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读书笔记2

第一辑:课堂,要让生命在场

莫让“提问”成“问题”

一、课堂提问中的“走调”现象

1.“滥”——狂轰滥炸,不厌其烦

2.“板”——按图索骥,不求变通

3.“急”——操之过急,造成短路

4.“绕”——兜圈绕路,如入迷宫

5.“诱”——搭桥铺路,步步暗示

6.“卡”——层层设卡,形同刁难

7.“拗”——生拉硬扯,牵强附会

8.“假”——随意杜撰,脱离实情

9.“乏”——千篇一律,索然寡味

10.“深”——难度过大,思维卡壳

优质的问题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层次。

二、“走调”问题的成因分析

1.底蕴不足,智慧不足

2.意在惩罚,动机不纯

那种意在惩罚的提问,固然可以起到提醒的作用,但此举只可偶尔为之,教师不可将其当做杀手锏。1.这样做的次数多了,不仅会造成学生“现眼”,课堂“冷场”,还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心,破坏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破坏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2.学生走神固然有自身的原因,但也可能与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关,一味找学生的问题而不反思自身的原因,原因是教师反思能力及建设力薄弱的表现。

3.理念偏差,思维固化

教师如果真正树立起问题意识,是不会让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提问占用有限的教学时间的。

4.常规缺失,根基不稳

课堂提问常规的缺失是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5.机械刻板,“以本为本”

6.垄断失问,漠视主体

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是在培养考生;而把学生教得不断产生疑问,才是培养学生。问题的生成比问题的解决意义要大得多,所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而不是把教材作为唯一尺度,把教师的讲解作为唯一标杆,才是课堂的最大价值。

7.准备不足,仓促应战

8.忽视评价,消极反馈

学生可以从老师的关注中得到积极的情感反馈——老师很在乎我。这种在乎会让学生产生愉悦的体验,在课堂上更加专注。

而在教学中,一些老师常犯的错误是忽视评价,消极反馈,如习惯重复学生的回答,或是简单的用“好”,或“不对”一评了之,或是学生回答时走来走去,目光游离,表现出不耐烦,学生误认为自己说错了,便赶快打住。这种消极回应,是打击学生回答积极性的隐蔽杀手。

三、智慧地设置课堂提问

问什么,讲究的是科学性;怎样问,讲究的是艺术性。同一个问题,角度不同,效果也许会截然不同,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

1.“曲”——“直题曲问”,曲径通幽

2.“诱”——故意出错,借力用力

“趣问”给枯燥的知识裹上了一层糖衣,可以使一个平淡无奇的问题因为有了甜味而增加了吸引力。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趣问”是巧妙提升学生思维动力的艺术魔棒,它会产生“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

3.“趣”——寓庄于谐,以趣激思

4.“退”——以退求进,“反主为客”

5.“倔”——于无疑处,浅处深掘

6.“暗”——明暗相间,产生悬念

7.“并”——“化串为并”,变散为聚


别让情境之汤变了味

一、情境之汤的“变味”现象

1.“虚”——简单附着,形同虚设

如果情境创设未能突出学生主题,将会使课堂时间被浪费在无意义的人为设定上,真是多此一举。

2.“俗”——逗趣搞笑,落入俗套

3.“散”——支离破碎,繁杂散乱

4.“假”——凭空杜撰,内容失真

5.“离”——无的放矢,不着边际

6.“潮”——追新逐热,导致“撞车”

7.“诱”——虚假允诺,美丽谎言

8.“缚”——过多预设,束缚思维

9.“断”——前后脱节,失去关联

10.“游”——引导不利,主旨游移

二、情境“变味”背后的成因分析

1.主次错位,本末倒置

2.理念偏差,过度作为

3.追求形式,装点门面

真实、朴实、扎实才是课堂教学应该具有的风格。

4.调控不力,张弛失度

教师要适当地调控情境,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情境的调控往往失度,要么铺垫过于细致,导致课堂低效;那么铺垫不足,使学生无所适从。

5.课件情节,过多依赖

6.思维僵化,选择无当

我们强调创设情境要联系生活,意思是要有方向地筛选取舍,而不是把凡是有趣的生活素材都当成情境来源,不加选择地照搬,毫无节制的开发。

7.情意虚假,失去真味

8.盲目模仿,迷失方向

9.忽视学情,背离主体

三、让情境之汤回归本味

1.“新”——巧选角度,平中见奇

2.“精”——简洁明快,切中肯綮

3.“趣”——趣味盎然,以趣激思

4.“活”——顺手采撷,灵活应变

5.“导”——情境其表,问题其里

6.“堵”——适度设障,引导思维

7.“比”——形象类比,触类旁通

8.“渲”——做足铺垫,渲染气氛

9.“俏”——华而又实,锦上添花

10.“连”——嫁接生活,引入活水

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认为,一个人学习时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生发的知识做枝,这样才能接上别人的知识。


平衡好课堂评价的天平

一、课堂评价天平的失衡现象

1.“滥”——次数过于频繁

2.“浮”——片面注重表扬

教师一开口就是“很好”“真棒”,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这种廉价的“很好”“很棒”产生免疫力。那种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可能让学生形成虚浮的学习态度,助长华而不实的学风。

3.“俗”——过于倚重实物

4.“假”——情意过于虚假

5.“急”——态度过于武断

教师不急于评价,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的,并且可能认为自己的想法是与众不同的。教师应耐心地等待。

6.“糊”——导向模棱两可

二、课堂评价天平失衡背后的成因分析

1.素养不够——“智”的缺失

2.忽视人文——“情”的缺失

很多学生认为教师缺少人文关怀。

3.主观臆断——“真”的缺失

课堂评价的内容应该是真实的、有理有据的、具有思辨性的。

4.心浮气躁——“实”的缺失

三、让课堂评价的天平保持平衡

1.平衡好“展开评价”与“简单评价”的天平

一方面,课堂需要展开评价,教师评价时应变换句式、语气、语调、重音、节奏,化平淡为新奇,使学生耳目一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另一方面,课堂也呼唤简单评价,简洁精炼的语言往往可以起到一语中的效果,让学生感到精神振奋。

有时甚至不需要语言,教师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高高竖起的大拇指等无声的鼓励和赞许,都可以是有效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简便、直接、易操作,同样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它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它像一丝花香、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其实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2.平衡好“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的天平

这种“表扬中有期待,期待中有鞭策”的话语,可能会长久地铭刻在学生的心里。

3.平衡好“外部奖励”与“内在评价”的天平

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是最佳的学习动力。

一个人对活动充满兴趣时,若给他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活动本身对他的吸引,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

实际上,比起各种各样的奖励手段,学生更在乎的是教师的信任和关爱。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不只是来自外部,更重要的是,来自内部——学习的成就感。

4.平衡好“评价技巧”与“评价情感”的天平

面对学生不太正确的理解,我常常采用类似这样的说法:“我佩服你!你有主见,有思想,有个性,我虽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欣赏你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评价的前提应是“真心”。教师应以真心对待学生、评价学生,这样的评价才会真正感动学生。缺乏真心实意的表扬只会让对方觉得尴尬,甚至会对学生的内心造成看不见的伤害。

评价的结果应是“真给”。教师应言行一致,不让学生产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不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怀疑。

5.平衡好“及时评价”与“延迟评价”的天平

学生做出某种良好的行为后,如能及时得到认可,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产生愉悦的心情,并努力做出更多积极的行为,课堂呼唤对学生的及时评价。这种起点低、目标小、反馈快的评价方式,学生很感兴趣,也很乐意接受。

延迟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在注重结果评价的同时更注重过程的评价。这样,每一次评价都显得很丰满,都有一定的意义和分量。

6.平衡好“差异评价”与“统一评价”的天平

课堂评价应具有独特性,评价语言必须符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评价应重在鼓励;对性格冲动的学生评价应重在帮助其养成做事前深思熟虑的习惯;对基础好的学生评价应重在鼓励其创新。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4309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