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文明之旅】公元1003年·李沆,大宋的保守主义
这一期是公元1003年,大宋咸平6年、大辽统合21年。
这一期其实没有讲多少历史的东西,而是从宰相李沆引出了一系列关于保守主义的论述。所以我看完了之后,其实挺懵的,懵是懵在我一直就这个问题在思考,但是还没思考出什么具体的内容来。
你看,这可能就是多看类似《文明之旅》节目的好处:引发我们的思考。而且很多问题可能我们没有去想到过,或者看书的时候思考的角度每个人都不一样。你以为很多书,很多节目,看过一遍就懂了么?不会的,比如1003这一期,第二遍看完后,我还得消化。
比如说,第一个论点:别人的建议,我们该不该听,如果要听,怎么听?
李沆的做法是:别给我提意见,我一概不听!逻辑也很简单,不在我局中的人,你提的建议要么有私心,要么根本不可能解决我的问题。
举个例子,据说曾经有个华为的新人,刚入职就给任总写了一封信,内容洋洋洒洒都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建议。任总看完:此人如果精神疾病,那就赶紧就医;如果没有,那就即可辞退。
另外一个例子:有个建筑师造房子,我去给提了一堆建议,什么材料好,什么造型好?人家会听我的么?
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在其位,不谋其职。你还没到人家任总的位置呐,你们看到的,听到的,面对的所有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你怎么知道你提的意见就一定是对的呢?你又怎么知道,人家领导没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呢?对,李沆,也是面对类似的情况,人家是宰相诶,你不在那个位置,你的主意一定有用吗?
第二个故事,好像是郭德纲某个相声段子里的,也是很浅显的道理,不是你的专业,就不要乱发表意见,这叫班门弄斧。
我想到我自己的很多事,比如说父母是最亲近的人之一了吧?但是他们的意见就一定要听吗?答案是不一定,对吧?小时候可能还好说,成人之后,包括婚恋、工作,实际上他们是给不了你能够解决问题的好建议的,因为他们已经不在你这些事的局中了嘛,父母子女之间很奇怪的就是,我以为是最了解自己的子女的,但现实是恰恰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的子女。
当时出来创业的时候,带我的老师说过,真的要问问题,问哪些人:在你想发展的领域里的成功者、向专业的、向得到过结果的人。他们的经历有可能,会对自己有所启发,但明显也不可能照搬照用。
就像前几天我听到谁说的:你别去听一些成功的人士的一些话,有的是骗人的,有的是吹牛的,哪怕有个一心半点干货,也不一定就有用,因为你们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对,李沆的智慧就在于此,他知道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面对的问题所在,因此,所有意见一概不听。
那是不是就干脆我行我素算了,反正不用听别人意见了。也不是,我在笔记本上记了句话:叫凡事都有两面性,或者说凡事都得看条件。
你做到大领导的位置,当然可以强刚独断,但是之外我们要清楚,什么建议要听,什么样的人说出来的建议是有价值的。简单来说,是在你局中的人。
不在我的局中,请你,少啰嗦。
这一期很枯燥哈,实际上也就是比较入门的解释了什么叫做保守主义。简单来说,保守主义就是不相信人的理性嘛,并不一定是老古董,守旧。保守主义的目的,是为了把感性决定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