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承系列】青花之美,一枝独秀:元明清时期中国瓷器发展

【郑重声明:原创非首发,首发于公众号】

【本篇主题元明时期重点发展青花,景德镇一枝独秀!

就整个中国瓷器发展历史而言,从最早期的青瓷开始,两千年来,特别是前半段历史,人们其实追求的是一个“从青到白”,不断变白的过程。

北齐时期,中国最早烧制出了白瓷杯。其后的隋唐时期,白瓷烧制技术终于完善成熟,最终更是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巅峰局面。

然而此后中国制瓷工艺仍在继续发展,经过名窑辈出的宋朝巅峰时期后,到了元朝时期,中国瓷器发展再次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公元1278年,元朝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管理瓷器制造。其后,景德镇匠人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进一步提高了三氧化二铝的含量。

在前代青白瓷的基础上,元朝时景德镇烧制出了卵白釉瓷,为青花、釉里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配图】花纹装饰间有“枢府”二字的枢府瓷是卵白釉瓷中的精品(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在元朝中后期,一种跨时代的瓷器品种最终成熟定型——元青花!

【配图】《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是全球仅存的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瓷之一(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元青花的出现,标志着自唐代开始延续发展几百年的青花工艺彻底成熟,与随后出现的釉里红一起,开辟了中国瓷器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历史新纪元!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景德镇这个原本的南方小镇,逐渐发展为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制瓷中心,从此以“瓷都”之名闻名于世。

到了明朝,景德镇更是可以说是一家独大!

然而此时中国瓷器却未就此停步,而是继续向前快步发展,有了长足进步。

在明代,瓷器一改宋朝以前以单色釉为主的风格,开始转向以彩瓷为主的风格发展。

这段时期,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无论是产量数量,还是品种,都远胜前朝,而且技艺精湛,制作精良,瓷器生产空前繁荣。

在成化年间,创造出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的“斗彩”工艺,而在嘉靖、万历年间烧制出不用青花勾边而直接用彩釉描绘的“五彩”工艺,为后世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配图】明朝瓷器在青花基础上又有创新(图片为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馆藏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等到了清代,西风东进,瓷器外贸需求加大,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使得这段时期的瓷器更为丰富,多姿多彩。

有人说,如果将东汉至今的中国瓷器历史发展分为上下两页,宋元以后的景德镇独占后半段风骚!

“瓷都”景德镇出产的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蜚声海内外。其中又以“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在历史上,景德镇瓷器很早就走出了国门,开始了海外贸易。

据有关史书记载,公元1405年(明永乐三年)开始,郑和七次下西洋,携带的大量瓷器,景德镇瓷器占有重要地位。

受此影响,古代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地区的人十分喜欢中国瓷器,其中又以景德镇瓷器占据大头。

【配图】青花自唐开始发展,生产至今,成就了景德镇的千年辉煌(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拓展学习】

①青花的釉料(综合多处网络资料)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使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绘制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青花始见于唐宋,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到明代时青花成为主流,宣德年间发展到了顶峰。

【配图】从古至今,青花使用了多种釉料(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青花瓷所用的釉料称青料,也称钴料,历史上,元、明景德镇青花,曾应用过进口料,如明初永乐、宣德官窑的苏麻离青,正德、嘉靖官窑的回青等。

进口料与国产料的区别:进口料的铁、钴比高,锰钴比低,而国产料铁钴比低,锰钴比高,因而两者青花呈色效果也有所不同。

②彩瓷的种类(综合多处网络资料)

中国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最后更是发展出釉下与釉上结合的五彩、斗彩。

【釉上彩】

上釉后入窑烧成的瓷器再彩绘,又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彩瓷,叫釉上彩。

因为一般的颜色经不住一千多度的高温,所以人们先将瓷器烧出来,然后把颜色画在釉的表面,再放进窑里进行一次七八百度的低温烧造,这样可以使颜色不容易掉。

釉上五彩、粉彩、青花五彩都属于釉上彩。

【釉下彩】

在瓷器坯体上先绘制好图案,上釉后入窑烧炼的彩瓷叫釉下彩。

这种方法可以使颜色完全融入釉面,达到美观的效果。但是,釉下彩的制作过程复杂,需要熟练的技艺。

青花和釉里红都是典型的釉下彩。

【斗彩】

斗彩又称逗彩,是釉上彩和釉下彩相结合的一种工艺。

斗彩是预先在高温(1300°C)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低温(800°C)烘烤而成。

成化年间的斗彩鸡缸杯就是斗彩工艺的典型代表。

【颜色釉】

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温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称为颜色釉。

颜色釉与普通色釉的不同在于颜色釉的特殊烧制工艺和配方,颜色釉的釉面,必须经过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煅烧,才能显现出它光若流油,色若虹霞,纹若流云飞瀑的独特魅力。

传统颜色釉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以铜为着色剂的红釉;以钴为着色剂的蓝釉。

颜色釉五彩缤纷种类繁多,历史上,许多时代都有颜色釉的杰出代表作,如宋代的青釉和钧红,明代的霁红等。

【釉中彩】

釉中彩是指在已经烧制好的瓷器釉面上添加彩色颜料,然后再次烧制。

这种方法可以使颜色完全融入釉面,达到美观的效果。但是,釉中彩的颜色种类相对有限,而且烧制过程复杂,成本较高。

这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瓷器装饰材料和技法,亦称高温快烧颜料。

事实上,釉中和釉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将彩绘的工艺与烧制结合在一起,让色彩熔在胎体,起到绝对的保护,持久恒定,只要陶瓷存在,彩绘就存在。

【配图】彩瓷的传统四大类别(图片引用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版权声明:
作者:ht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4061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