,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

网络上有个段子说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就是当你看到夕阳余晖,孤雁翱翔的唯美景色,你的脑海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卧槽,太好看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今天就来讲讲这千古第一雄文——《滕王阁序》创作的故事。

当时王勃的父亲被朝廷贬到交趾(今越南境内)去当县令,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路过洪州,也就是如的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便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他女婿的才学。因此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他的用意,况且还宴席吃的喝的都是阎都督供给,所以都推辞不写。

可是王勃的出现让整个计划发生了转变,他见阎都督邀请,也不推辞,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阎都督自然老大不高兴,拂衣而去,转入帐后,可又好奇王勃写了些什么。便叫人去打探。

手下随着王勃书写,时刻向阎都督进行报告,听见王勃开篇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听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开始沉吟不语。等到听说“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时候,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于是阎都督坐不住了,跳起身来赶回宴会去看王勃下面的文章。因为他深知自己正置身于一个历史性时刻,见证着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新星的诞生。这份荣耀,对他而言,超越了滕王阁的宴席,超越了世俗的功名,甚至于他阎伯屿的名字,都可能跟随着这篇文章而流传千古。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深秋的傍晚,西下的夕阳映红了晚霞,一只孤单的水鸟正向南方飞去,遥远的天际,清澈的秋水接近天边,相互交融为美丽的一线。这是笔者在整篇文章最喜欢的四句之二,另外两句后面会讲。也是整个《滕王阁序》中最著名的两句,即使你不知道《滕王阁序》这篇文章,也大概率会知道这两句诗。如果你真的对其没有印象,可以在任意中文输入法中输入它的拼音“LXYGWQF”,它就会第一个跳出来证明你的孤陋寡闻。

一篇文章,一篇诗词,如果只是写景,那么在文坛断然不可能有非常高的地位,《滕王阁序》上半部分景色描写已经登峰造极,难能可贵的确是下半部分,对于自身"时运不齐(同济),命途多舛"的感慨。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一连串的典故如排山倒海般喷涌而出,真是质地上乘量有足。

冯唐,才华横溢却官途坎坷,高龄仍为郎官。曾直言进谏汉文帝,救魏尚于罪,得帝赏识。性格刚直,景帝时遭罢免。至武帝,虽有人推荐,冯唐已年迈,无力再仕,映照了岁月无情,人生易逝。

李广,才略非凡却命运多舛,未能以军功封侯。汉评功勋重斩首俘敌,李广未达标,纵有武帝赏识,终难如愿。王维《老将行》叹其无功,“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李广虽勇,但缺乏一丝运气,错失封侯之机。

贾谊,才高八斗,其《过秦论》日后也是广大学子要全文背诵的名篇。他有幸遇到算是古代明君的汉文帝,却也未受重用,一次深夜,文帝聆听贾谊谈论鬼神,倒是听的津津有味。李商后来讥讽文帝:“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虽有抱负,却时运不济,才华与机遇有时并不对等。

梁鸿,东汉时期的高洁之士,与贤妻孟光共谱"举案齐眉"的佳话。不似诸葛亮借联姻攀附,梁鸿真心爱慕孟光的德行。他们的婚姻超越了外貌,是相互尊重与深情的楷模。在东汉初年政治清明的背景下,梁鸿坚守清高,不随波逐流,体现了“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的境界。

王勃巧妙地引用了历史上四位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人物,透过他们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慨与不平。然而,如果此时结束,未免有些消极和悲观,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彻底扫除了这份阴霾,这便是笔者喜欢的另外四分之二。

年纪虽然大了,精力却要更加旺盛,绝不会在白发满头时改变自己的初衷。处境越艰难节操越坚定,也绝不会抛弃自己凌云的壮志。这不仅为《滕王阁序》注入了振奋人心的力量,也将其提升至文学的高峰,犹如鲲鹏展翅,直冲云霄,使其成为流传千古的绝世佳作。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8112.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