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
今天读了史铁生写的中篇小说《原罪.宿命》,书中有三篇小说组成,第一篇《命若琴弦》讲述了一位年长瞎子通过拉三弦,以说书为生,师傅告诉他,弹断1000根琴弦,就能恢复光明。瞎子一直在各个村庄说书,一刻不停,只为了能够早点弹断1000根琴弦。最后终于弹断了1000根琴弦,他准备去抓药,拿出封在琴里面的药引子(一张纸条),别人告诉他上面是空白,他坐在了路边待了一会(实际上是几天几夜)。也是在那时候他所有的信念都崩塌了,消沉一段时间之后,明白了生活需要目标。书中这样写到:他一路走,便怀恋起过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地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快!那时有个东西把心弦扯紧,虽然那东西原是虚设。老瞎子想起他师父临终时的情景。他师父把那张自己没用上的药方封进他的琴槽。“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能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根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不错,那意思就是说:目的本来没有。老瞎子知道怎么对自己的徒弟说了。可是他又想:能把一切都告诉小瞎子吗?老瞎子又试着振作起来,可还是不行,总摆脱不掉那张无字的白纸……
这么一个故事或许很好能解释人生的意义,或者说人生就重在折腾,在于用心地去做某些事情,无论这些事情是简单的一顿饭,看看花,听听雨,吹吹风,看会书,跑跑步,一项爱好,一个习惯,看场电影,学项技能,努力工作,为某个节日精心准备的仪式感。这些都像瞎子琴盒中的药方,不同的是我们知道生活最终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件事情去做。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这样想来,人最终的目的都一样,至于过程是否精彩,全在于自己如何去定义。所以读书,运动,这些都不是白费的,只是生命的不同呈现方式而已。这可能不那么有用,但正是这些无用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大用。
第二个故事讲述的一个人只有头能动,下半身全部瘫痪,通过镜子了解外面的世界,直到他发现一间屋子从来不开灯,但是仍然住着人,后来发现那是位盲人住的地方。回来之后他病了很久,开始吹泡泡,泡泡会破。书中这样写到:人信以为真的东西,其实都不过是一个神话;人看透了那都是神话,就不会再对什么信以为真了;可你活着你就得信一个什么东西是真的,你又得知道那不过是一个神话。”科学又未尝不是这样呢,科学也好,神话也罢,我们都在相信一个从未发生的事情,并对之永远沉迷。试想,我们的生活不就是为了相信什么吗?其实我总感觉这两个故事我不明白,我所理解的都是表面上的意思。
第三个故事讲述的是插队,知青下乡过程中遇到的人和事。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