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解密》35: 曹真进攻汉中及诸葛亮第四次北伐
曹真进攻汉中
及诸葛亮第四次北伐
诸葛亮三次北伐,蜀汉和曹魏之间围绕关中和凉州的争夺趋于白热化。魏国虽然在石亭交兵中战败大伤元气,但对蜀汉方面作战,一直占据着优势。魏国不但收复了被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占的天水等三郡,而且在229年初又成功守住了陈仓,第三次北伐也只不过是丢失了武都和阴平,这对于国土广袤的曹魏来说不痛不痒。既然对吴国方向没有取胜,两线作战又对魏国十分不利,曹真就把目标放在了相对较弱的蜀汉身上,发动对汉中的讨伐作战,并遭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反击。本章就来讲讲这些事情。
一、曹军分三路进攻汉中
230年六月,大司马曹真对曹睿奏报说:“汉军多次入侵,我们必须进行反击,臣请求率军从斜谷讨伐。其他各位将军多路并进,有把握能攻克西蜀。”
曹睿采纳了曹真的建议,下诏令让大将军司马懿沿汉水从西城进攻,和曹真合兵会攻汉中,其他众将或者从子午谷,或者从武都、建威进攻汉中。
司空陈群劝阻说:“太祖当年到阳平关进攻张鲁,命令多收割豆麦以增加军粮,但没有攻克张鲁时仍然粮食缺乏。现在不是出兵的合适时机,何况斜谷地势险恶,难以进退,转运粮草肯定遭到汉军劫夺,多留兵守卫要地,则会减少进攻军士数量。这事不能不深入考虑。”
曹睿转而听从了陈群的建议。曹真再次上表,请求改从子午道进攻,陈群又陈述各种不便,并进一步阐述军事用兵策略,认为现在时机还不成熟。曹睿把陈群的建议转交给曹真,曹真收到后仍然起兵。
进攻策略确定以后,魏国开始调兵遣将,划分路线。曹真率领主力兵出子午道;屯兵于荆州的司马懿溯汉水而上,水陆并进,从汉中东侧打开缺口。这两路军兵计划在南郑汇合。第三路大军则由后将军费曜从武都、建威方向的西侧进击。
对于蜀汉来说,确实到了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如果丢掉汉中,整个益州沦陷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听到魏军来攻,诸葛亮急忙把军兵集结到汉中,守卫城固县以东的赤坂(今陕西省汉中市洋县附近),也就是汉中盆地的西口。无论是曹真出子午谷,还是司马懿逆汉水西上,都要经过城固县。诸葛亮关上大门,魏军的粮草供应就成了问题,何况曹魏内部对此次伐蜀,本身意见就不统一。诸葛亮又急调李严率领江州部两万军兵进入汉中,以支持这次军事行动,提拔李严的儿子李丰为江州都督。此外,诸葛亮分出一路兵马反击对手,由魏延和吴懿率领,从羌中进入魏国,通过进攻,来分散魏军进攻汉中的兵力。
二、魏国大军无功而返
先说司马懿这路水陆并进,竟然攻到了朐䏰县(今重庆市云阳县),在攻克新丰县后驻扎在丹口,遇到大雨被迫返回。
曹真这一路主力人马在子午道上艰难行进,这里道路确实崎岖难行。另一方面天公不作美,突然天降大雨,竟连续达到了三十多天。这次大暴雨造成伊水、洛水、黄河、汉水同时暴涨,以致造成了当年全国性的严重饥荒。连续大雨自然不利于行军,粮米都被浸湿,不利于转运和储存。在子午道的魏军先锋夏侯霸遭遇了蜀汉军兵,两者进行了一场短促遭遇战。蜀汉军首先发起进攻,夏侯霸在鹿角间与敌兵展开肉搏战,正激战时,曹真的援军赶到,蜀汉军兵退走。夏侯霸与敌军交战地点在兴势,位于傥骆道南入汉中的入口。这也表明,魏国进入子午道的大军并没有深入到汉中盆地。
在西路军方面,费曜和郭淮部发现魏延、吴懿出现在了南安郡一带,两军随即展开激战,结果费曜部被魏延击败,这标志着蜀汉军已经进入陇西。虽然魏延部没有携带大量攻城器械,但他们的存在无疑是个巨大威胁。如果再任由事态发展下去,不仅此次伐蜀会无功而返,连陇西附近的安危也会成为问题。
因为赵云在第一次北伐撤退时,放火烧毁了汉中栈道,曹真大军根本无法继续前行。太尉华歆向曹睿上书说:“陛下凭借圣德,要建立周成王和周康王那样的盛世,希望先要留心于治国之道,把征伐作为次一等选项。为国者以百姓根本,百姓以衣食作为根本。如果中国没有饥寒隐患,百姓没有离开之心,则蜀、吴两贼只能坐以待毙!”
曹睿回复说:“蜀、吴二贼凭借山川之险,我们二祖在前世多付辛苦,仍然未能攻克平定,朕怎么敢妄自尊大,认为他们必定灭亡呢!众将都认为如果我们不积极进取,他们没有理由自毙,所以通过进兵来反击挑衅。因为天时未到,周武王班师返回,这都是前世之鉴,朕不忘告戒。”
少府杨阜也上书说:“当年周武王看到白鱼入舟,君臣变色,虽然军事行动获得吉瑞,仍然心存忧惧。现在面临灾异出战,怎么能不惊恐不安呢!现在蜀、吴尚未平定,上天屡降灾变,各路军兵刚开始行动,便遭遇大雨来到。山高路险,已经很多天了。转运粮草的辛苦,担负后勤保障的劳累,所花费已经很多了。如果不及时停止,肯定会违背上天意图。《书传》中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这是出兵的善政。’现在,让我们六军困于山谷之间,进无所略,退又不得,不是王者用兵之道。”
曹睿看到这些奏报后,在九月诏令曹真等人班师。两路大军只好无奈退回驻地,此次伐蜀以失败告终。
此次军事行动后,曹真病重不起,在231年三月去世。曹真去世后,司马懿接替曹真,成为魏国最高军事长官,诸葛亮的终极对手司马懿开始显露峥嵘,两人的对决很快开始了。
三、诸葛亮第四次北伐
230年十二月,孙权对外宣扬说要进攻合肥,征东将军满宠上表曹睿,征召兖州和豫州的军兵集结驰援,吴军很快退回,曹睿也下诏各路军兵返回。满宠认为:“现在贼寇大规模撤退,不是出于他们的本意,这肯定是想伪装退兵,引诱我们也退兵。然后他们再乘虚返回,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曹睿又下诏令不要退兵。过了十多天,吴军果然杀了回来,来到合肥城下,没有攻克退军。
231年二月,诸葛亮命令李严以中都护的身份在成都主持工作,李严改名为李平。诸葛亮发动了第四次北伐,率军包围祁山堡,用木牛来运输粮草。大司马曹真正在病重,曹睿诏令司马懿率军向西屯驻长安,总督将军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人迎击。
司马懿给费曜和戴陵等人留下四千精兵守卫上邽,其余部众全体出动,向西救援祁山堡,张郃建议分兵驻守雍城和郿县。司马懿说道:“如果估计前军能够独自抵挡诸葛亮,张将军所说就非常有道理。如果不能抵挡,再把军兵分成前后两部分,这正是当年楚军被英布击败的原因。”随后进军。
诸葛亮分出部分军兵进攻祁山堡,亲率大军到上邽迎击司马懿。郭淮、费曜等人与诸葛亮交战,结果被诸葛亮击败,诸葛亮趁机把这里的小麦全部收割干净。
诸葛亮随后进军,和司马懿在上邽县城以东相遇。司马懿占据险要地势,深沟高垒,不和诸葛亮交战。诸葛亮看到没有机会,就率军退往卤城。张郃说道:“他们大老远来进攻我们,现在想和我们速战速决。想办法拖住他们,对我们非常有利。何况祁山堡被困的守军知道我们大军已近,他们会奋勇守卫,估计不会失陷。我们可以在这里屯驻,分出部分军兵,袭击诸葛亮的身后。如果继续像现在跟随诸葛亮行动,则处处被动,只会让军兵失望。现在诸葛亮孤军深入,粮草很少,他不会坚持多久,很快就会退兵。”
司马懿不听张郃的建议,仍然继续跟踪诸葛亮。在追上后,又下令登山掘营,不肯和诸葛亮作战。司马懿的部将贾嗣和魏平多次请求出战,并当面激司马懿说:“将军畏蜀如虎,这真要让天下人耻笑啊!”
众将全都请战,司马懿听了也很生气。双方相持到五月,司马懿派张郃开到南围,进攻蜀汉的特种部队,即由何平指挥的“无当飞军”,自己则进攻诸葛亮。诸葛亮派魏延、高翔和吴班迎战,结果魏军大败,魏军被斩首三千多级,缴获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懿败退后守卫营寨。
六月,诸葛亮因为粮草用尽,被迫退兵,司马懿派张郃随后追击。张郃追击到达木门道时,和诸葛亮交战。蜀汉军兵在高处设下埋伏,一时间弓弩乱发,飞箭射中张郃的右膝。张郃后来因为医治无效去世。
至此,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结束。
在诸葛亮进攻祁山堡时,李严负责在后方留守,主管督运粮草等事务。这时连续降雨,李严担心粮草不能按时运到,就派参军孤忠和督军成籓假传刘禅的诏命,调诸葛亮返回,诸葛亮只好退兵。
李严听说诸葛亮退兵后,故意非常惊讶地对外传话说:“军粮非常充足,不知道丞相因什么原因退兵!”李严还想杀掉督运粮草官岑述,以推脱自己粮草运输不及时的责任。随后,李严又向刘禅上表说:“我军伪装撤退,是想诱贼与之决战。”
诸葛亮拿出李严前后的亲笔书信,顿时真相大白。李严理屈词穷,只好叩头谢罪。诸葛亮向刘禅上表,讲清楚李严前后的恶行,然后把李严免掉官职,削夺爵位封地,流放到梓潼郡居住。
诸葛亮又任命李丰为中郎将、参军事,教诲他说:“我和你的父亲全力扶保汉室,在我上表驻扎汉中时,委任你守卫东关,让你父亲主持后方事务,可以说是非常信任,他却内心藏有诡计,生出事端。你现在要一心一意,和蒋琬推心置腹共事,有过错要及时改正,失掉的可以重新得到。你要认真思考我的告诫,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诸葛亮又写信给蒋琬和董允说:“陈震以前经常对我说,李严腹中有鳞甲,他的老乡们认为不能和他走得太近。我当时不以为然,认为有点鳞甲无关大碍,只要不误大事就行,没有想到最终酿成如此大错。看来还是陈震比较识人。”
黄河歌者曰:曹真出动大军要攻占汉中,其决策本意没有任何问题,错在选择了不合适的时机。这场罕见的连续暴雨,打乱了曹真的所有计划与部署。诸葛亮坚守汉中,利用地利优势阻击魏军,无疑是最正确的方针策略。这与以后姜维主动撤掉汉中外围防线,让钟会长驱直入灭亡蜀汉,形成了鲜明对比。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毁在重用马谡上,第四次北伐则毁在重用李严身上,看来诸葛亮的识人用人能力确实值得商榷。主要领导不能知人识人,人才被埋没就是必然结果。“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局面的出现,并非是一天两天偶然形成的!
黄其军
作于2024年7月14日(古历甲辰年六月初九)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