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士族,曹魏有什么新招呢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豪杰并起,虽然最后魏蜀吴的老大都不是士族,但在这个阶段士族的影响力依然是巨大的。


魏蜀吴,分别面对着不同的情况。


魏呢,是三国中最特殊的,对待士族的方式,在曹操和曹丕两代人中,选择却是截然不同。


这是怎么回事呢。


01 / 曹操的选择


曹操是宦官之后,说实话这身份不算咋好,和曹操从小玩到大的袁绍就不怎么看得起曹操。


一个是四世三公,一个是宦官之后。


一个帅哥,一个长相很一般。


两个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出身也对曹操后面对待士族的方式埋下了伏笔。


曹操呢,对待士族,是能用的用,不能用的就不用,实在事多的就杀。


在这其中曹操有三项决策,从根本上动摇了士族的利益,


第一项:唯才是举


在之前汉朝的选人是举孝廉,察举制,就是需要人举荐。而举荐的人,一般都得是有江湖名望的,声名显赫的,那这基本上都是士族的人,因此士族也就基本上垄断用人大权。

而曹操这唯才是用,彻底打破了,这一垄断,你说士族能买他的账嘛。

当然也有像杨修、司马懿、荀彧、荀攸等人在曹操这边做事,但他们一般都是代表自己的,不是完全代表整个家族的,或者说只是士族推出来在明面上的人。

曹操厉害的时候,那就先依附,不厉害的时候,那就可以反抗了。

第二项:杀名士。

比如崔琰、孔融、毛玠等人。

不听话或者又取死之道,曹操并不心疼,杀了就杀了。

因为曹操清楚,这军队在手,一切我说了算。你这么反驳我或者不给我面子,那就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了。

名士又咋样,照杀不误。

这一举动更加让士族对曹操不是很满意了,当然曹操也不差这一点了,再不满意能咋样,你只能忍着。

第三项:屠徐州。

这一招虽然并非直接针对士族,但这屠城的行为,对于把名声看得高于生命的士族人来说,是绝对不可容忍的。

屠城这种事,普通平民尚且不能接受,何况这些饱学之士了。


就此一项,也足以让士族的人对曹操没啥好印象了。

有以上三项,曹操在士族心里肯定已经是不做好了。只不过现在军事实力搞不过,士族辅佐的袁绍又败了,那就只能暂时依附。

这里要注意哦,他们依附的是汉丞相曹操,而并非曹操本人。

似乎有些绕口啊,但这就是那些士族想的。我们暂时妥协也是因为天子在这,你曹操顶多就是个丞相而已,虽然天真,却也是最后的倔强了。

曹操的行为就是在挑战士族的垄断地位,但是曹操也知道完全不用士族的人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曹操也并未排斥士族的厉害人物,愿意来干的也很欢迎。

说白了,曹操是想走一条慢慢脱离士族控制的这么一条政治路线,可惜由于士族暂时的力量还是很强大,最后曹操也没能完成。

02 / 曹丕的选择

跟自己的父亲曹操不一样,曹丕的选择是完全拥抱士族,直接一上来就推翻了曹操的所有努力。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曹丕想要在曹操刚死的时候稳住局面,称帝是势在必行的。既然要称帝,那必然要获得大部分士族的支持。

以陈群、司马懿为代表的,全力拥戴。陈群也借此推出了九品中正制,士族对于仕途的垄断地位又回来了。

有了这层保障,士族支持曹丕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就从曹丕称帝,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那一刻,个人认为曹魏的江山就基本上是在倒计时了。

而曹操的革新也算是中途流产了。

经历了,曹操、曹丕两代人对待士族的不同态度,士族慢慢的就回到了历史舞台,而士族力量过大的隐患也就慢慢的变大。

若是有一个不错的君主在上面顶着,那还能对士族进行一些制衡,可恰恰相反,曹叡之后,曹魏的君主是不咋地,士族趁势再度崛起也就不足为奇了。

写在最后的话

若是曹丕继续自己父亲的方针,团结可以团结的士族,继续唯才是举,曹魏的未来会是啥样,这还真不好说。

而事实呢,曹家两代人,对待士族的态度应该说都是在摸索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方针,否则曹丕也就不会推翻曹操的方针了。

因此曹魏对待士族的方式,大概是一边要好好用,另一边也要防范,就是这么个界限不够清晰的态度。

上文说的蜀汉,跟曹魏这态度差不多,只不过蜀汉内部更加复杂。

蜀汉、曹魏都说完了,那东吴是怎么对待士族的呢?

我们明天再聊。

版权声明:
作者:倾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818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