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在绍兴,中国黄酒博物馆里走一走

绍兴最后一站,导游说带大家去找个凉快地方,品品当地正宗黄酒,吹吹空调,休息一下。

他又强调要去的绍兴“中国黄酒博物馆”是公司的强制要求。到那里大家只是去品品黄酒,走个过场。买与不买,绝不强求,也没人强推强卖,全凭己愿。只是大家不能不去,希望大家配合一下。

说其原因就是公司与绍兴旅游签订了合同,只有带团去绍兴黄酒博物馆里游览,绍兴的每个旅游景点对公司才没有任何限制。也就是说不论旅游旺季游人多少,他公司所带的旅游团都不用担心因人多不可预约的情况,都会提前将名额给其预留出来。

这种说词不知真假。鉴于导游这一天确实表现不错,口才了得,知识储备也是非常博闻多识。让大家在这一天跟着他不止游山玩水,还拓展了视野,学到了不少历史知识。再是也走累了,找个凉快地方稍憩一下,也是大家所希望的。所以一车游人没有一个反对,完全配合导游的工作。

一天的时间里,不论是导游带着旅游费用并不含午餐的一车人去他所持股的饭店就餐,还是来黄酒博物馆,其中的因由、说词让人听了没有任何的刺耳感、强迫感。反而感觉导游处处是在为游人着想,挣了你的钱还要让你说声感谢的意愿。

刚刚在东湖游览时,看到山青水秀的东湖千娇百媚,青石山涧曲径通幽,我在想为什么北方出了那么多名士将领保家卫国,而南方却涌出这么多诗人游客在诗情画意、浪漫生活?

北方一马平川的平原,冰雪覆盖、冷峻单调的大山造就了人们思维逻辑的一根筋,不会抹角拐弯。浪漫、风花雪月的情调生活大抵都赶不上玩枪耍刀来得直接吧。

而南方随处可见的诗情画意、回廊曲奇的小桥流水,浪漫柔情的梦幻园林,使得南方人心眼比较灵活、头脑比较敏锐、心智比较浪漫。造就了南方比较多的文人墨客以及比比皆是的成功经商者。

今天这个年轻的导游把南方人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发挥的游刃有余。也见识了南方人在处事风格上的迂回曲折,峰回路转。

当我们一行游人到达“中国黄酒博物馆”时,确实被这里的黄酒文化震撼了。

这是一座集文化、历史、旅游、购物于一体综合性建筑。是中国最大的黄酒之都,是国家唯一一座以黄酒为主题的博物馆。

博物馆通过各种陈列手段全面展示了黄酒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精髓。共分酒史厅、酒艺厅、三维影视厅、地下酒窖等。

我们主要参观了酒史厅及洒艺厅。

酒史厅以时间为线索,以文字展板、实物展示、立体场景等形式展示了从远古到明清时期黄酒的发展、演变,在这里可以看到黄酒悠久的历史脉络以及在这个历史长河中所孕育的各种风俗文化。

自古黄酒、啤酒、葡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唯黄酒来源于中国并兴盛于中国。

实际上黄酒并不是人们刻意发明创造的。而是古人将剩饭贮藏在桑树的树洞中,有时会忘记这些饭,等到再想起来的时候,发现这些饭已经发酵成了一种带有醇香和甜味的食品,无意间得来的一种浓郁甘洌的饮品,这就是最初的黄酒。后人称这个典故为“空桑偶得”。

在这里,据导游介绍,在元代有酿酒师发现用铁制品容器来蒸馏酿酒,可使酒的醇度更好,度数更高。因以前都是生制铁锅,不耐高温,无法用其蒸馏,所以自元代才开始酿造高度酒,同时熟制铁锅开始盛行,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开启了把菜炒着吃的烹饪生涯。

听完导游介绍,心里豁然开朗:原来武松打虎前喝的十三碗酒,其实度数非常低,从而解除了对武松喝十三碗酒也只是微醉的疑惑。同时也增加了元代以前人们大抵都是蒸、煮、炖、烩、熬菜吃的知识。

在酒业厅可以领略全国各地的代表性黄酒,了解黄酒的营养功效和不同饮法。黄酒共分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四种类型。根据年限不同又分花雕、太雕、香雪等黄酒。同时在这里还有免费的黄酒、酒酿醪糟可以随便品尝。

品尝过后,是人们的冲动。因为酒可以发快递,近半数游人纷份拿出手机,加微信发地址,扫码转款。带着满满的成就感幸福而归。

无心插柳柳成荫。本以为是纯粹的导游带团购物,不曾想在这座博物馆里还有如此丰富的黄酒文化,以及悠久的黄酒历史。不只是品酒、购物,还拓展了视野,学到了更多的酒文化所涉猎的知识,真是意外中的收获。

(文章写于几天前的杭州)

(2024齐帆齐写作训练营)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4239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