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立秋之夜》有感
读《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之《立秋之夜》(1925),作者郁达夫。
黝黑的天,狂猛的风。马路上黄沙漫卷。店铺已关门。
有两人默默地走在马路上。一个穿夏布洋服,一个穿白稠长衫。两人原来是朋友。穿洋服的是访同乡后归来,穿长衫的是见将赴美同志后归来。他俩在路上相遇。二人均是失业者。
走了很久,两人才有了对话。“你上哪里去?”两人互问,却不答。
之后两人走到电车站点,停了一会儿,没上车。末班电车开走了。穿长衫的问:“你为什么不乘了这电车回去?”穿洋服的不答。
两人继续走。
到了一个三岔路口。穿洋服地问穿长衫的,“你为什么不进这岔路回去?”
穿长衫的不答。
两人继续走。
夜已深了。他们的影子溶入了黑夜。
三岔路口,风卷起黄沙,呼呼地响。而后来了辆汽车,又卷起黄沙。
这是立秋的晚上。
《立秋之夜》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勾勒出一幅凄惨悲凉的图景,文中有很多象征或隐喻。
据说该文是郁达夫1923年所写。那时,他失业,生活的压力使他感到忧郁和绝望,曾想过要去俄国做劳工,因故未成行。可见文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与个人生活经历和心境密切相关。
文章概括起来说就是:一个立秋的夜晚,穿洋服和穿长衫的两位失业者,在街头相遇,冷漠地走,默默地走,两人相熟却已陌生。夜冷,人疏,生活迷茫和前途不确定,也不知走向何处。
该文语言简洁,干净,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觉得有几点可借鉴学习的。
环境营造特好。
黝黑的天,狂猛的大风,卷起的黄沙,稀少的人,关闭的店铺,减弱的路灯。两个人默默行走在街上。简单几句话勾勒出压抑、沉闷的环境。
到结尾时,两人融入夜色中。三岔路口狂风再起,黄沙卷起。
好像这两个熟悉又陌生的人似乎来过,又没来过。
对话简洁且缺失回答。
文中只有四句话,且是有问而没有回答。专门查了一下,这种有问无答,能引发深沉思考。文中的提问,对方没有用语言回答,却能看到有行动。可以理解为通过行动回答了,身体很诚实。为什么不坐电车?没有回答,径直走过去。为什么不走三岔路?迷茫地走过。
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
两人,一个穿洋装,一个穿长衫,代表两类人。穿洋装的去见同乡,穿长衫的去送别好友去美国。而今,不管是穿洋装,穿长衫的,都是失业人。在冷漠的夜色中,两人都一样没钱,都一样迷茫。
文中有大量象征或隐喻。
立秋,季节的转换,也是心境和生活的转变。黝黑的天,内心迷茫和不稳定。星星如棋子,无法掌握,任人摆布。大风呜呜作响,动荡不安。黄沙,社会恶劣混乱。减弱的灯,衰退,希望破灭。关闭的店铺,经济萧条,停滞。末班车,错过最后的机会。三岔口,复杂而未知。人营被夜色吞没,丧失了希望,身份模糊,社会的忽视。
此夜,立秋之夜,悲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